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夯实基础 用心传情

2016-05-30官圆媛

音乐生活 2016年6期
关键词:学术报告声乐教授

官圆媛

2016年5月6日上午,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主任、声乐教育家王士魁教授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本场学术报告是第六届沈阳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展系列学术报告之一。沈阳音乐学院科研处副处长计晓华、民族声乐系党支部书记杨立军、声乐系主任张策、大连校区声乐系副主任史玉学及民族声乐系全体教师、学生参加了讲座,学术报告由杨立军主持。

杨立军表示,非常荣幸地邀请到王士魁教授参加我院举办的第六届沈阳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展活动,并作精彩学术报告,我们深表感谢。

王士魁教授是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主任、声乐教育家、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国际声乐艺术研究会副主席,曾多次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华奖”“金钟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大赛”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声乐大赛评委。作为金铁霖教学团队主要成员之一,参与《构建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专题研究,获教育部颁发的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项。他提出了“中低声部民族化”“声乐教学个性化”“运用哲学原理教学”等一系列具有开拓性和指导性的建议,这些建议对中国民族声乐的科学发展和构建中国特色的声乐学派具有重要意义。

王教授的学术报告分为三个部分,自己成长过程、课堂教学点滴收获以及民声系学生的演唱指导。王教授学习声乐的座右铭是在其恩师金铁霖教授的“成功=勤奋+条件+实力+机会”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探索而成的“成功=勤奋+感恩”。王教授指出要想成功,必须勤奋,通过刻苦的学习可以改变条件、形成实力,并赢得机会,要做到德艺双馨,德与艺同样重要,因此要懂得感恩。

学术报告中,王教授重点阐述了声乐表演专业中的声与乐。声音是技术,是发动机,是演唱的基础;乐包含6层意思,即情、字、味、表、样、象。系统的声乐学习要求声音要达标,它是乐的基础,没有声空谈乐就会毫无意义。声乐的学习是一个先感知、后领悟、再模仿、最后创作的过程。感知和领悟是第一位的,它是模仿和创作的前提。例如,我们提倡建立“U通道”,是因为我们经过长时间的检验得出:通过“U通道”发声是科学的,正确地发出的声音是通透好听的。学生要从各个方面积累知识、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和演唱经验以及全方位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王教授还指出,声乐学习中声音的训练如流水线一样,要慢慢练习,是经过自然、科学地不自然、科学地自然的过程。

最后,我院民声系的4名学生分别演唱了《为你歌唱》《格桑梅朵》《一杯美酒》《梅兰芳》,王教授针对同学的演唱进行了具体指导与点评,强调了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关系,钢琴伴奏的重要性。学生要多思考、多听、多练,耳朵里的听觉积累会逐渐丰厚起来。在这个基础上.最需要的是多思索、多品味、多比较、多归纳,要唱什么像什么,要通过音乐的语言、风格体现出歌曲的味道。

两个多小时的学术报告,王士魁教授治学严谨的态度、生动形象的语言以及富有深度的讲学内容由始至终地吸引着听者的注意力,使听者受益良多、收获颇丰。王士魁教授的学术报告对进一步促进民族声乐教学与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责任编辑 李浩)

猜你喜欢

学术报告声乐教授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周激流教授作“新一代信息技术漫谈”学术报告
刘排教授简介
把握宏观视角,突破关键技术一大会学术报告概要
淮河规划治理与展望座谈会在合肥召开
优秀校友肖敦辉博士回母校作学术报告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