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安吉祥的化身

2016-05-30范俊健

江苏陶瓷 2016年4期
关键词:寓意紫砂

范俊健

摘 要 现代紫砂艺术设计创作的过程,也是其艺术化的过程。设计理念一般通过自身思维构想以及感受社会与自然形态而形成。紫砂壶的创作理念力求于基础的方圆形态上有所变化,使作品更生动、秀美,这也是作者自身所追求的情怀。在紫砂壶固定造型的基础上追求灵动的变化,笔者将其称为“艺术上的唯美主义”。本文从紫砂“小樱竹节壶”的形象美入手,试分析其平安吉祥的寓意。

关键词 小樱竹节壶;紫砂;形象美;寓意

紫砂壶能容纳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全要归功于全手工技艺所创造的“精、气、神、形、美”。而要评价紫砂壶的优劣,最终的准绳是文化。这里有许多美学上的名目,如线条是否合适,比例是否恰当,是否流畅,有无气韵,能否体现出拙朴、端庄、华丽、大气的风格等。好的紫砂壶是材质、工艺、造型、装饰、内涵的完美统一,是长期积累的纯熟技巧的展示,也是文化修养和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我们紫砂从业人员要想提高自己作品的感染力和声誉,只有认真不懈努力学习传统技艺并使其发扬光大一途。现以紫砂“小樱竹节壶”为例(见图1),从壶器的形体结构入手,再进行艺术层面的审美,深入分析壶器平安吉祥的寓意。

1 紫砂“小樱竹节壶”的造型设计

紫砂“小樱竹节壶”色泽肃穆,泥质细腻适手。其所用紫泥泥性亲茶,因此用此壶冲泡乌龙茶、普洱茶都极合适。全壶上丰下敛,圈底收缩,卷沿与壶口一致;截盖略微隆起,钮为搭成桥状的竹节,更有小段竹节自壶钮胥出,清幽飘香,随心自在;三弯流一侧胥出竹枝,贴于壶壁,幽幽生香;鼓腹及其上竹饰不落俗套,流、把竹节造型刚劲有力;竹枝、叶自嘴底胥出,将竹的俊逸挺拔表露无遗。此壶形似“匏尊壶”,配以生机十足的竹枝、竹叶装饰,清秀动人,端庄精致,散发出吉祥、大气的韵味。

2 紫砂“小樱竹节壶”的竹子装饰美

紫砂“小樱竹节壶”以竹为全壶的基本装饰。全球有1 200余种竹,中国的竹资源最丰富,是世界范围内的中心产区之一。竹在我国黄河以南的地区广为分布,逾90%人口的生活与其息息相关。国际竹藤组织将总部设在中国北京,体现出竹在中国的特殊地位,也表明了竹的文化和经济效益受到世界的日益重视。

紫砂“小樱竹节壶”的竹题材装饰沉淀出岁月的美。在我国“岁寒三友”及“四君子”文化源远流长,而竹都位列其中,可见竹在我国人民心中的重要地位。竹四季常青,或挺拔潇洒,或亭亭玉立,当人们漫步于翠竹林间,无限惬意往往油然而生。苏东坡因而感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流传千古。我们在公园里、村寨旁,都可以见到一丛丛、一片片挺拔的翠竹,它们既美化了生活环境,又陶冶了人们的情操。竹无牡丹之富丽,无松柏之伟岸,无桃李之娇艳,但它虚怀若谷的高风亮节向来为人们所称颂。竹朴实无华,不苛求优质的生活环境,不事自矜,把绿荫和财富无声奉献给了人民——因此,紫砂“小樱竹节壶”也是一把象征着无私奉献的壶。

3 紫砂“小樱竹节壶”寄寓的精神内涵

竹是紫砂壶常用的传统题材。紫砂“小樱竹节壶”将文人情操和美好寓意结合在一起,颇受人喜爱。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文化活动中,劳动人民总结了竹外在的形象特征并从中提炼出诸如虚心、气节等高尚的品质,逐步成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竹往往和不畏艰险、宁折不弯等崇高品格联系在一起,这是其审美上的特殊价值,也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4 结 语

竹被视为紫砂壶创作的重要题材。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紫砂壶是其中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脉的传承与发展的陶艺形式之一,其将精神与物质融为一体,是最包容的艺术载体。其造型及装饰立足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最终美化了生活。

参 考 文 献

[1]许士群.浅议紫砂"君祥壶"的艺术文化之美[J].江苏陶瓷.2015,(06):36~37.

[2]华英.浅析紫砂壶艺术与竹文化的结合——以紫砂“竹段壶”为例[J].江苏陶瓷.2015,(01):24~25

猜你喜欢

寓意紫砂
美好寓意品芝麻
亦步亦新
——紫砂·九隽”作品选登
盛放的寓意
《绿野仙踪》中隐含的颠覆性寓意
“丰硕壶”的工艺技巧和美好寓意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如意的语言——浅述紫砂作品“四方如意壶”的创意构造
画家张宜与紫砂
文质彬彬的紫砂新境——吴鸣紫砂艺术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