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印象唐卡”创作素材看甘孜藏区舞蹈特色お

2016-05-30穆杨�オオ�

当代音乐(下旬刊) 2016年5期

穆杨�オオ�

[摘要]四川民族学院藏族男子群舞《印象唐卡》创作于2014年,因该作品舞蹈元素独特,题材新颖,在全国、四川省多项舞蹈赛事中获得一等奖与创作奖若干,同年被中国舞蹈网完整收录。此作品的创作思路和元素取材均源自甘孜藏区,研究分析这些特色舞蹈素材,旨在展现甘孜藏区舞蹈艺术的魅力,也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高声呐喊。

[关键词]印象唐卡;甘孜藏区;舞蹈特色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6)05-0075-03

四川甘孜,一个受到神灵庇佑的圣洁之地,这里钟灵毓秀,日月清丽。全州共有18个县,因海拔气候、风俗语言、生活方式、历史人文背景等多方面因素,使每个县都保存着自己独有的民族文化艺术。四川民族学院地处其中,在享受物华天宝的同时,对当地藏民族艺术的研究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作品主题和动作元素来源

笔者在创作《印象唐卡》之前,对该舞蹈作品的主题毫无头绪。直到2013年11月带领“民族特色舞蹈创编与教学改革”项目组成员进行田野调查时无意走进康定金刚寺。在面对大殿中各种大小佛像的一刹那,心理自然产生一种神圣、威严、神秘、震撼,百感交集。各种佛像的造型、排列、层次等就是舞蹈造型与队形的完美展现。大殿旁悬挂的二十四幅唐卡画像,将藏族传说中的英雄人物一一罗列其中,布楚活佛为我们讲解了画中的香巴拉、格萨尔等部分经典故事。据活佛介绍,唐卡分为金、银、红、黑、蓝五种颜色,其中金色代表辉煌典雅与威严庄重,部分唐卡中还有“天界”与“地界”之分。根据布楚活佛的讲述和笔者对雕像与唐卡的理解,“印象唐卡”的创作主题已完全确定。其一,以神像和唐卡画中的各种造型为“点”,德格藏戏、石渠锅庄、巴塘弦子、甘孜踢踏的舞蹈元素为“线”进行创作;其二,将金、银、红、黑、蓝五种颜色融合至舞蹈服装中;其三,利用“天界”的降妖伏魔和保佑与“地界”、祈福欢腾为主要情节;其四,唐卡道具采用金色进行舞台色彩提升,并利用正背面舞蹈加强神秘效果;其五,根据金刚寺大殿中佛像与唐卡的数量,确定舞蹈演员为二十四人,唐卡道具十二个。

二、《印象唐卡》舞蹈元素构成

根据印象唐卡中“点”的特性,在“线”的连接上也必须围绕“点”而进行一定改编。值得一提的是,经过改编后的舞蹈元素使整个作品的衔接更加连贯,舞蹈审美与艺术价值等方面有了质的提升。虽然失去了地方舞蹈的原汁原味,但反推过来也让人明白,学院派传统舞蹈教学的内容是根据民间地方舞蹈提炼加工而成,为什么我们不能继续运用如此手段,使原生态舞蹈在不脱离本身特色的前提下提高观赏性?所以,根据元素改编的手法与“天”、“地”、“合”的故事情节,可将作品中的元素采用分割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主要采用一种或两种地方舞蹈元素进行展现,而佛像和画像的造型始终来回在这三个部分中不停贯穿。

(1)天界部分

该部分主要以德格藏戏的舞蹈动作为主要创作元素,例如同手同脚的侧身腾跃、护法与金刚的队形站位、急速摇头配合下蹲、随处可见的“虎爪”、“拈花指”等手型,集中表现天界神灵的威严与法力无边。而藏戏中的面具佩戴和唐卡道具的双面使用,为这一部分内容增添了更加厚重的神秘色彩。

(2)地界部分

这一部分主要表现神灵下凡为人间求雨降妖,庇佑世人。激烈的甘孜踢踏在每跳完一个动作就连接一个单手或双手上举的佛像造型,表现求雨的过程,特别是用腳后跟而舞时,将甘孜特色更进一步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而巴塘弦子手拿弦胡端腿旋转跪地的代表性动作改编为手拿法器或各种佛像手型,表现降妖伏魔的轻松自如。

