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中物理探究实验教学

2016-05-30甄记兜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仪器实验教学物理

甄记兜

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认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而实验探究的一种方式。传统的实验教学已不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此在教师观念、教学实验方法以及实验方案的改进上必须以科学探究为指导。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创造人才。

一、物理探究实验教学的特点

所谓探究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发现提出问题、设计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去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形势,它能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索物理知识的能力。

(一)探究实验教学是一种低容量高密度思维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因材施教,切合初中学生的实际课的容量。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若比较多的采用探究实验的组织形式,让学生通过“四动”进行学习,使各种感官受到刺激,就能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促使大脑对各感官传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思维密度。

探究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老师做、学生看那种因学生处于消极地位而使课堂气氛沉闷的情况。由于学生自己阅读材料,自己做实验,还可以讨论讲述,因此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探究实验能够起到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学生分组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较好手段,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环。但是,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存在一定的弊端。课堂中的演示实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的过程,它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活动,教学中如果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究实验,既能使学生对实验获得更加清晰的印象,学到物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生分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和测量性实验,一般都安排在新课或一个单元教学之后进行,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不够紧密。加上初中学生实验能力差,学生对实验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操作上,教师则往往忙于协助学生排除故障,师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以致往往无法达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采用探究实验的教学形式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看、边学、边实验、边思考、边讨论,能较快地掌握物理知识。探究实验课一般安排在教室里进行。每个桌上都有一套仪器,每位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探究实验起到了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

(三)探究實验是一种效率高、负担轻的中学物理教学活动。新的教育改革以来,我校开展探究实验所需的仪器,大多是师生因陋就简自制的。纵观初中物理所涉及的全部物理实验,其精确度要求不高,有的只要能表现出一些物理现象和事实就可达到教学目的。可以说所有初中物理实验除配备一定的基本仪器和必要器件外,都可以就地取材,自制仪器来解决。

进行探究实验教学的形式可以根据教材、学生以及器材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它可以安排在新课的开始,作为新课的设疑引入,起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也可以安排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用来建立物理概念或得出物理规律,作为学生辨疑解难的一种手段,起到启发、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解决疑难问题的作用;还可以安排在下课前的几分钟,作为复习巩固之用。在教学时间上,可以用一整节课时,也可以用半节课或几分钟。总之,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可能灵活掌握,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探究实验的教学功能

(一)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巩固程度,与学习的方式关系很大。一般来说,学生通过听教师讲授,能够记住10%——20%;学生如能看到实物或现象,能够记住30%;如果学生既能听教师讲,又能看到实物或现象,能记住50%;如果学生看到实物或现象,自己又描述过,便能记往70%;如果学生既动手做过,又描述过,则能记住90%。而探究实验,既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又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讨论、分析,最后自己归纳出物理概念和规律。显然,这样的学习过程属于上面所说的最后一种情况。可见,探究实验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物理的方法。探究实验的学习探索过程,更接近人类认识客观规律的过程。因此,我们主张将课堂变为教师引导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主动学习的活动场所。

三、实施探究实验教学的策略

(一)恰当地选择学生探究实验教学的内容教改实践表明,凡是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便于随堂进行并利于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利于发展他们智能的内容,都可选为学生探究实验教学的内容。

(二)千方百计地准备学生探究实验教学的仪器,探究实验是一种上课形式的学生实验,一般要求两个学生用一套实验仪器。

对学生探究实验仪器的准备要做到“五不一保证”,即仪器不宜复杂,操作技能要求不宜过高,实验规模不宜过大,一次实验所用仪器数量不宜过多,实验时间不宜过长;实验安全要有保证。

(三)认真上好学生探究实验课。探究实验课一般包含下列几个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与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得出结论。”

“提出问题”是教师通过一些物理现象和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猜想与假设”是要求学生对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估计可能的结果是什么;“设计与进行实验”是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如何用实验进行研究,拟订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观察和测定;“分析与论证”是指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开展小组或全班讨论分析;“得出结论”是学生讨论分析后得出物理规律或定律的过程。学生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通过看书、观察、实验、思考、讨论、争辩、答问、练习、应用等,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进行探究实验,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要设计好探究实验的阶梯,帮助学生步步深入。既不要使学习的跨度过大,使学生无从入手,又不要使学习的跨度太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案时,应注意了解学生实际,对实验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遇到的困难等,都要作充分的估计和准备。

猜你喜欢

仪器实验教学物理
只因是物理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处处留心皆物理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