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计在于晨
2016-05-30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天之中最好的时光在早晨,早晨是人们记忆高峰期。在这个时期看书、读课文,能在短时间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在于老师怎样去组织。
所谓早读,就是利用早晨的黄金时间,在大脑的记忆力特别强的时候及时进行复习旧知、预先介入新课而采用的一种学习方式。早读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充分重视早读、努力提高早读的效率这已成为语文界有识之士的共识。
曾经看到过一份关于学生对早读现状看法的调查:
喜欢 不太喜欢 极不喜欢的 无所谓12.9% 37.3% 35.3% 13.9%
调查结果令人吃惊,早读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何以如此尴尬呢?究其原因——内容单一、形式千篇一律、气氛沉闷。尚存在着早读目标不明,早读的内容与形式过于单一,甚至听凭学生一读了之等现象。而在学生中,一部分不愿开口读,或开口却不能放声读,很难听到一片琅琅的读书声;有些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读书时不专心,自己不会读,齐读时才开口。一般来说,早读课一开始,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大声朗读课文,学习氛围极浓。但十几分钟后,读书的声音就渐渐小了下来。有的同学开始默读课文,有的同学则毫无目的的翻书,这课看一看、那课瞧一瞧,有的同学甚至讲话,做小动作,更有甚者利用早读时间抄袭作业。一堂早读课结束后,老师往往觉得没什么收效,学生也发现读和读都是一个样。这不是某一个班,某一个学校存在的问题,而是现存语文教学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样的早读使学生厌恶读书、厌恶语文,使全天的学习生活一开始就陷入空洞或沉闷。面对此情境;我也搞了一次调查问卷,查找原因。我设计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问答式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你喜欢我们现在的语文早读课吗?如果喜欢,请写下你喜欢的理由;如果不喜欢,也请写出不喜欢的原因。”二是“如果老师要对我们班的早读课进行改革,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想法贡献给老师?”学生们都认真地填写了问卷。结果发现,87%的学生不喜欢早读课,原因主要有:部分课文不要求背诵,没必要反复读;一些课文读起来没意思;不喜欢齐读的朗读方式,更喜欢一个人自己默读;反复读课文,容易感到厌烦;大声地朗读,感觉很累;不能读自己喜欢的内容,没有选择的自由。而另外13%的同学喜欢早读课的原因是:老师不讲课,没有压力;早读课不留作业;喜欢读课文。学生们对改革早读课的建议更是五花八门:有的建议到校园中去早读,有的建议早读课读古诗,有的建议让学生自由读,有的建议做游戏,等等。
第一阶段:语文早读课的开发研究
查阅文献,借鉴前人研究成果。《语文早读思维浅谈》、《让语文早读课飞扬起来》等一些优秀论文,拓宽了我的视野和思维。古人读书,讲求“三到”,即眼到、口到和心到;胡适认为,读书只有“三到”是不够的,应有“四到”,还应包括“手到”。而目前我班的早读课,学生仅有“口到”,这是远远不够的。
集思广益,求教于同事。我将我进行的小课题研究向同事做了简要介绍,引起了其他语文教师的强烈兴趣,并就语文早读课存在的问题和早读课形式的开发建言献策,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如一位老师指出语文早读课不应是一读了之,应将听、读、说、写结合起来,还可以开展“早间新闻”活动,让学生做播报员,给同学播报收集到的国内主要新闻和当地新闻,甚至学校、班级新闻以及天气预报,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及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我经过思考,拟定出语文早读课开发方案。方案主要是将早读时间分为三个时间段。
第一时间段(前10分钟):预习新课。这10分钟内学生必须朗读新课。因为新课是当天学习的内容,只有熟悉了课文内容,听起课来才能抓住重点、难点,融汇贯通,思维才能跟得上老师,才能取得最佳学习效果。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用急于向老师请教,只须用笔简单的圈点,等老师上课时的解答。如老师课堂上没有解答,可利用课后时间向老师请教。
第二时间段(中间5分钟):复习旧课。这5分钟用来朗读上一课内容,起到复习的作用。根据人的记忆与遗忘的规律可知,只有及时的复习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因此,这一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时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应及时举手向辅导老师提问,因为这是学过的内容,必须理解透彻。
第二阶段:改革方案的实验及反馈修改
语文早读课改革方案的实施非常顺利,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在改革后的语文早读课上,学生们兴趣盎然,积极性很高,全身心地投入到各个活动中去。他们的行为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变得喜欢读书了,喜欢交流和发表自己的看法了,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增强了,审美水平和文学素养也有了一定的增强和提高,语文早读课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后进行的个别访谈和语文课堂教学也都证实了这一点。
教育是一项充满未知的活动,教室是一个充满未知与偶然的空间。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着自己独立人格和个性的学生以及纷繁复杂的教育场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问题。这些困惑和问题,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动消除,反而会越积越多,也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可寻。我们教师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題,在一个个问题研究、解决的过程中,发掘我们作为教师的价值和乐趣,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读独领学习生活中的黄金时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读的学习方法源远流长。朗读是对文字作品的再创造,是分析综合能力、理解感受能力、审美鉴赏能力、语言驾驭能力的外在体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朱作仁语);“如果再谈到语文教学上,朗读则更是非常必要讲求的了。”(徐世荣语);“……朗诵也是语言教育不可缺少的有力手段。”(曹灿语);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 成功的语文教学,常以解决语感为标志。而朗读教学正是培养语感的先决条件,新课标提出的重视语文朗读教学相当及时,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