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范中的草书说开去
2016-05-30杨柳青
杨柳青
范中学书可谓近水楼台。他父亲是师范的校长,写得一手好字:他岳父又是当代草书名家。范中自幼开始临帖,真草隶篆,一临就是二十多年。范中的长项是草书,点画不乏怀素之醉、张旭之颠,古意直追唐人,更杂糅现代大家于右任之结体,林散之之用笔,功底深厚,个性强烈。
范中选择大草作为主攻方向,并且选择了操作难度最大的长锋羊毫和焦墨作为常用工具。这是多少书家都望而却步、难以企及的领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知道这是一条不归路,要么陷在半途,要么捷足绝顶。而他更明白,只有长锋羊毫和焦墨并用,才能表现层次分明的笔墨情趣,才能写出质感突出的精美线条。
在与古人对话,与笔墨浸淫中,范中深谙大师之路,理论先行。为此,他花了十多年时间研究古今书法理论,并结合自己的实践和感悟写出了《感悟草书一读书谱》一文。范中用功最多的是孙过庭的《书谱》,他说“五乖五合”固然有理,但其“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就应该反过来说。比如在创作过程中会有灵光一现的情况,这时最容易出现神来之笔,这叫“得志不如得时”;但如果所使用的工具出了问题,时机再好也枉然,所以最终还是“得时不如得器”。他在孙过庭的“草贵流而畅”的基础上,提出了“更贵枯而涩”的新解。“草贵流而畅,更贵枯而涩。流畅得妍美,枯涩得苍茫”。他的这一新解丰富和发展了草书理论。
“羲之写鹅我画鸦,自信来日又一家。五十多年不如意,笔下何时能生花。(自作诗)”范中的创作态度严肃认真,不跟风、不盲从、完全任其心性、手性、笔性,尽兴而为。有时三五杯下肚,进入亢奋状态,他时而左笔时而右笔,自然交替、心手两忘。这时他运笔有如神助,奇笔连连、气韵贯通,总能达到阴阳和谐之美,天人合一之妙。范中的草书线条以质感取胜,这是他师古出新迈出的重要一步。也可以这样说,范中是继当代草圣林散之之后又一位在草书线条质感上取得重大突破的艺术家。“笔法是核心,线质是灵魂。博及百家长,面貌自然新。(自作诗)”范中的草书胎息张旭的《断碑千字文》和怀素的《自叙帖》,在继承古人笔法、章法、字法的基础上,他用篆籀笔法丰富了墨法,写出了水墨画般的质感线条。这线条如棉裹铁,干裂秋风,润含春雨,圆中见方,曲中见直,细如春蚕吐丝,粗如瀑布飞流。“我用天地作书院,又以四壁为衣衫。泼墨写尽三江水,逆笔舞动五岳山。散卓不如羊亳软,蚕茧不如净皮鲜。狂素见我不再狂,颠张见我不再颠。羲之从此不称圣,笑我无法也无天。(自作诗)”这就是范中,在有法中求无法,在有心中求无心,在简静中求变化,在笔墨中求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