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与影响
2016-05-30陈晓阳
陈晓阳
摘 要:互联网金融是伴随着支付宝推出的“余额宝”而风靡全国的,随着近些年来互联网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了业界争相探索的领域。第三方支付、P2P、众筹等创新的产品和服务逐渐地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表现出强劲的发展趋势,直到“余额宝”的推出,互联网金融一下成为了万众瞩目的新焦点。本文首先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形式,最后论述了互联网金融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产生 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的产生
学界对互联网金融的确切含义有多种的解释,比较通用的定义就是,互联网金融即借助互联网开展金融活动的方式的总称。而借助互联网开展金融活动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工具属性,即利用互联网这一有效工具将传统的金融业务互联网化,使得金融业务的办理更加的便捷;二是创新属性,即借助互联网开展业务创新,開发新的金融业务。在实际生活中,包含了上述两个属性的互联网金融被称为广义上的互联网金融,而狭义上的互联网金融指的是仅包含创新属性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互联网金融是伴随着支付宝推出的“余额宝”而风靡全国的,“余额宝”这一创新的理财产品使得互联网金融从试点走向了普及,使得人们对互联网金融这一专有名词不再陌生。而互联网金融并非是一个非常新的概念,随着近些年来互联网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了业界争相探索的领域,第三方支付、P2P、众筹等创新的产品和服务逐渐地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表现出强劲的发展趋势,直到“余额宝”的推出,互联网金融一下成为了万众瞩目的新焦点。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大热,主要受到以下众多因素的影响:一是,互联网金融经历了比较长时期的探索和积累,尤其是我国移动互联网的跨越式发展,使得移动端的产品和服务开始深受人们的喜爱,再加上以淘宝、天猫、京东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逐渐趋于成熟,为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繁荣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二是,阿里巴巴比较强大的企业信誉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了大企业的背书,人们对互联网金融逐渐地看好,对参与其中的兴趣也是逐渐加大,有效地调动了产业各方的积极性,有效降低了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系统性风险。三是,“余额宝”的走红催生了各产业方对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投入,各种资本也开始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行业的资金支持和创新实力在短期内得到了充实,银行等金融机构也被迫做出应对之势,加大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开发和开展。
二、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形式
从互联网金融业务开展主体的不同来分,互联网金融业务可以分为:金融机构所主导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互联网企业所主导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以及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合作主导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由金融机构所主导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大多数都是围绕着金融互联网化开展的,体现的是互联网金融的工具属性。常见的形式由电脑客户端、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手机支付等多种方式。金融互联网化使得银行的传统的金融机构将其线下传统的金融业务通过更加便捷的方式展现给客户,大大降低了金融机构的网点、人工等费用,为顾客省去了繁琐的柜面办理手续,甚至还为顾客节约了交易成本,有效地提升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客户服务能力和水平。由互联网企业所主导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是互联网金融行业得以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中体量最大、最为常见的就是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这些机构独立于商业银行之外,为买卖双方提供支付相关的服务。第三方支付行业是伴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而迅速崛起的行业,自从人民银行开始颁发第三方支付牌照以来,截止2015年4月已经有270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获得了牌照,有效地规范了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其次,P2P也是近几年发展较为迅猛的互联网金融业务,这种互联网业务极大地激活了众多个体的投融资热情和闲散资金,让资金的供需双方获得有效的匹配。但是,P2P同时也是风险较高的一种互联网金融业务,P2P平台“跑路”的新闻也是常常见诸报端,如何进行更加有效的风险控制成为了P2P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挑战。由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合作主导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包含互联网理财业务,“余额宝”即属于这个范畴。互联网理财业务一方面利用了互联网企业开展互联网业务时的用户、渠道、互动等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充分的发挥了传统金融机构在金融产品设计、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在为顾客带来便捷的金融服务的同时,有效地控制住了金融产品的风险,因此获得了市场的喜爱,迅速地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刮起了一阵风潮,让互联网金融产品走入到寻常百姓的家。
三、互联网金融的深远影响
第一,互联网金融有效地促进了金融的电子化、大众化以及脱媒化。互联网金融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有效运用,让金融交易变得简单快捷,伴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金融服务变得随随处可即,人们无论时间、无论地点都能够便捷地享受金融服务。同时,互联网是以追求开放、共享为原则的,通过互联网的强大优势,可以尽可能地延展金融服务的触角,让金融服务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真正做到普惠金融。此外,金融互联网有效地加剧了金融脱媒的进程,让资金的供给与需求的匹配不再只通过银行进行,增加了直接融资在金融领域的比重。第二,互联网金融使得传统的金融行业在互联网金融方面增加投入。由于金融市场总量的有限,互联网金融无疑会对传统金融产生分流的作用,从而使得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和市场产生蚕食的效果。因此,随着非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金融机构纷纷投入资源开展相应的防御措施,以应对互联网金融对其产生的影响。但是,也有观点指出互联网金融是对传统金融业务的良好补充,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应该鼎力合作,发展新型的竞合关系。第三,互联网金融促使我国的金融市场进行改革。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大发展,加剧了金融脱媒的进程,使得市场对政府放开利率管制的呼声越来越高,利率的市场化改革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同时,互联网金融突破了传统金融管理中以行政区位进行划分的标准,打破了线下线上的界限,金融混业经营也逐渐成为了现实需求,这就使得政府对金融市场的改革成为了当务之急。此外,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大发展,使得大型国有银行的地位被撼动,民营企业对传统金融行业的不断创新和突破,令以前传统的金融市场发展路径逐渐与现实需求不符,使得我国金融市场的改革迫在眉睫。第四,互联网金融“倒逼”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首先,互联网金融是围绕着互联网等先进科技开展相应创新的,互联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是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的核心因素,因此,对互联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有效监管也应该扩充至互联网金融的整体监管体系中;其次,互联网金融的服务对象相对传统金融的服务对象更加的集中于消费人员,因此其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便捷性和安全性要求要比传统金融产品的高,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本来就是此消彼长的,因此如何有效地平衡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成为了政府监管的重中之重。最后,针对P2P这种风险较高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必须是建立与互联网金融业务相适应的征信和风险控制体系,同时不断完善P2P等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法律规范,有效地管控互联网金融业务开展过程中的风险,才能保障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昆谕,许海霞.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SWOT分析及策略选择[J].现代经济信息. 2014(17).
[2]张海超,张琼丹,张义奎,李丹,刘素文,付强. 分析“余额宝”的发展模式及对银行金融的冲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6).
[3]张克.P2P行业的异化与监管挑战 互联网金融时代,金融监管机构该怎么做?[J].华东科技. 2013(09).
[4]蔡洋萍.互联网金融:以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为目标的普惠金融实现模式[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