(3)祈福欢腾与保佑部分

本部分为舞蹈作品的高潮部分,旨在表现人们在天降甘霖和世间一片祥和的繁华景象之下策马欢腾的场景。而甘孜藏区最为潇洒奔放的舞蹈当属石渠真达锅庄,舞者利用2米长的水袖翻腾划圈而舞,再配合马蹄一样的步伐是其他锅庄根本无法比拟的。在作品创作过程中,为了表现祈福这一环节,但又不能丢掉石渠锅庄的野性之美,笔者将水袖演变为鲜艳的黄色哈达,在演员翻腾一周和跳跃落地后继续加以佛像造型的配合,表现人们感谢神灵的庇佑。

三、作品中四大舞蹈元素的主要特色

(1)德格藏戏

西藏藏戏大约于公元17世纪中期传入康巴地区,公元17世纪,德格藏戏由当地僧人吸收了西藏“羌姆”部分内容再融合当地特色改编而来,是甘孜州德格县当地独有的一种戏剧,现今流传于德格和西藏昌都一带[1]。德格藏戏是藏传佛教意识形态和藏族民间舞蹈相互交织而形成的瑰宝,虽舞蹈动作较为简单,但历史渊源颇深,多数由同手同脚的跳跃性元素组成。其主要舞蹈特点与色达藏戏和西藏藏戏不同,它用德格方言进行演唱,舞蹈动作和歌曲均有浓厚的康巴歌舞特点。德格藏戏面具多样,头部快速摇动的同时,配合双手颤抖的动作表现神灵的神秘威严。而手臂动作为左右手向前依次划立圆进行舞动,脚下相应作出小步的跳跃。划右手时,左脚往前或旁跳跃,右脚也往前或旁自然伸出,每次跳跃距离为30~40厘米。双手同时往前或后划时,双脚齐步跳跃,单腿落地[2]。以上动作看似随意,但都要经过寺庙“羌本”(舞蹈教师)的严格训练,舞蹈的步伐、方向、顺序、跳跃距离都有很有讲究。舞蹈动作的节奏以大鼓、铜鼓的鼓点为准。

(2)甘孜踢踏

现今甘孜踢踏的主要舞蹈元素是经过西藏踢踏的改编而最终形成。最早期的甘孜踢踏手臂动作单一,只是前后摆动,但脚下的步法稍微复杂一些,总体来看比较单调,没有旋转和侧身等技巧性动作。民国初期,经过甘孜寺僧人改编,融入了手腕的动作,由此逐渐成为甘孜寺的扎谐,但只有男性可以表演。20世纪50年代,甘孜寺和大金寺的僧侣将踢踏传入各大寺庙和民间,经过专业舞蹈工作者的改编和加工,将各种鼓点和快速旋转步伐融入其中,形成了现在的甘孜踢踏。成形后的甘孜踢踏与西藏踢踏与较大的区别,例如西藏踢踏的“七步退踏”是利用脚尖和全脚掌接触地面而发出七次踏步声,动作比较稳健,没有跳跃。但甘孜踢踏在“七步退踏”时脚掌与地面只接触五次,其余两次用音响效果发出,并且需要往上跳跃;又如西藏踢踏的嘀嗒步时是以脚跟着地为圆心,用脚尖踏地面进行逆时针慢速旋转。甘孜踢踏则脚跟完全离地,用半脚尖点地依次进行逆顺时针的双面快速旋转;甘孜踢踏手部动作更加多样,双手快速交叉、绕腕、上下摆动、平侧位双手前后摆动、部分脚下动作用脚后跟舞动、起跳后身体与地面要有倾斜角度等复杂动作都是西藏踢踏不具备的,也正因这些具有特色性、代表的动作造就了甘孜踢踏更加奔放豪迈的一面。

