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实践的人学追问
2016-05-30蒋琳史红艳巢琥
蒋琳 史红艳 巢琥
摘 要:本质主义思维影响下的创新教育坚持现成性存在的人性假设,这种假设导致实践探索中出现价值取向偏误,诸如过度功利化、唯国家主义、唯科学主义等。因此,创新教育的人性假设应由现成性存在转向生成性存在。创新教育从教育理念向教育实践转变需要超越以往本质性思维影响下的预成性教学。将生成性教学作为创新教育实践的重要途径具有合理性。
关键词:创新教育;人性假设;生成性教学
在急剧变化的生存环境和日趋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创新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动力和人类命运的问路石。科技领域的创新需求促使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创新教育虽应运而生却举步维艰。作为对这种教育状况的追问,“钱学森之问”提醒我们有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通过反思人自身,重新认识并审视创新教育的人性假设,寻找更适合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式,是创新教育突破发展困境的可能出路。
一、创新教育实践存在价值取向偏误
创新教育从一提出就在本质主义思维方式指导下前进,人们对创新教育的内涵与人的形象、地位、需要等方面的认识停留于现成性存在。现成性存在将人的某个或某些属性代表众多其他属性作为人的本质,把人视为某种预成或者现成的不变的客体,用固定且静止的框架来塑造和衡量人,追求划一的规范和秩序。在“本质先定,一切既成”的规约下,人们试图为创新教育设计一整套精确可控且可证实的实践模式。教育主体在这样的境遇中逐渐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和自由,人的教育蜕变成物的教育,教育过程的僵化最终导致人的肢解与物化,创新教育实践中的价值取向偏误导致创新教育主体的失落。
1.创新教育内涵和任务的理解偏误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的要求,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推行创新教育的前提是正确把握创新的内涵,创新是一个相对概念,对于个体而言,创新是相对于自身以往的认识与实践经验而言不拘一格的新发现,主要是人类已有成就的继承和再生。因此,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创新教育的任务有不同的侧重点,推行创新教育要强调创造,更要突出继承。学校教育应反思在探索创新教育时绞尽脑汁想出所谓“创新成果”的做法,明确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如图1)。
2.创新教育的过度功利化将人肢解
创新教育所具有的工具性价值不仅应被肯定,而且要尽力满足主体对其功利价值的期待。但是,我们反对将创新教育完全转化为实现外在目标的工具。人们关心创新教育时直接指向创造发明的数量和质量,认为唯有实利的知识和技术才有价值,视创新成果为换取各种物质利益、社会地位的筹码,忽视创新教育所急需的价值理性,忽视人所具有的各种更为复杂与丰富的需求。在创新教育实践中,人们往往只关心“创造什么”“如何创造”的问题,而对“为何创造”“为谁创造”的价值判断视而不见。
3.创新教育的唯国家主义取向将人物化
国家在学校教育场域中居于绝对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新教育从最开始提倡时就有着浓烈的唯国家主义取向,以为政治经济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教育目标。创新是为了增强综合国力以便在国际竞争中取得相对优势,创新教育是为了培养创新人才以实现经济发展、民族复兴,创新教育是为了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创新教育及其场域中所有个体的人都要服从这一权威,成为有待开发的人力资源。
二、创新教育的实践基础:人的生成性存在
对创新教育的实践探索必须从本质主义思维转向生成性思维,重新建构生成性存在的人性假设来作为创新教育的性基础。生成在本体论上是“有”“无”的辩证统一,在认识论上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生成的过程就是人在生活世界中,从无到有、开放且动态地确认人的主体地位的过程。卡西尔(E.Cassirer) 曾说:“人性并不是一种实体性的东西,而是人自我塑造的一种过程:真正的人性无非就是人的无限创造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是人的本性,创新教育是最接近人性原生面目的教育。
三、创新教育的实践途径:生成性教学
学校教育在促进个体社会化方面是高效率的。“因为书籍和知识的符号已被掌握,正规教育给年轻人获得经验开辟了道路,如果让年轻人在和别人的非正式的联系中获得训练,他们是得不到这种经验的。”对社会而言,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继承人类文化,防止社会退化,维护社会稳定。创新教育是教育的子概念,除具有上述的外部功能之外,还具有本体性功能,即超越人的此在存在,不断生成新的自我。
创新教育从教育理念向教育实践转变需要超越以往本质性思维影响下形成的预成性教学,转向生成性教学。生成性教学推崇自由、宽容、开放的理念,按照人的生成性存在特征激发教育主体好奇心,培养其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敢于创造的教学环境。生成性教学是教育主体间彼此尊重的全方位交往与对话过程,在各种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表现,在原有基础之上生成新的更精彩的经验和观念的教学过程。
(作者单位:空军勤务学院航空弹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