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政治性

2016-05-30章庆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政治性心理疏导宣传教育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势所在,在长期的革命、建设过程中,作为党加强自身建设、净化党员队伍的有效方法,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立于时代潮头、保持自身先进性的一大法宝。尤其是进入新的历史世纪以来,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党始终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项工作要求与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工作中不断矫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不断充实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不断扩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较好的满足了时代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

关键词:思想政治 政治性 宣传教育 人文关怀 心理疏导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创立的,它是党动员群众的基本手段。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直接决定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和内容。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工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党的领导。近年来,一些单位出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主体换位的现象。认为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概念已经过时,应该淡化党的领导,把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权交给业务部门,使之成为一般行政管理人际关系方面的协调工作。这是一种很危险的倾向。在当前世界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对立并没有改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乱我之心仍在,只有在党的领导下,用马列主义发展观统一全国人民思想,才能有效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改变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就会削弱党的领导,使思想政治工作失去灵魂。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市场经济使人民民主意识大大增强,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保证党的领导,还应代表人民监督党的活动,防止党犯错误。这种观点也是似是而非的。诚然,思想政治工作应该纠正过去只唯实的片面性,体察民意,注重信息反馈。但从本质上讲,它是党本身直接进行的,贯彻其路线政策的工作。其中民意反馈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想教育实事求是,更富成效。从历史上看,党的路线正确时思想政治工作必然正确;当错误路线占统治地位时,少数政工干部能以其真知灼见和胆识尽量减少损失,思想政治工作不具有监督党的领导的功能。党的正确路線要靠马列主义指导下的集体和民主制度来保证。政工干部要坚定地站在党的立场,维护党的威信与团结,不能充当所谓“仲裁”的第三者,更不能站到党的对立面去。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动员群众为自己的利益奋斗

思想政治工作目的有多种表述:保证党的领导、提高人的觉悟、保证各项任务完成等等。严格讲,这些都不是根本目的,而是任务。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利益是人们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因,人们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乃至社会制度更迭,无一不与利益有关。私有制使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团结起来为之奋斗。可见,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源归于利益,由此决定其必然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第一,思想政治工作只能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利益服务,不能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它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一切理论和方法都为了群众、来自群众,依靠群众,和人民群众利益完全相统一。思想政治工作之成力深深植根于群众利益之中。第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国家、集体、个人三兼顾的原则,教育群众正确处理三者关系,不能厚此薄彼。近年来,一些人大肆鼓吹个人主义的自我设计、自我价值、自我实现等等,否定集体主义和雷锋精神,对国家和集体利益漠不关心,其结果导致了社会主义道德失范,最终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式是宣传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不是用强制的、命令的方式,而是用宣传教育的、疏导说理的方式发挥作用的。由于它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所以更集中地反映着特定经济基础的要求。第一,宣传教育的根本内容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思想政治工作是党根据科学社会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列主义建党学说创立的,它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依据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的。近年来,在宣传教育中出现了混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界限的倾向,认为马列主义过时了,不是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下工夫发展马列主义,而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哲学和社会思潮当做救世良方,不加选择地照搬照抄,似乎无此就不能算做科学。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完整科学的世界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我们吸收借鉴各种相关学科是为了丰富发展马列主义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绝不是用它去取代马列主义。第二,宣传教育的基本过程是向群众灌输马列主义理论。在宣传教育中,我们提倡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政治地位平等,教育者有教育的权利,也有接受教育的义务,广泛采用研究式、讨论式、交谈式、启发式等方法。但是就基本过程来看,教育双方在信息的流向和质与量上不能等同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意识不是自发地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只有通过有意识、有组织的教育灌输,才能使群众理解它、接受它。灌输不是强制人们接受,而是主动进行教育,它是无产阶级政党最重要的社会政治活动。如果片面强调群众性自我教育,放弃必要的理论灌输,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就会滋长。第三,宣传教育的任务是用马列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治统一群众思想,提高认识能力。宣传教育无论采取什么方法,如表扬的与批评的,有形的与无形的,激烈的与温和的等等,都是为了上述目的。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人们认识提高总是一个矛盾转化的过程,即真理克服谬误、正确纠正错误、觉悟取代迷惑的过程。为了促使矛盾向正确方面转化,检查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如果只讲灵活性不讲战斗性,只疏通不引导,甚至无原则地迎合落后心里,就等于抽掉思想政治工作的脊梁,使其失去应有作用。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由于我国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国内外各种社会因素影响,人们呈现多元的复杂状态。不论什么思想,都不可避免地带有特地经济成分的烙印,要受特定政治的影响。近年来有一种观点,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政治工作分开,企图离开政治进行“纯粹”的思想工作,这是不可能的。我国改革经验充分表明,党的政策关系着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人民的思想情绪与社会政治气候密切相关,许多思想问题都与政治上的大是大非相交织。离开政治性去做思想工作,只能导致思想混乱,人心涣散。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完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建设

注重人文关怀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长期以来,我们往往把思想政治教育仅仅看成是一种政治宣传手段,认为它的职能是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以更好地服务于大局的需要。片面的以为只要大局发展了,每个人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发展,而对人的个体需求和心理感受未能给予足够的关注。只是一味的强调个人要服从组织、效力组织、贡献组织,强调组织的主导地位和单方作用。所以一旦个体与整体在价值取向上出现矛盾,就简单地提倡以牺牲个体价值为代价去迎合整体需要。这种缺乏人情味与亲和力的干部队伍管理方式,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人文关怀作用难以发挥。通过加强人文关怀,使广大干部职工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和组织的关怀,让他们确实享受到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优秀成果,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心理疏导是一种思想政治工作方式,通过心理疏导的沟通、引导、解压,增强干部职工的耐挫力、承受力、应变力,完善职工人格,优化个人心态,调节内在压力,真正使干部职工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综上所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基层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中两个不可缺少的极其重要的方面,只有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共同推进,基层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具有更强的渗透力,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作者简介:章庆,男,安徽省铜陵市人,1969年10月出生,1989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现为铜陵有色稀贵金属分公司党群工作部干部,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企业管理等。

猜你喜欢

政治性心理疏导宣传教育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宣教载体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翻译的政治性与有效性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
网络政治参与与传统政治性理的转变
重视EAP工作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实践与探索
加强施工企业员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探究
浅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出版物中与港澳台相关的政治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