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化理论研究的一部力作
2016-05-30徐时仪
徐时仪
语言是一种与自然、物质、精神现象都相关联的特殊社会现象,也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汉语在由古至今的发展中有变,有不变,有变化大的,有变化小的,而关于变化的原因和变化形式的选择,则既有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又有人们具体取舍的价值取向。从类型学看,汉语属孤立型或分析型语言,它虽不象印欧语言那样富于形态变化,但汉语有丰富的虚词、严格的词序和多样的句法结构。虚词可以说是汉语最重要最活跃的语法手段,而实词语法化则是汉语虚词产生的主要方式和来源。汉语中的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大都是从实词语法化来的,尤其是由动词语法化而来的介词和助词往往带有明显的标记色彩和形式特征。因而动词语法化问题的研究不仅是汉语语法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探讨汉语古今演变规律的一项重要课题。
李永君治学踏实严谨,在汉语研究方面钻研有得,尤其在语法化研究上成果颇丰,近又著成《汉语动词语法化的多视角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他以动词语法化的典型个案考察了动词语法化的认知、语用和语义基础,探讨了动词语法化的句法阐释和动词语法化的致变因素以及动词语法化对汉语语法系统的影响,涉及句法、语义、认知和语用各个方面。现介绍其主要内容并进行评价。
该书共分六章,其第一章主要说明了语法化的三种形式(共时语法化、历时语法化和接触语法化)及单向性原则,分析了语法化的连续性和离散性;然后区别了语法化和虚化。
第二章“动词语法化的认知、语用和语义基础”。指出对于一个源动词,语法化的方向要受到语义主观识别的引导;在句法临摹原则的作用下建立起新的句法语序规则,新的规则既是前一阶段语法化的结果,同时也影响着新语法化的发生;句子的焦点位置会影响句法成分的配置和语法化的进行,对语言主观性的追求也往往会导致语法化的发生。该书还从微观语义层面分析了动词语法化过程中的义素变化,揭示了动词语法化的微观语义动因;同时分析了共现谓词和句首名词在语法化过程中的语义变化,主要体现为共现谓词的弱动作性、状态性、非主动性和非自主性,句首成分施事性的弱化和话题化的增强等。
第三章“动词语法化的句法阐释”。指出汉语的SVO基本语序和修辞语的句法位序,制约着动词自身语法化的性质、途径和方式;语法化容易发生在句法结合比较薄弱的环节,不同句法关系的组合,表现出不同的语法化倾向性;在汉语的共时平面,存在“一个动词核心”的句法限制规则,其他动词可能在该规则约束下发生语法化。
第四章“汉语动词语法化的致变因素”。作者从句法、语义、认知和语用等方面,分析了动词语法化的十一种促变因素,包括:重新分析、语法类化、语法环境、语序和移位、“一个动词核心”的句法限制规则、临摹原则、引申和隐喻、转喻、语义相宜性、频率重复机制、篇章语用。论文指出一个动词的语法化往往是多种因素合力促成的结果,每一种因素的效果只能折算,不能拆算。
第五章“动词语法化对汉语语法系统的影响”。作者指出动词语法化创造了一批新的语法格式,旧语法形式逐渐被替换或转化。动词语法化使汉语的形式化因素增多,原来许多以词汇手段、句法结构表达的语义范畴变得有形可据,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汉语句法、语义组合的意合机制,使语言对系统要素进行重新分配。
最后一章描写了“了”“着”“过”“得”“看”“把”等六个典型词例,从语法化的角度分析了源动词的虚化轨迹。
该书既有基于历史背景变化的宏观把握,也有细致入微的微观考察;既密切关注与动词语法化直接相关的汉语本体因素,也充分揭示了深蕴于语法化过程的功能机制,言之有物,推理逻辑严密,在理论构建以及理论和事实的结合方面皆有所突破和研究所得的新见。主要观点举其荦荦大者如下:
1.促使一个动词发生语法化的合力不是各种使成因素的直接相加,而是各种因素彼此支持交互融合所呈现的连续状态。
2.在微观上,可语法化动词一般具有某种先天的语义特征,即可范畴化的义素。该义素在整个语法化过程中规定着发展的格局并引导着变化的方向,这种功能性义素谓之语法义素。
3.句式作为一种经验性完形,在语法化过程中具有语义激活、赋值及功能固化的作用。
4.处在非典型位置的语言成分容易发生语法化,因为该位置的成分受到的约束较弱,易于脱离句法语义的限制。
5.动词语法化容易发生在一个结构化程度较低的句法环境之中,语法化的趋势随语义组合层级的降低而增强。连动关系、动补关系和状动关系组成的结构体,其结构化程度较低,易于发生语法化。
6.连动结构的第一动词若是非及物动词,或为一个宾语缺位的及物动词,则该动词所受的句法约束较弱,易于发生语法化,汉语史上很多动源副词都衍生于该格式;若及物动词的宾语没有缺位,则该动词可能会向介词转化。
7.从历史上看,汉语语序背景的不同对动词的语法化具有重要影响,与VPP语序相比,PPV语序容易诱发动词语法化的发生;随着PPV优势语序的建立,核心动词线性位置后移,诱导其后成分发生语法化,而大量方所、时间等短语的前移,又强化了动前、状位,诱使第一动词语法化为处置标记。
8.临摹原则体现了语言省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汉语句法配置、信息安排的重要准则,它以一种深沉的间接的方式促使了动词的语法化并规定着后者的变化方向。
9.从句子信息结构的安排来看,粘合式连动结构的焦点成分容易被语法化,組合式连动结构的非焦点成分容易被语法化。前者属于“动作—结果”信息结构,后者属于“背景—前景”信息结构。
目前国内语法化研究的成果多体现于案例式的探讨,理论研究尤其是系统的理论研究比较缺乏。可以看出,该书的一个研究重点就是探求语法化理论以及相关理论的解释性,在一些问题上寻找新的理论生发点,事实证明该研究是有效的。作者并没有将理论表层化,不是就理论而谈理论,而是将抽象的理论化解于丰富的典型的语料中,每一种观点背后既有理论的背影,又有切实的语言事实作为分析的基础。这种研究模式无形中提升了论述的质量,使得该书成为同类研究中的优秀之作。当然,书中有的观点还显得比较突兀,比如关于动词内含的语法义素的分析,焦点和语法化的关系,其观点固然具有创新性,但现有的结论似应进行更全面深入的论证。
语言永远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这种动态运动既包括共时的使用中的变化,也包括历时的发展中的变化。要全面、深入、系统地了解语言,就必须探索语言发展中决定变与不变的主要因素和规律。研究语言变化的最佳切入点则是语言变异,因为语言的历时演变总是能在语言的共时变异中得到体现,语言的发展是在变与不变的对立统一中进行的。上世纪初的文白转型可以说不仅是汉语的重大变革,也是涉及社会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转变以及价值观念更新等诸多方面的文化现象,深刻广泛地影响了我们整个民族的思维和言说方式,成为中国文化由古典形态走向现代形态的起点,而汉语动词语法化的演变线索在一定程度上也如实体现了汉语文白转型由量变到质变此消彼长渐趋于分庭抗礼状态的概貌,反映了我们的母语——汉语由文言演变为白话和白话由不登大雅之堂到升堂入室取代文言文的发展过程,且还有很多的发展空间需要我们进一步开拓。在此我们期待着李永君将此力作的出版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再接再厉,在这一研究领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有更深的开拓和更多的成果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