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音乐史教学中的断代史问题探究

2016-05-30吕净植高频

当代音乐(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表现主义音乐史调性

吕净植 高频

[摘要]西方音乐史作为一门以介绍西方艺术音乐为主要内容,多维立体且具有历史贯穿性的学科,它既关注对音乐本体进行分析研究,又要将西方艺术音乐放置在其生长的历史背景与文化环境中进行观察比较。其内容涉及到整个西方音乐发展历程中各个时期的音乐流派、作曲家、音乐作品等诸多元素。无论是在专业院校还是高等师范院校,它都是以音乐素养的积累为主要目标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必修课程。

[关键词]西方音乐史;断代史教学;20世纪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6)05-0008-03[HK]

一、西方音乐史教学的主要内容

西方音乐史在我国的发展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在当时随着西方专业音乐传入我国,并伴随着我国近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西方音乐史以课程设置的多样化以及教学法的科学化为其优势,很快成了音乐类学生所要求学习的基础理论必修课程,时至今日,西方音乐史课程的教学历史已有80余年了。西方音乐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有着浩如烟海的音乐作品,以及层出不穷的优秀音乐家,通过对西方音乐史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清晰的认知卷帙浩繁、流派纷呈的西方艺术音乐发展历程。

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一直是遵循着以下模式:认识不同时期的总体音乐文化概况、对不同时期的历史政治背景以及在这种背景下作曲家的成长历程、该作曲家所属的风格流派、其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美学内涵与艺术影响力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这样一种较为全面的教学体系,就要求了西方音乐史的教学并不只是单纯的停留在书面文字与语言描述的层面之上,而是应该在一个特定时期文化属性的宏观背景下对作曲家及其音乐作品进行认知,对音乐作品的外围介绍应当给予适当的关注,同时也要结合多媒体音响设备,在课堂教学中汇入视听元素,如对乐谱的曲式进行分析以及音乐作品的音响进行聆听欣赏,从而达到对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具备深刻把握的能力。

西方音乐史的学习虽然以“史论”为主,但并非只是文字与文字之间的接受传达过程,通过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以及教学方法的优化,以音乐本体分析以及音响效果欣赏为主要切入点,以此来观察音乐文化现象,理解掌握西方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梳理发展脉络,成为西方音乐史教学中的重要手段。

二、关于20世纪音乐的内容

20世纪西方音乐作为西方音乐史中一个重要的“断代史”部分,有着丰富的艺术语言与音乐特征,在不同政治文化背景和不同音乐观念的支配下,20世纪音乐风格呈现出风格各异的特点。

120世纪西方音乐的发展

20世纪先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所以对于20世纪西方音乐的教学首先要对战后所带来的影响作适当的介绍。由于战火的蹂躏,对当时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毁灭程度是不可估量的,这样的境况使得社会动荡不安,矛盾日益加剧,过去的信仰被摧毁了,社会民众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而在此时,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辐射般的影响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音乐领域也开始追求新颖的音响效果与独特的创作技法,作曲家创新求异的创作意图更加强烈,从而使这一时期的音乐美学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以个人主义因素为主,追求客观,向往自由,个性化、抽象性、客观性成为这个时代的美学特征,而不再像以往那样顾及公众的反应和社会效果的倾向变得普遍起来。有些重要的作曲家甚至很明确地表示创作纯粹是自己的事情,与听众毫无关系,这样的一种创作理念使得20世纪的音乐与群众的审美需求产生了极大的隔阂。

20世纪西方音乐的发展经历过两次巅峰期。第一次是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虽然刚刚经历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是在此时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完成了一首无调性的钢琴作品,三年后又完成了《五首管弦乐曲》,这也是第一次将管弦乐作品用无调性技法来诠释,这种被称为表现主义的音乐流派,通过创新的音乐组织方法,强调音乐家的自我个性发挥与内心感受。在20世纪20年代,新古典主义音乐发展起来,其风格特征是对后浪漫主义的反动,排斥过度的情感表现,追求冷静约束,反对过分夸大主观意识,而是提倡客观严谨的创作态度,努力在复古的过程中寻找新的突破,不断摒弃主观性,通过冷静客观的创作技法来表现均衡的古典主义形式。

20世纪音乐的第二次颠覆产生在五六十年代,这一时期的音乐较之以往有了更大的革新与影响,又产生了新的流派音乐。已经销声匿迹的噪音音乐又重新回归音乐舞台,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在新的作曲技法不断更新突破的前提条件下,产生出了偶然音乐、直觉音乐、电子音乐等。这些新时代的崭新事物并非所有民众所能欣然接受,但是这样音乐流派所倡导的全新音乐理念却是很值得我们推崇的。在音乐语言与表现手法上的大胆创新,使得音乐欣赏者们不再一味遵循传统的思维去看待艺术,而是树立崭新的理念来理解音乐。

220世纪西方音乐表现手法的革新

作曲家在经历无数次的实践检验,逐渐将民间调式、民族音乐作为崭新的音乐创作素材,对东方民族音乐的音阶以及吉普赛音阶与现代化作曲技法相融合的创作手段被多数作曲家采用,以至于这种形式的素材在音乐领域的地位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样的一种具有颠覆性效果的创新形式的选择意味着传统音乐的大小调体系不再成为整体音乐形式的主宰。

