APP下载

对改革我省青少年柔道技能训练方式的分析

2016-05-30郑体东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技能训练柔道青少年

郑体东

摘 要:本文简要分析了我省基层柔道训练队伍在技能训练方面的现状及突出问题,并指出问题的根本在于教练员技能训练理论水平的差距以及在训练质量和效率方面的缺失,尝试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关键词:青少年 柔道 技能训练 现状 分析 训练效率

从总体来看,我省基层柔道训练队伍在技术训练方面仍处于传统经验教学阶段,技术教学过程中运动员基本上只能被动接受、复制教练员传授的技术,然后在一段时期内持续性地大量重复,最终建立稳固的条件反射,形成技术定型。这是制约项目技术训练水平提高的主要瓶颈之一。其根本原因在于目前对柔道技能训练的理论尚缺乏系统性研究以及教练员训练理念差距和知识结构缺陷,对柔道技能训练内在规律的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不清楚。基层柔道教练员在更新训练理念,掌握技能训练内在规律,创新技能训练方法系统,丰富技能训练手段这条路上任重道远。

一、基层柔道训练队伍技能训练过程存在突出问题

1.技术训练节奏单调,其基本认识是重复次数越多,效果越好,走的是一条靠量的积累来达到训练目的的事倍功半的路线,技术教学效果难以达到最佳化,这种技术训训练思路对新队员学习新技术负面影响尚不是特别大,但是对于优秀运动员改进错误动作或在原有技术结构上完善创新技术系统而言,最终的技术训练效果就难以实现了。许多老队员的错误动作总是改不掉,这也成为困扰许多教练员的突出的技术训练难题,其实并不是改不掉,而是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改进错误动作的途径。

2.这种一定时期内所谓强化性靠重复数量积累的技术训练方式还容易造成运动员的训练心理方面的负面作用,难以保证运动员始终保持较高程度的对新异刺激的探究反应,从而逐渐降低运动员的训练动机与欲望并最终影响技术训练效果;同时,这种持续性高密度的技术训练方法,也易于造成运动员的心理疲劳,并因其违反了运动技能学习的神经生理和神经心理机制而不利于技术训练效果的“超量恢复”效应的实现。

3.这種单向“填鸭式”技术教学方式,忽视了对运动员主观能动性调动和运动智能开发利用,抑制了运动员运动思维能力发展,对柔道项目开放性技能系统实施一种封闭性技术训练路线,培养出的运动员表现出不善用脑训练、技术感觉与技术意识较差、技术创新与整合能力不足、比赛时技术应用能力与技术水平不匹配、利用机会与把握机会能力不足、比赛心理素质较差、比赛时战术意识与战术能力较差等能力缺陷,而且由于实施一种单向信息传输方式也导致技术训练效率不高。

4.这种技术训练模式引发一些具体的实践问题:(1)概念模糊。不能结合项目特征认真研究总结技能训练的规律和项目对技能的真正需要之处,盲目性较大,随意性较强,总是尝试错误而不知;(2)感觉模糊。力量和技术训练的效果体现在神经系统,不能切实抓住技能训练的重点,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和对运动员个体需要的神经元系统科学精准的刺激;(3)细节不细。不能考虑运动员的个体差异,训练计划呈现非量化和非针对性,粗放式训练、模仿式训练带来的是对运动员运动潜能的抑制甚或毁灭;(4)疲劳训练。千百次机械式的重复动作带来肌肉发紧、僵硬、身体软、体力不足、训练欲望下降、中枢刺激迟钝等身心疲劳;(5)不重视对运动员的身心结合训练。运动员不能主动感受多样化的技能练习所具有的乐趣,抑制了对项目特征规律的探索和思考,形成心理障碍,变得保守、胆量不足、安于习惯。

二、教练员训练理论水平差距限制了运动员技能发展

1.部分教练员由于缺乏有关理论知识和理论指导,无法理性认识并主动利用技能训练的内在规律来系统设计和执行技术训练计划,在训练过程中只能靠自己的经验和感悟。

2.受综合知识储备总量和知识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影响,部分教练员的整体认知能力就不高,受封闭性思维习惯和思维结构的局限,导致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不足,运动技能学习过程涉及多学科的理论的综合应用,仅凭教练员个人能力很难系统设计出最佳解决途径与方法。

3.当然运动员运动智能相对不足的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三、关于如何提高技能形成与训练效率问题

