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016-05-30边巴吉巴

大东方 2016年8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小学数学策略

边巴吉巴

摘 要: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可以促使学生更好的加强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因而,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便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手段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鉴于小学数学课程相对较为枯燥,要想基于这一现状情况下来促成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就要求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师能够持续性的创新教学方法。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种方法策略展开了具体的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为有关的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学习兴趣;策略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观念毋庸置疑,在小学数学中亦是如此。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便会积极主动的探求知识,解决自身学习过程中所遭遇的困难问题,进而促进学习成绩的全面提升。相较于学生在小学阶段所接触到的其它学科来说,数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不免显得有些枯燥,由此也就很难让学生产生出浓厚的学习兴趣。鉴于这一情况之下,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就必须要能够在日常实践教学的基础之上,采取一些必要的策略,来集中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日常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教师可以将相关的数学知识和学生所喜爱的小故事结合起来,采取故事情境法来开展教学工作。

例如:在讲解应用题时教师便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提问:“小松鼠都有藏食物的习惯,有一只小松鼠第一次藏了7个坚果,第二次藏了5个坚果,第三次藏得恰好是前两次藏得坚果总和。那么,根据老师刚才所说的小松鼠藏坚果故事同学们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吗?”这时学生往往会十分踊跃的回答,如部分学生提出:“小松鼠第三次总共藏了多少个坚果?”进而便可引导学生列公式求解:7+5=12。可能还会有学生提出:“小松鼠第一次比第二次多藏了几个?”同样可引导学生列公式求解:7-5=2。采取故事讲解的形式来展开数学教学,可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从而促使教学成效得以进一步的提升。

二、开展课堂实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应当仅受制于对数学知识内容的学习,教师还应促使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之中,促使学生在加强理论之时的学习之时还可提升其动手能力,促成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充分结合,从而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一位数以内的减法运算之时,教师可利用一些身边现成的工具,如最为常用的粉笔,教师可取出一盒白色粉笔、一盒彩色粉笔,要求学生在桌子上摆出相同数量的白色与彩色粉笔,之后由另一名学生抽出几根彩色粉笔,之后让学生计算剩余的彩色粉笔还有几根,与白色粉笔相比少了几根?利用此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促使学生在实践动手的过程当中掌握数学知识,还可实现对学生思维积极性的有效调动,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有效的理解减法运算的实际应用知识。

三、利用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因此常常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便需要切实的利用好学生的这一特点,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有关三角形的知识内容之时,若所讲解的三角形定义内容主要是一些概念性的知识,往往会使得学生难以提起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可向学生先介绍一些具体的案例,来引导学生找出一些身边的三角形应用实例,处于好奇心的驱使之下,学生往往会产生出强烈的学习兴趣,进而学生便会指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三角形应用实例,如“老师,我发现自行车上有三角形的应用”“老师,我路过建筑工地时发现塔吊都是一个个的三角形组成的”“老师,我有一个三角形的尺子”等等,依据学生的这些回答教师可向学生提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作用,同学们是否同意?”通过结合上述实例,学生往往会表示认可,教师还可自制组合工具将三角形于四边形、梯形等不同形状进行施压对比,通过实验验证来向学生证明三角形确实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通过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引导学生展开数学学习,进而再教授给学生一定的方法,促使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并在兴趣的推动下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

四、采取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常常需要提出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但是需引起注意的是教师所设定出的问题应当具备良好的启发性特点。

例如:在讲解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点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乘法交换律“a×b=b×a”,而后,可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在观察乘法交换律之后,思考一下除法有没有交换律呢?如果有的话,除法的交换律是不是应该是a÷b=b÷a呢?”通过诸如此类的问题提出,学生便会产生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教师便可要求学生利用上述所提出的交换律来进行具体的实例验证,如计算一下9÷3=3÷9是否正确。从而学生自然便可得出正确的结论。采取此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促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愉悦,同时还可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更好的接受并掌握所学知识。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采取一些手段方法来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使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数学课堂的生动、幽默,才有可能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同时将学生引导至日常的实践学习活动中,促使学生能够真正的喜欢数学,爱上数学。

参考文献:

[1]王振科.小学数学以兴趣为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J].才智,2012,(17).

[2]黄华.小学数学兴趣课堂的构建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

[3]葛文斌.兴趣作伴,快乐学习——浅谈小学数学口算学习的兴趣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12).

[4]殷建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数学教学经验点滴谈[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3,(z1).

(作者单位:西藏日喀则市昂仁县达若乡小学)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小学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