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效应研究
2016-05-30张永庆方燕
张永庆 方燕
摘 要:通过建立区位熵理论模型,对长三角地区苏、沪、浙省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集聚水平分别进行计算,并测算了两大产业的协同集聚指数,数据表明: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相对于苏浙具有明显优势,但制造业集聚水平略逊于江苏省和浙江省;苏、沪、浙两大产业的协同集聚指数随年份增加大致呈递增趋势,说明两大产业协同集聚效应逐年增强,即制造业的选址倾向于有生产性服务业的城市,反之亦然。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区位熵;协同集聚指数
中图分类号:F 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16)06-0657-04
0 引 言
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另译为生产者服务业)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被一位国外经济学家提出来的,自此生产性服务业吸引了很多国外学术人才的关注,而在我国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普遍研究大约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比国外晚了近30年。尽管研究学者很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定义却各有不同,原因可能是研究年代、研究角度及侧重点不尽相同,但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达成共识,即生产性服务业是作为生产者身份的企业或者政府提供中间投入品服务、满足其中间需求的活动,它是从制造业内部服务部门分离出来逐步发展壮大的新兴产业,以人力知识资本的投入为主,具有中间投入性、知识密集性、产业关联性、高度专业性和空间集聚性等特点。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将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分为以下6个部门:交运仓邮部门,软件开发及信息部门,金融部门,房地产部门,租赁、商务服务部门,科技服务、地质勘查部门等。
中国不是一个制造业强国,但制造业部门却是生产性服务业部门的重要服务对象。迟福林在《转型抉择》中提到,我国目前的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大约是某些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并且未来“十三五”时期的关键任务就是大力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将其占比从15%提高到30%~40%[6]。因此,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它紧紧依赖的制造业的发展也突显其重要。不少学者以两产业的加速融合为目标研究他们得交融及互动过程,高觉民、李晓慧(2011)以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为研究角度,建立互动机理模型,得出结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制造业的增长彼此促进,互动增长[1]。有国外学者对上海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互动进行探讨,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并非只在CBD等发达的大城市,为了消费需求,它也会转移到一些新的制造业集聚区,或者在这些集聚区创立分支。LIxia Zhang从劳动生产力角度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协同效应进行剖析,认为协同现象会提高该地区的劳动力生产率,极大地提高产业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也有学者从投入产出角度剖析两大产业,数据显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相关程度呈递增趋势,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发展的服务投入比例也呈递增趋势,并且工业属性不同,所需要的生产性服务业也不尽相同(邱灵、申玉铭、任旺兵,2008)[2]。
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集聚在大城市区(所谓“全球城市”)或者制造业集聚区域。产业在大都市的集聚,一方面可以从全球性城市中得到最前沿的信息技术和科技,亦或者是交通运输技术等科研条件和交通条件;另一方面可以吸引具有创造力的优质英才和劳动力。产业在工业集聚区聚集,是因为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并且在如此大的需求之下还可以将人力、物力、财力等成本降至最低。另外,国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的进展具有溢出效应,顾乃华(2011)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造成的外溢现象及其地区界限进行研究,得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够明显提升本区域内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外溢效应存在地区界限[3]。邱灵、方创琳(2012)指出基础设施、制度、人力、市场等因素会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该产业集聚也会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有利地塑造城市空间结构并会有力地推动“全球性城市”的崛起[4]。高峰、刘志彪(2008)运用计量分析法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进行探讨,指出两大产业的分工协同会加快其各自的产业升级和集聚[5]。Shanzi Ke,Ming He,Chenhua Yuan(2014)表明,制造业倾向选址于有生产性服务业的城市,反之亦然。若一个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集聚于邻近城市时,该城市的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可能会随之迁移,并且每个产业集聚都对邻近城市产业产生外溢现象。
综上所述,二三产业的加快融合是我国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也是提高整体经济水平的重要一环,就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互动关系来看,两者如同“销售商”与“消费者”,“销售商”提供中间投入品供制造业“消费”,生产性服务业为了接近“消费者”,节省交易成本,提供“面对面”服务,其区位选择会趋向于在制造业周围,由此就会产生协同集聚的现象。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上提出的将经济沿轴沿海沿江带状发展的三大引领之一。长三角地区拥有着地理、交通、物流、教育等重要资本,占据良好区位优势,是整个长江区域带的领头羊,尤其拥有生产性服务业进展程度在全国首屈一指的上海,还有制造业发达的江苏省及浙江省,研究该地区的两大产业互动关系不仅会促进区域经济甚至将会促进我国整体经济发展。
1 产业集聚及协同集聚模型分析
19世纪很多经济学家就试图从生物关系中的“共生”现象找到经济的发展规律。产业协同、交互融合现象就像“共生”一样“你需要我,我需要你”。单一的产业存在模式无论是生产能力还是在市场方面都会面临很大的困难,现实的困境也会驱使相似产业或者存在供需关系的产业靠拢,竞争法则会让产业发展势头猛进并且也可以以此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采用区位熵测度方法对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制造业集聚极其协同集聚进行研究。
1.1 测度方法介绍
Haggett首次给出区位熵测算公式,区位熵测算值能表示某个地区产业部门专业化程度。文中用区位熵来衡量不同城市规模生产性服务业及制造业的集聚程度(专业化程度)。区位熵值大于1表明某地区该产业具有一定程度的集聚,并且测算值越大,说明该地区产业专业化程度越高,值越小则越低。区位熵的基本计算方法如下:
1.2 测算结果与分析
根据公式(1)及(2)及各省市的相关数据(相关原始数据均来自上海市、江苏省及浙江省的不同年份统计年鉴)进行计算,结果见表1.