(3)巴塘弦子

巴塘弦子,当地人称之为“巴谐”,译为巴塘的舞,2000年甘孜州巴塘县被文化部授予“弦子之乡”。巴塘弦子属于典型的农区舞蹈,领舞男子一边手拉弦胡一边演唱,同时还要进行舞蹈动作,对身体的灵活协调性要求特别高。而女子边唱边跳,用飘逸的步法和悠闲舒展的舞姿时刻展现着巴塘女性的聪慧美丽。唱词内容根据舞蹈的场合、观众时日不同,分为“祭歌”、“团聚歌”、“欢歌”、“悲歌”、“情歌”、“风土人情歌”六种类型[3]。起舞时,双方围成圆圈顺时针进行舞动,利用多种圆圈队形和动作周而复始。巴塘弦子還分为东区、南区、城区三种不一样的舞蹈动律和风格,这些都是巴塘弦子的特色体现。东区的弦子动作幅度较小,较为古老和朴素,主要表现巴塘弦子的平稳;南区的弦子却吸收了当地锅庄的舞蹈动作,变得较为粗犷和刚劲,力度和幅度也是三者中最大的;城区弦子以轻盈、舒展、柔美为主,靠步就像蜻蜓点水一样点到为止。撩手时水袖就如清风拂面,用舞步流动时,运用膝关节的屈伸将身体从高到低再到高做下弧线运行,使观者觉得舞者的身体十分轻盈。三步一撩时脚跟、脚掌、脚尖依次接触地面,动力腿缓缓抬起犹如在云中漫步一般。城区弦子的唯美、轻柔、舒展的韵律正是巴塘弦子的动作要领,它是巴塘弦子的主要代表。也因巴塘弦子柔美的舞姿和独特的舞动方式,著名舞蹈家戴爱莲先生在甘孜采风时创作了舞蹈作品《巴塘弦子》,公演时轰动全国。

(4)石渠真达锅庄

真达锅庄来自石渠县真达乡,从舞蹈元素和舞动方式来看都是藏族舞蹈体系中绝无仅有的一枝雪域之花。在甘孜,真达锅庄被众多舞者称为“锅庄之魂”,因此它的动作难度和自身特点可见一斑。真达锅庄舞蹈服饰与其他藏民族舞蹈有着巨大差异,其水袖长度约为1~15米,袖口处连接50厘米红白双色拼接丝绸,总共长度18米左右。男式帽子为圆柱形,高约23~25厘米,顶端用圆形布料遮盖,周边利用红须作为装饰自然垂下,如同改装过的圆形学士帽,女子把头发编成许多小辫,再将小辫全部绑在一起,头戴松耳石和珊瑚等饰品。起舞时,男子基本体态为含胸前倾面对8点,眼看观众。左手放在7点,手指尖与头顶同高,右手放在2点,双手自然伸出,肘关节自然弯屈,水袖不能接触地面。双膝弯曲呈二位半蹲的形态,并将铃铛系与右脚脚踝,双脚前脚掌轮番踏地形成“马蹄式”步伐。女子体态为低头“献哈达”式。真达锅庄属于典型的牧区代表性锅庄,绝大部分动作由立圆八字圆翻身,水袖砸地和全脚掌踏地等独有的舞蹈元素组成,舞蹈节奏由慢到快,动作幅度不断加大,是五大藏区动作幅度最大、舞蹈外形最为狂野的锅庄,时刻展现这牧区男子的勇猛彪悍。[JP]

结语

甘孜藏族特色舞蹈种类繁多,特点明显,是众多舞蹈编导的灵感来源和创作源泉。现今,甘孜藏族特色歌舞在众多专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进行发掘和改编,并已初具规模,但更多的特色舞蹈如疯装锅庄、格达弦子、嘛呢锅庄、丹巴且索、朱倭古舞等等还未系统整理和发掘,其中部分舞蹈濒临失传。所以,传承与发扬甘孜藏族特色舞蹈,并结合时代发展进行艺术改编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 考 文 献]

[1]林俊华.林俊华康巴地域文化专辑[J/OL].四川民族学院科研信息网,2009-09-29.

[2]甘孜州文化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四川卷(甘孜藏族自治州资料卷)[M]. 甘孜州文化局,1989.

[3]四川省巴塘县志编纂委员会.巴塘县志[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