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多重利好 加快天津服务业发展

2016-05-30李娜

求知 2016年5期
关键词:零售业市场主体贡献率

李娜

近年来,随着经济向以服务业为主导转变,以及天津市委、市政府加大对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天津市服务业加快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当前,天津拥有京津冀协同发展、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自贸区、“营改增”等诸多利好因素,为服务业继续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当前天津市经济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的支撑动力有所转换,服务业稳增长作用逐步增强。

1.经济总量占比过半,增长速度反超工业。2015年,天津市服务业增加值为8604.08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首次超过50%,达到52%,比2010年提高6个百分点,形成“三二一”产业格局;按可比价格计算,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快于工业0.4个百分点,连续两年超过工业增速;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4%,比2010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

2.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现代服务业增势强劲。截至2015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70.58万户,其中服务业市场主体为58.04万户,比重超过八成,达到82.2%。商事制度改革激发了创业活力,新市场主体大量涌现,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4.32万户,其中服务业12.48万户,占87.1%。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增势强劲,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新登记市场主体2549户,同比增长40.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为3558户,增长47.2%。

3.吸纳就业作用增强,就业比重稳步提升。服务业就业弹性大,具有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并存的特点,能够吸纳各种不同素质的劳动者就业。到2015年末,服务业从业人员为510.47万人,比2010年末增长44.8%,高于全市平均增幅21.7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就业人口总量的57.0%,比2010年提高8.6个百分点。2011-2015年年均增加31.59万人,比重年平均提高1.7个百分点。

4.财政增收贡献突出,房地产税收超三成。2015年,服务业实现税收1039.3亿元,占全市税收的65.9%,成为财政增收的主要来源。其中,房地产业税收达320.9亿元,占全市服務业税收的30.9%,居各行业首位;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税收均超过100亿元,占比分别为20.9%、13.8%和11.4%;信息服务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税收增速居前三位,分别增长24.5%、19.8%和19%。

5.投资占据半壁江山,民间投资快速增长。坚持以投资结构转型引领经济结构优化,着力加快服务业投资建设,服务业成为投资增长的主要拉动力。2015年,服务业投资达7163.85亿元,占城镇投资的58%,比上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对城镇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4%;服务业投资增长18.1%,比上年加快2.6个百分点,快于城镇投资5.7个百分点。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公共服务领域投资,卫生和社会工作、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教育、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等行业的民间投资快速增长,同比分别增长49%、36.1%、20.8%和16.3%。

6.内引外联成效明显,对外开放水平提高。2015年,全市引进国内服务业项目1210个,到位资金2579.53亿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内资的63.7%。新批服务业外商投资企业971家,合同外资额277.23亿美元,同比增长66.3%;实际直接利用外资99.64亿美元,占全市的47.1%。其中,批发零售业、融资租赁业实际直接利用外资分别增长44.9%和27%。

随着天津市经济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在传统服务业保持平稳发展的同时,现代服务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1.批发零售业总量居首。2015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为2075.14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24.1%,居各行业首位,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6.1%;金融业增加值为1588.12亿元,占18.5%,贡献率居首位,为20.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达764.68亿元,占8.9%,贡献率为1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738.97亿元和713.26亿元,分别占8.6%和8.3%,贡献率分别为10.1%和10.4%;房地产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分别为605.42亿元和245.19亿元,分别占7%和2.8%,贡献率分别为4.4%和1.6%。

2.现代服务业增速领先。2015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7%、13.1%和11.7%,分别快于全市服务业4.1个、3.5个和2.1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住宿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分别为7.7%、6.1%、6.1%和5.3%。

3.互联网相关新业态加快成长。2015年,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建设启动,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全市限上批发和零售业有网络销售业务的企业达78家,比上年增长1倍;实现网上零售额244.03亿元,增长95.2%,比上年提高33.1个百分点;占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9%,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受网络消费快速增长拉动,快递业务量超过2.5亿件,增长1.1倍,增速位列全国第一。

天津要进一步细化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意见,以规模扩张带动结构优化,使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1.促进“互联网+”服务业加快发展。新产业和新业态是竞争高地,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是“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对于拉动经济增长、促进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大力发展电信增值、数字媒体、移动支付、位置服务等信息服务业。要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良好基础,加大投入力度,集聚创新人才,引导电子商务与贸易流通、金融服务等相关领域联动发展,加快推进服务业互联网化。

2.大力推进京津冀科技创新合作。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京津冀要依靠全方位的科技研发创新合作来提高协同发展的对接基础。一是充分利用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的溢出效应,深化与中关村和北大、清华等高校的产业技术合作。二是通过设立分支机构、制定人才引进政策等方式,推动科研资源和高层次科研人才在三地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三是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造更多开放便捷的众创空间,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3.抢抓自贸区良好发展机遇。尽快将自贸区在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社会服务等领域扩大开放的政策优势化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际,争取有更多的地区性总部、研发中心、销售中心、物流中心和结算中心在自贸试验区落地经营。通过先进高端制造业延伸价值链,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特别是中心商务片区的产业定位是重点发展以金融创新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要发挥政策优势,通过放宽金融机构准入、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创新、支持租赁业发展等,充分享受自贸试验区带来的改革红利。

4.借助“营改增”扩围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营改增”作为我国当前重要的税制改革措施,在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营改增”降低企业税负,有利于引导并促进相关行业发展。2016年,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等行业将全面实施“营改增”。要加强“营改增”政策解读,帮助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快速适应“营改增”带来的变化,推动“营改增”扩围工作顺利推进。密切监测企业税负变化情况,尽快研究出台统一的过渡性扶持政策,明确具体补助措施,及时补贴到位,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猜你喜欢

零售业市场主体贡献率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
一种通用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
人民币汇率破7 市场主体应对有序
三地实践:有效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
关于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几点思考
零售业 餐饮业 到底谁模糊了谁?
效率才是新零售业本质
В 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е 2016 года вклад потребления в рост китайской экономики достиг 73,4 процента
提升我国零售业品类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