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燕梅教授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经验

2016-05-30赵合强李燕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医辨证临床经验帕金森病

赵合强 李燕梅

【摘要】帕金森病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等,以起病缓慢,逐渐进展为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质量。李燕梅教授临床治疗帕金森病以中医辨证为主,标本兼顾,同时配合针刺及康复治疗,疗效明显。

【关键词】帕金森病;李燕梅;临床经验;中医辨证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7-0039-01

帕金森病(PD)[1],临床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起病缓慢,逐渐进展,症状常自一侧上肢开始,逐渐扩展至同侧下肢、对侧上肢及下肢。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等运动症状。部分患者还伴有抑郁、焦虑、淡漠、便秘、血压偏低、多汗、排尿障碍、流涎、麻木、疼痛、嗅觉障碍等非运动症状。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而中医学则归属于“颤证”范畴。李燕梅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治疗脑病科疑难杂病,对帕金森病的诊治有独到的见解,疗效显著。笔者有幸师从李师,受益匪浅,现将其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 对病机的认识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中医学归属于“颤证”范畴,根据文献的记载,本病又称“振掉”、“颤振”、“震颤”等[2],《内经》虽无颤证之名,但已有类似的记载,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脉要精微论》记载有“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素问·五常政大论》又有“其病摇动”、“掉眩巅疾”、“掉振鼓栗”等,即阐明了肢体摇动为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五行属风,责之于肝、肾,使后人对颤证的病机有了初步的认识。明代楼英的《医学纲目·颤振》记载有:“颤,摇也;振,动也。风火相乘,动摇之象,比之瘛疭,其势为缓。”还指出:“风颤者,以风入于肝脏经络,上气不守正位,故使头招面摇,手足颤掉也”。进一步补充了前人的观点,并形象说明了本病的病机特点。王肯堂的《证治准绳·颤振》又指出了老年阴血不足即可引起颤证,病为难治,孙一奎的《赤水玄珠·颤振门》又提出了气虚、血虚均可引起颤证,进一步丰富了本病的病因病机内容。李师通过总结前人的经验并同时结合临床,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认为本病多由年老体虚,肝肾阴虚,阴虚生风,肝风内动,兼有气血亏虚,筋脉失养所致。

2 治病求本,治当滋补肝肾,健运脾胃,益气养血

《医门法律》云:“故凡治病者,在必求于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知病之所由生而直取之,乃为善治。”故基于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李师认为以滋补肝肾,健运脾胃,益气养血为其治疗大法,颤证病在筋脉,与肝、肾、脾三脏密切相关。李师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先天不足,肾精亏虚,髓海失养,脑髓不充,下虚则高摇,发为本病,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受损,气血生化乏源,氣血亏虚,筋脉失养,发为本病,乙癸同源,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肾阴虚,阴虚风动,扰动筋脉,脾主生血,肝主藏血,脾气虚弱,生化乏源,肝血亏虚,虚风内动,筋脉不能任持自主,随风而动,牵动肢体及头颈颤抖摇动,故对肝脾肾的调理尤为重要。帕金森病从肝、脾、肾论治,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3]。

3 兼顾治标,治以镇肝息风,清热化痰,活血化瘀

李师认为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由于大多中老年人体质虚弱,病程较长,平素肝肾阴虚,加之久则损伤脾胃,而致气血阴阳亏虚,气血阴阳亏虚又进一步化生风火痰瘀,标本互化,终致标本虚实夹杂,治病虽求于本,但仍不忘治标,根据临床不同症状采用中医辨证论治而对证治疗,肝郁阳亢,化火生风,风阳内动,扰动筋脉者治以镇肝息风,舒筋止颤;痰热内蕴,热极生风,筋脉失约者治以清热化痰,平肝息风;瘀血阻滞,血行不畅,筋脉失养而手足颤动,屈伸不利者,治以活血化瘀,散血息风,亦即“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临床中采用标本兼治,治本同时兼顾治标,随证施治,疗效卓著。

4 辅以针刺,重在康复,不忘宣教

李师认为治疗本病不仅要标本兼治,随证施治,还要辅以针刺,重在康复,不忘宣教,通过给予针刺治疗以补益肝肾,化痰通络,息风止颤,调和阴阳。通过针刺头部诸穴及肢体经络诸穴可以调理全身气血阴阳,有效缓解全身症状[4]。治疗的同时还应鼓励患者配合康复运动,通过针刺与康复联合治疗,亦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5 验案举例

患者曲某, 女, 77岁, 2014年3月10日初诊。主诉: 进行性四肢震颤,僵硬5年,加重4个月。患者5年前开始出现左上肢静止性震颤,后渐波及左下肢不自主抖动,且行走僵硬,动作缓慢,1年前渐出现右侧肢体震颤,僵硬,行走困难,实验室化验及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帕金森病,口服美多巴每日半片,普拉克索每日2片,效果欠佳。现症见四肢震颤,僵硬,行走困难,腰部酸困不适,心烦,神疲乏力,头晕,耳鸣,口干苦,流涎,纳可,眠差,小便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少,脉细数。西医诊断: 帕金森病。中医诊断: 颤证。辨证属于: 肝肾阴虚,髓海不足,肝风内动。治法: 滋补肝肾,益气养血,育阴息风。方药: 大定风珠和归芍柔筋汤加减。处方:生地15g,麦冬15g,白芍20g,天麻12 g,黄芪30g,龟甲30g,鳖甲30g,当归25g,五味子10g,阿胶10g,黄芩9g,炒火麻仁30g,全蝎12g,地龙15g,炒僵蚕15g,蜈蚣2条。10剂,每日1剂;复诊:患者精神状态较前改善,四肢震颤,僵硬较前有所减轻,服之有效,中药继守上方加络石藤30g,木瓜30g,葛根15g,续服10 剂,并配合针刺治疗取穴百会、风池、曲池、合谷、太冲、三阴交、足三里、太溪、血海等辅以疏通经络,舒筋止颤,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10d为1疗程。三诊:患者症状较前明显缓解,中药继守上方临证加减并配合后期康复。三月后患者症状均见明显减轻,生活基本能够自理。

参考文献

[1]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59-264.

[2]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508-513

[3]马云枝,刘政伟,沈晓明.中医药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杂志,2014,41(10):2258-2260.

[4]林燕,刘梅.针刺联合药物治疗帕金森病31例[J].河南中医,2015,35(6):1430-1431.

(收稿日期:2016.01.28)

猜你喜欢

中医辨证临床经验帕金森病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曹奕治疗丹毒临床经验
温补法治疗痞满临床经验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中医辨证治疗脑血管所致痴呆疗效观察及评估
帕金森病的治疗
“让爱继续”优秀临床经验征集项目通知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9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