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营改增对中职会计教学的影响
2016-05-30吴光忠
吴光忠
[摘 要] 中职会计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营改增试点以来,随着会计制度和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和企业需要大量的应用型、复合型会计人才。借此契机,会计课程教学必须进一步改革,深化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以达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目的。培养出既掌握会计专业理论,又熟悉实务操作技能的专门人才。就营改增政策的推行对当前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产生的影响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 键 词] 营改增;中职会计;教学;影响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4-0078-02
所谓营改增,简单来说就是把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这一项政策在试点地区实施后,已经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同时这一政策的施行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经济结构的调整。中职院校作为将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以及对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上要与时代接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与行业的发展保持高度的同步,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当前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中职院校会计专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一、当前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对中职院校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有待加强
众所周知,会计专业具有非常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如果一味地只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那么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当前,随着我国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和营改增政策的持续更新,迫使中职院校及其教师不得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将课本上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将课堂教学内容不断与社会发展相同步。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却与之相反,大多数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仍然以理论知识讲解和习题练习为主,学生对于例题的解题技巧已经滚瓜乱熟,然而却无法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通常在会计专业中会经常出现这样的例题,某一大型企业今年产品的销售收入总额达到三千万元(人民币),那么这家企业所应该缴纳的某项税金应该为多少元。而当会计专业的学生步入社会并进入相应的工作岗位之后会发现,需要在这项业务收入中区别哪些是需要纳税的,而哪些又是不需要纳税的,同时还要按照具体的税种进行相应比例的缴纳,这些并不是给出几个简单的数字计算就可以的,而是需要学生凭借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仔细辨别,完全不是课堂上所给出的例题中那么简单计算就可以的。由于教学方式欠缺实践操作性,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对知识灵活地运用而且实操能力也偏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中职院校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
(二)中职院校学生缺乏足够的会计知识和相应的技能,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011年国务院批准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案;2012年1月1日我国将上海市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作为营改增试点;2013年8月1日全面推广到全国范围;2014年1月1日起将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全部纳入营改增试点,至此,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营改增自试点以后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根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企业对应聘会计岗位的人员首先要求其具备较强的业务操作水平,其次要求具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最后是毕业生在学校时的平均成绩,由此可见企业对应聘会计岗位的毕业生的要求可见一斑。而根据对事务所用人调查表明,当前中职学校应该加强的会计知识和技能依次为会计、税务、审计。这一数据直接表明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衡量标准,是以是否具备足够的会计知识和技能。同时,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而其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许多企业却反映当前的毕业生缺乏足够的会计知识和相應的技能,其素质很难满足当前对人才的要求。
(三)中职院校的教材内容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当前的税制结构中,主要以流转税为主,直接税为辅,并将其他税种作为补充,而我们所说的营改增中的营业税和增值税都属于流转税。随着营改增力度的不断加大,截至目前,增值税已经基本取代营业税在流转税中的地位。中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适应时代发展的技术型人才。而中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材内容仍然是传统且陈旧的知识,没有跟随时代的潮流及时更新。例如,教材内容中涉及的关于报税的资料,营改增改革之后对报税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而教材中却未及时更新,依旧是传统的知识,导致学生很难感受到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对减轻企业负担带来的一系列影响,这样学生也就难以为企业进行更好的纳税统筹规划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
二、巧用营改增,促进会计教学改革
(一)以营改增为契机,根据经济业务之间的联系重组教学内容
传统教材主要按照具体会计要素依次展开,并且带有明显的“准则+解释”的特点,这样的教材虽然能够让学生熟悉会计准则等规定,但容易禁锢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适应变化的能力得不到提高,无法自主更新自己所学的知识,严重的还会影响学生就业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学校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在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当具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使其能终身学习。这就要求在会计教学中应该以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依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不同问题的思维和能力,使学生在变化中能找到合适的方法解决相应的问题。就会计教学内容来讲,根据经济业务之间的联系安排教学内容,可以改变目前零散、刻板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会计时自然地运用联系的、多角度的思维来认识和理解该课程,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体系,系统地掌握会计理论和技能知识,使学生的分析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二)通过情景教学,提高中职学生的实操能力
会计专业具有非常強的操作性和应用性,所以对学生进行会计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给学生建立教学情景模拟训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如中职学校在进行纳税实务教学时,可以按照当地税务系统办税服务厅的建设构造和要求,并结合自身的实际经济条件,建立一个具有模拟意义的仿真实训室,其中应该包含申报服务台,里面是税务人员工作的场所,外面是接待纳税人的地方。将申报大厅的服务台两侧分为国税和地税大厅两处,并设有相对应的各个窗口。服务柜台上可以贴上工作人员的姓名、职位、照片等内容。此外,在纳税人自助区的地方可以放些桌椅、纳税人意见簿和热线电话等,这样使其建立的仿真工作室更加逼真形象。在墙壁四周可以贴上相关的工作流程和指南等为纳税人提供帮助,并配置一定的计算机等软硬件设备设施,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学生通过反复演习,可以更加快速并且全面地了解税务机关在各种业务上的具体操作流程,并且可以让学生在这里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从而有效提高中职学生的实操能力。
(三)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提高教学效率
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当前中职院校学生只能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在学校中进行实操训练,几乎没有机会去接触财务工作的实际操作流程,同时对于企业中的工作模式也了解甚少,对于财务账目的处理也无从下手。特别是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以后,会计专业受到巨大的冲击,课本上的许多知识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发生变化,如果中职学生不能及时与社会发展接轨,反而固步自封,这样对学生以后步入社会是极其不利的。因此,要让学生走出校门,接触到企业的财务工作,就要让学生在企业中获取知识以外的素质,并有效提高自身的能力。这就需要学校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通过与企业建立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给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多接触营改增政策以后所涉及的与企业相关的纳税工作,让他们战斗在财会工作的第一线,从而让学生通过直接接触和亲身体验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而且在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和巩固的同时,也将自身的能力得到提升,为以后进入企业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加强新课程改革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会计专业也在与时俱进。因此,中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要及时把握时代发展的潮流和当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上不断更新并完善,并且在完善的过程中将营改增政策的内容一点一滴地渗透到会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根据当前营改增政策实施后的情况,可以加强对会计专业相关科目教材中的政策和概念的准确解读,将实施政策中所面临的重难点从理论上进行深入且系统的分析,同时将营改增政策实施后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将其总结的经验与会计专业教学相融合,从而进一步提高会计教学的实践性。
中职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发展的平台。对教师来说,给教师提供了到企业中学习的机会,同时也锻炼和提高了自身的会计能力和教学经验。教师在企业中与财务工作人员的全方位交流、讨论、接触和虚心求教,进一步为会计实训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且有参考价值的资料,促进了教师成长,增加了教学经验,同时也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形成了企业与学校共同发展和促进的双赢局面。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的不断改革,使企业更加迫切地需要一些具有能力的技术型人才。因此,会计专业需要不断改革以满足当下社会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首先会计专业的改革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入手,使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有效提高,其次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得以发展,从而使学生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吴韵琴.中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J].中国证券期货,2011(6):
[2]唐贞.营改增过渡的会计教学衔接问题[J].财会月刊,2014(7).
[3]何美珠.利用营改增契机深化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探索[J].财经界,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