1.建立技术训练新理念。技术训练有三个层次;概念训练—感觉训练—行为训练。运动技能形成过程的内在机制分别是:从神经心理学角度看是中枢运动图像建立过程。通过反复技术训练刺激,在大脑不同区域的感觉与运动神经元间建立较为稳定、合理的复杂联系,形成较为清晰的运动技术图象并储存下来,一旦需要应用某技术时,在意识控制支配下,激活、调动该图像,并发出相应技术操作指令,激活有关神经元发放下行冲动,组织有关肌群执行定向的技术操作行为;从神经生理学角度看是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形态)—固定化阶段(结构)—自动化阶段(能力)。

2.丰富技术训练手段,创新技术训练方法系统。为提高技术训练效果,通过改进丰富技术训练手段(如视频手段辅助的可视化教学,一些技术环节强化训练与专项力量训练辅助器材的应用等),督促教练员转变观念,提高对技术训练内在规律的认知与把握能力,创新技术训练方法,提高技术训练的科技含量等举措来综合提高在技术分析、技术纠错、技战术体系设计、技术训练内容的安排与质量控制、技术改善与形成等方面的科学化训练水平。从技术训练的生物学效应角度来科学安排投寝技技术训练,提高训练的质量、效果,缩短技术能力形成的过程。如改革过去那种单纯靠持续性重复和模仿性训练的传统技术训练思路,遵循运动技能形成的内在规律,将技术训练分为概念训练,感觉训练和实战训练三个主要层次来安排,在不同的训练层次上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提出不同训练要求、制定不同训练质量标准、有机科学安排不同层次训练组合,提高训练效益,实现训练效果最大化。转变过去那种仅仅依靠身体训练的技术训练模式为身心结合性技术训练模式,追求科学合理的训练效果。

3.健全完善训科医一体化训练保障体系。在科技支持下整体提高技术与专项素质训练的科学化水平,提高训练质量和效果;加大科研对训练的渗透介入程度,从投寝技技战术训练理论与方法研究到训练计划制定、执行过程的监控保证、训练质量与效果评价、训练节奏把握与综合性疲劳恢复等实施多学科科研全方位介入,实现对训练过程的科技引导与把关。

4.加强对技战术意识的训练与培养。为有效提高运动员比赛能力,有目的地在技战术训练过程中进行技战术意识的训练与培养。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为“双向互动式”教学,变“保姆型”教练为“导师型”教练。通过针对性安排与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自主思考意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自主制定解决问题方法与思路的能力等,通过运动员运动智能的开发达到提高其综合技战术意识能力及比赛控制能力。

5.专项力量训练结构与方法的改革创新。无论投技还是寝技对全面力量要求都很高,力量素质尤其是与个人得意技配套的专项力量素质是柔道项目核心素质之一,仅靠传统的器械力量训练难以满足投寝技对抗力量的需求。因此,以专项力量为突破口,研究训练创新躯干的翻、转、压、控力量,颈肩扭、转、翻、转的力量,上肢掀、翻、板、扣、推、拉的力量,髋关节挺、转、顶的力量,下肢蹬、夹、顶、搓的力量训练方法。为提高专项力量训练效果,我们有必要围绕个体技战术风格设计安排专项力量训练计划,加强躯干、颈肩力量训练,加强下肢夹蹬力量训练等,通过辅助器材应用强化专项力量训练效果,改革过去那种纯力量训练课的模式,将基础力量、专项力量与专项技术训练有机结合等。

6.改革课训练结构,加强训练计划节奏感。为提高课训练质量、阶段训练效果,在制定与执行训练计划过程中必须注意训练节奏的合理安排。通过合理安排课计划与阶段计划的节奏,有效减轻运动员的心理疲劳,调动其训练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生理疲劳的恢复及实现运动能力的超量恢复。训练课的质量及效果与课训练结构的安排紧密相关。为有效提高训练课的质量与效果,对过去不太合理的训练课结构进行改进完善,如缩短准备活动时间,提高準备活动强度,核心训练内容重心前移;训练课主题突出,有关训练内容的安排要考虑互相间的有机衔接、转化、铺垫等;课与课之间的内容安排要充分考虑相互间训练效果的转化与衔接等。

7.加强技术训练与应用的心理能力训练。在个人得意技技术训练和比赛应用过程中,技术能力较差的运动员往往存在一定心理障碍,训练积极性不高(内部动机不强),自信心不足,有畏难情绪,回避困难,意志不坚定,不想练不敢用等。在技术训练过程中,首选要解决运动员的技术训练心理问题。为此,需要教练、科研人员密切配合研究个体存在问题,制定系统心理能力训练计划,并将其与技术训练和应用密切结合,其主要目标是培养运动员敢想—敢练的进取心、敢打—必胜的信心、敢用—果敢的意志等优良技术心理能力。

猜你喜欢

技能训练柔道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英97岁老翁要晋升柔道十段
谁说体育的力量不足以感化这个世界?
柔道教学策略研究①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提出问题技能训练初探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完形填空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