根据表1所得数据,绘制2006—2014年苏、浙、沪制造业区位熵变化图(如图1所示),2006—2014年苏、浙、沪生产性服务业区位熵变化图(如图2所示)以及2006—2014年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指数变化图(如图3所示)。
根据表1所得数据及图1、图2、图3变化趋势得出。
1)制造业方面:2006—2014年期间上海制造业区位熵都小于1,苏、浙两省制造业区位熵基本上都大于1,说明苏、浙两省有很高水平的制造业集聚,而上海市制造业集聚水平略逊于苏、浙两省;纵向来看,上海市制造业区位熵随年份增长逐步减小,江苏省和浙江省制造业区位熵则呈递增趋势,说明上海市制造业集聚水平正微小减弱,而制造业发展水平本身就很高的苏浙两省集聚水平也正在不断提高,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生产性服务业方面:数据显示上海市的生产
性服务业区位熵不仅整体在1之上而且大约是江苏省区位熵的2倍,可以看出生产性服务业是上海市发展经济的独特优势,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和集聚程度,并且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区位熵呈递增趋势,说明该产业在上海市具有强劲的抬升势头;另外,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虽然尚未有一定的专业化,但区位熵整体上增加,表明该产业走势朝良好方向进展;浙江省从2011年开始区位熵大于1说明近几年生产性服务业在浙江省开始集聚化发展,递增趋势也可以看出集聚水平越来越高。
3)从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协同集聚指数纵向来看: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的协同集聚指数分别在0.75,0.85,0.98附近,说明两大产业协同发展程度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但是,苏、沪省市的测算值均随着年份呈递增趋势,说明两大产业协同集聚水平在该地区不断提高;浙江省数值接近1并且数据随年份增长并没有很大波动,说明两产业的集聚水平很相似且协同集聚一直在较高水平稳定发展。
属于毗邻城市关系的苏、浙、沪两省一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集聚情况却大不相同,上海市拥有高集聚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业,但制造业集聚水平比不上苏、浙两省,相反,苏、浙两省没有高集聚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业但制造业集聚程度却很高,而且苏、浙两省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协同集聚指数相对较高,上海稍有逊色。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因素是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城市,具有发达的经济、文化水平,拥有着地理、交通、物流、教育等重要资本,占据良好区位优势,这个贵族之地吸引着国内外的知识脑力资本,给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发展的资源,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高度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制造业的存在也使得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高于制造业,也正是因为上海市面临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其经济文化地位等使得其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缓慢下降;苏浙两省作为上海市毗邻城市,接受上海市经济辐射带来的诸多好处,无论是生产性服务业还是制造业都朝着一个积极地方向发展,协同集聚水平也不断提高。
2 结论与展望
通过分析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集聚及其协同集聚可以得出结论,“全球城市”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相对高,具有绝对优势,而江苏省、浙江省制造业集聚程度相对较高,两省的两大产业协同集聚指数都呈递增趋势,尤其是两省协同程度相对更高,说明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存在一定“共生”联系,即制造业倾向选址于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城市,反之亦然。充分利用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可以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分工效率,协调生产性服务业相关部门和制造业的互动关系,积极开拓毗邻地区需求市场,使得邻域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产业要转型升级成功,关键一步就是加大力度壮大生产性服务业,努力将生产性服务业占比从15%增加到35%左右。上述表明,长三角地区上海市具备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优势,应首先加大其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聚力度,以此为基础再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而同属长三角的江苏省和浙江省则首先应加速制造业产业集聚化步伐,以此为资本吸引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集聚。通过各自专业化优势进行互补,上海市将会以生产性服务业这个支柱性新兴产业附加其广阔的外交服务市场,带动长三角其他地区的发展,与其他城市形成联合发展格局,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进一步拉高长三角地区整体经济发展程度,从而打开国内市场以及国外市场。
参考文献:
[1] 高觉民,李晓慧.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2011(6):151-160.
[2] 邱 灵,申玉铭,任旺兵.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及空间分布[J].地理学报,2008(12):1 299-1 310.
[3] 顾乃华.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基于省市制度互动视角的研究[J].世界经济,2011(1):126-142.
[4] 邱 灵,方创琳.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与城市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2(11):76-80.
[5] 高 峰,刘志彪.产业协同集聚:长三角经验及对京津唐产业发展战略的启示[J].河北学刊,2008(1):142-146.
[6] 迟福林.转型抉择——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与挑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
[7] ZHANG Li-xia.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agglomeration effect of producer service and manufacture labor productivity in China[J].American Journal of Industrial and Business Management,2015(1):11.
[8] Meijuan JIA,Jie LI,Shouming CHE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er service and lo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empirical evidence from Shanghai[J].Journal of Service Science and Management,2009(3):209-214.
[9] KE Shan-zi,
HE Ming,YANG Chen-hua.Synergy and coagglomeration of producer services and manufacturing:A panel data analysis of Chinese cities[J].Regional Studies,2013(11):1 829-1 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