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稀有剧种(三)
2016-05-30陈音璇
陈音璇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华阴老腔《人面桃花》
2016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歌手谭维维与来自快两双泉村的农民艺人们以一曲《华阴老腔一声喊》,让中国传统戏曲剧种“老腔”再次成为了社会热议的话题。说是“再次”,是冈为在此之前,“老腔”已多次出现存不同的艺术形式之中,从20世纪80年代张艺谋的电影《活着》,到21世纪初林兆华的话剧《白鹿原》,再到近些年的电影《白鹿原》,以及今年1月份谭维维在《中同之星》舞台上演唱的歌曲《给你一点颜色》。“老腔”从未离开人们的视野。
如人们所见,老腔的音乐风格慷慨激昂、沧桑有劲,颇有“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的大气豪迈。但很多人也许不知道,今天舞台上的老腔并不是它最常见的表演形态。存民问,陕西老腔是以皮影戏为载体在百年间不断传承下来的,一般称为“老腔皮影戏”,俗称“老腔影子”。老腔足封闭传承“家戏”,它代代相传于陕西省华阴市卫峪乡双泉村的张姓家族中,双泉村是一个位于黄河、渭河、洛河三河交界处,从汉代给长安运粮食的皇家粮仓发展起来的村庄,存汉唐之间,一直是交通便利、繁忙、直达京都的水运码头。
关于老腔的起源,现存有三种观点:其一,有专家猜测,由于双泉村卉时为皂家粮仓,因此老腔可能是由船工拉粮的号子演变而来,后来才与皮影相结合,而现存敲的板凳木头,可能是在模仿船桨打船的声音;其二,据当地民间口传,当年镇守粮仓的士兵们在枯燥乏味的军营生活中自娱自乐,便逐渐形成了老腔加皮影的演出形式;其三,传说清代时期,双泉村的张家收留了一位名叫“孟儿”的说书艺人,为了报恩,孟儿便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了张家人,因“孟儿”来自湖北老河口,故命名“老腔”。
老腔皮影的剧目与众多皮影戏的传统剧目一脉相称.据艺人回忆曾有200多本,现今流传的已不到100本,其中尤以武打戏最为出名。故事多取材于历史小说与神话做事,以帝王将相的战争题材为主,三国戏占了近七成,例如《火烧赤壁》《定军…》《出五关》《空城计》《一气周瑜》《擒吕布》《长坂坡》《战马超》《取四郡》等。还有的则取材于《东周列国志》《说唐演义》等。它的演出形态比较原始简单,舞台一股由木椽和方板简电搭建而成,关于舞台的建设,艺人们是这样记忆口传的:“十长八短,八豁宽板,八页席卷,六条绳子一挽,两张桌子和板凳,一个拿当面,搭台子的事甭管”,一般台上只有5个人,也叫“五人忙”。分别为“前首”(主唱,演奏月琴及鼓板、战鼓、手锣等,兼任指挥,是最主要的核心人物);“签手”(又名“拦门的”,在幕布后操纵皮影人);“上档”(又名“胡胡手”,司板胡、大小铰子等);“后槽”(司大锣、马锣、碗碗、梆子);
“下档”(准备皮影人,司喇叭、惊堂木等),其中,主唱“前首”是最关键的人物,因为一出戏中的生旦净末丑全都要由他一人表现出来。
老腔的唱腔音乐属于擅长变化的板腔体结构,常用的板式有慢板(一板三眼)、流水板(一板一眼)、飞板、滚板、走场、哭板、花占7种,这7种板式都围绕着秦地音乐的特点——“花音”“苦音”旋律不断展开。同时,老腔气势磅礴、慷慨激昂、一泻千里之势还与其“一唱众和”的帮腔形式密不可分,这种形式在民间俗称“拉波”,也叫“满堂吼”。即在主唱演唱到乐句或乐段末尾时,舞台上的其余演员一齐演唱拖腔,渲染气氛,形成“一人唱、众人和”的磅礴气势,淋漓尽致、余音绕粱。
据已故的老腔艺人张全生讲述,老腔皮影的鼎盛时期在清代光绪年间到民国初期,当时的老腔艺人身价不菲、富贵显达。但如今,双泉村只剩下一个“喜民班”仍在演出,它的班主张喜民就是与谭维维合作的老艺人,他家中的保险箱里还珍藏着100多本祖传的老腔戏本,从古至今,老腔皮影一直秉承“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家训,在张姓家族中内部流传,因此老腔的发展传承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也因此保留下来了比较原始的艺术形态。直至近代,才开始有外姓人参与到学艺与演出中,王振中老先生就是其中最著名的艺人,他全程指导演唱了张艺谋电影《活着》中的老腔唱段,同时他在老腔伴奏中加入了一把二胡与一把高胡,改良了老腔的表现张力。如今,华阴老腔已不只皮影戏一种表演形态常常登上舞台直接演出,而其“只传张姓子孙”的家规早已不复存在,张家后人都表示,只要想学老腔,都会收他们为徒,但至今仍然少人问津。
2006年,华阴老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市车站前的广场上,也竖立起了王振中、张喜民等艺人们演唱老腔的群像雕塑。愿百年之后,这支“黄土地上的摇滚”——“岁岁年年此门中,人面老腔相应和,人面不知何处去,老腔依旧笑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