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性组合的现状及研究
2016-05-30那金柱
那金柱
摘 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非常宝贵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性组合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表演性组合重点强调提升学生舞蹈表现能力,使得舞蹈演员培养满足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经过一段时间发展,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教育取得了非常可观的发展成就。但是深入调查发现,舞蹈演员表现力训练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学生具有舞蹈表现力不能充分显现出来。通过对民族民间舞表演性组合的研究,为提升民族民间舞教育成效提供重要合理化建议,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性组合;现状
舞蹈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很多人对舞蹈艺术都有着由衷的喜爱,用肢体语言对情感进行传达。对于现阶段民间舞蹈教学进行深入调查发现,虽然学生肢体技能得到有效提升,但是学生说具有的舞蹈表现力却不能充分显现出来。学生的舞蹈表演只是如同死板的模仿,没有情感的融入,舞蹈表演也缺乏感染力,并不能使得观众融入到舞蹈艺术世界中去。学生舞蹈表现力较差主要是因为组合训练没有得到重视,所以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性组合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基础性组合与表演性组合的存在的重要性
(一)基础性组合是舞蹈教育“职业化”的必然需求
舞蹈作为教育学科存在已经有了较长时间,在众多前辈长时间努力和探索下,职业化特点的舞蹈教育对教育研究成果和民间娱乐性和表演性的舞蹈进行了明确区分。区分的核心点在于舞蹈表演人员的肢体动作方面,也就是所谓的艺术表演媒介,肢体动作是否规范化和标准化。肢体动作的规范化就是对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动作表现有着较高的需求。这种规格使得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保存了属于自身的特色,使得舞蹈表演满足民族的审美特性。基础性组合重点在于强调学生对于舞蹈“风格性形式的”掌握,加强对民族舞蹈那种特殊韵律的感悟,是艺术表现力训练的重要手段。
(二)表演性组合是表演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需求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活动开展,其目的就是为社会输出更多高素质的舞蹈表演人才,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学生舞蹈表现能力的培养,将学生表现能力培养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最终目标。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活动开展层面进行分析,表演性组合存在是非常必要的[1]。
二、中国民族民间舞组合分类
在中国民族民间舞组合分类方面,很多人员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效。本文主要是对周萍老师的分类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教学组合可以依据编排方法存在的差异性,将其划分为单一性、复合性、综合性、竞技性组合训练。单一性训练组合指的是教育工作人员针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存在的某个单一动作,有规划性进行编排的小组合,这种组合编排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于民族民间舞节奏、动态等众多方面的掌握程度。复合性组合在于舞蹈动作连接训练,使得学生在舞蹈表演中舞蹈动作衔接更为良好。综合性组合训练,可以对前部分的训练成果进行巩固,将民族民间舞具有的特殊魅力充分体现出来,属于民族民间舞的成熟阶段。竞技类组合就是组织舞蹈表演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将学生的个人专长呈现出来而编排的,集合中国民族民间舞风格的综合性竞技组合。
三、表演性组合的采集方法及原则
(一)表演性组合的采集方法
1、从剧目中采集表演性组合。从剧目中采集表演性组合就是中国民间民族舞教育工作人员对传统、经典曲目进行加工和处理,保留传统经典曲目创作思想和深厚内涵,将剧目转变为组合进行二次创造。举一个较为简单的例子,例如《摘葡萄》。这一剧目产生是创作人员深入了解民族生活环境、人文特色基础上,对收集的素材进行舞蹈艺术加工,使其可以具备舞蹈艺术的特性,最终说产生的艺术品。利用这一剧目进行组合编创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仅可以对学生肢体语言、心态把握等方面进行强化,同时还可以保存舞蹈剧目的难度,符合表演性组合发展的实际需求。
2、从民间生产活动找寻素材进行创作。这一采集方法与剧目采集方法有着相似之处,都是在深入了解民族众多内容基础上完成的。还需要注重的这一采集方法可以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例如《过河》、《挤奶员》等组合。可以加深学生对舞蹈文化的了解和掌握,对提升教学成效有着积极影响。
(二)表演性组合采集原则
1、富有表演性。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富有表演性质,可以使得舞蹈演员受到刺激,并且做出相应的反应。舞蹈演员通过多元化的训练方式,消除他们肢体对于心理作用产生的众多阻碍。教育工作人员利用具有表演性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得学生的情感世界可以充分调动起来,并且结合肢体动作,最终完成训练的目的。一些权威人员认为,表现性组合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的注重表演,不仅要有特别的风格,同时还可以良好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教育工作人员在表演性组合教育活动开展前,可以对学生营造特殊的情景,然后在进行舞蹈教学活动开展,让组合回归于训练,利用组合与教学情景相融合促进学生舞蹈素质提升。
2、保留民族风格。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其具有的民族风格就是它的独特魅力,是民间舞蹈的精髓。表演性组合编创过程中必须注重保留民族风格,这样才能使得学生良好把握民族民间舞蹈的精髓。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始终存在一个角色转换的问题,例如在藏族舞蹈教学中,学生处于室内教学环境中,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可以将其作为一名藏族人民进行舞蹈表演,身份认同也是良好表演民族民间舞蹈的基础所在。所以表演性组合不能抛弃民族风格。
四、结语
对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性组合进行深入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通过研究工作开展可以积极找寻民族民间舞教学活动开展中存在的不良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改善,促进民族民间舞教学改革发展。注重学生基础素质提升,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训练,不断对民族民间舞蹈编排进行创新,对于学生的即兴表演也需要给与更多的鼓励,培养高素质的民族民间舞表演人员,促进中国民族民间舞实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宇博.浅谈高校民族民间舞的风格性教学[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06):12-14.
[2]王亚琴.民族民间舞创作的思考与借鉴[J].戏剧之家.2014(17):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