现代和弦虽然产生于20世纪,但却与传统和弦的在结构原则的层面上有共同之处。在某些傳统和弦音中适当地注入新形式的和弦音,从而让听觉感官体会到新颖的效果,并感受到现代气息。作曲家也会经常性的自我创造和弦汇入自己的作品中,完善具有现代风格特征的音乐作品。给听众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现代意义感。

传统意义上的节奏型在20世纪逐渐终结,这一时期音乐的节奏朝着自由化、复杂化和不规则化的趋势发展。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达到音乐形象个性化的塑造与音乐风格独特性的激发。如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作品《春之祭》,这首新型音乐作品呈现出了不规则的最强音,其中包括复合节奏和交替节拍的手法运用。这些都体现出了作曲家超越自我,彰显个性的不羁思想,这也是让他们在20世纪音乐领域中独占鳌头的主要因素。

在旋律上,传统音乐追求流畅起伏、四平八稳,而20世纪的音乐线条多有很大跳进,前后乐句不再相互呼应,乐句的划分也不再是整齐规整,在有些時候会根据作曲家创作意图的需要,用其他种类的音响代替旋律的行进。在和声上,频繁地使用二、四、五度,也用来产生不协和的音响效果,不协和的音也不再像传统和声规定的那样需要解决,和声的功能已经淡化到极致。由于缺失中心音的原因,使得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不止一个调性,听起来给人感觉模糊不清。

三、20世纪西方音乐的审美特征分析

虽然20世纪的西方音乐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着普遍性的特征,但是流派风格的以及思想、创作技法上存在的差异性,也使得这一时期的各种音乐流派的审美特征有着不同特色,在教学中,需要对不同流派作具体分析。

1表现主义音乐

表现主义音乐是20世纪上半叶流行于德、奥的音乐流派(又称新维也纳乐派) , 它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音乐流派之一。表现主义是把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受和体验,人的内在的意识领域层面的东西表现出来视为其艺术目标,它与浪漫主义关于个性的表达与自我意识的表现所遵循的理念不同,浪漫主义音乐虽然也追求个性表达,但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是真实客观的,并非完全夸大与变形,而表现主义音乐则不同。在题材上,表现主义音乐把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物作为创作的主要对象。

2新古典主义音乐

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兴起,主要是对浪漫主义音乐的美学思想和艺术特征的直接否定。作曲家把创作目光投映到了过去, 从巴赫以及巴赫以前的复调音乐、古典主义杰出大师的音乐中去寻找未来音乐的发展道路。强调非标题性的纯音乐表现形式,追求明朗、适度、均衡的美学内涵。在表现手段方面, 反对表现主义的无调性音乐和瓦格纳的半音化和声,提倡有调性创作。

3十二音音乐

十二音音乐是有组织化、规律性的无调性音乐,它是由表现主义的无调性音乐发展而来。十二音音乐的基本特点是, 一部作品的基础是由一个八度内十二个半音组成的序列, 这个序列有原形、逆行、倒影、倒影逆行4种形式, 加上十二个半音的各种转位就构成可供作曲家选择的48 种序列形式。原形序列既可以通过旋律形式出现, 也可以通过和声形式出现。该技法在作曲技巧上是绝对反传统的,它把八度中十二个音给以同等的价值,抛弃过去主音、属音、下属音等观念,使无调性占有绝对统治地位。

结语

西方音乐艺术博大精深,经典作品层出不穷,通过对西方音乐史以不同断代为主要研究论域的分类方式,可以更加清晰、全面、深刻地了解每个断代所具有的整体音乐风格,以及微观的个别差异。本文以20世纪西方音乐这一断代史部分进行分析为例,通过这样的一种研究步骤,对西方音乐史的其他部分的学习与研究提供了一种参照模式,从而使音乐学习者可以更好地丰富自身音乐素养,通过理论知识的深入了解从而更加准确地指导音乐实践,实现西方音乐史课程设置的教学目标与应用价值。

[参 考 文 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沈旋,谷文娴,陶辛.西方音乐史简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3]车新春.关于西方音乐史教学的几点思考[J].当代音乐,2015(11).

[4]张淑芳.20世纪音乐及其发展[J].艺术教育,2013(01).

[5]李秀军.20世纪西方音乐的审美特征及鉴赏[J].中国音乐教育,1998(01).

[6]杨燕迪,孙国忠.西方音乐断代史研究导论[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

猜你喜欢

表现主义音乐史调性
阿瑟·奥涅格新调性思维研究——以管弦乐曲《太平洋231》为例
情绪在表现主义油画中的实践与运用研究
原始表现主义的画像——沃尔特·米卡作品欣赏
关于表现主义
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研究
——评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
单子论与调性原理
符号学家重返音乐史
梦呓——贝尔格艺术歌曲(Op.2)调性与无调性“一体化”创作技法解密
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的研究使命
浅析音乐考古学在音乐史研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