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声乐学派的发展及展望
2016-05-30江向东
江向东
2016年4月28日,“中国民族声乐高端交流座谈会”在四川音乐学院大音乐厅隆重举行。本次座谈会由四川音乐学院主办,四川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林戈尔教授主持,并邀请到了著名声乐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金铁霖教授、马秋华教授;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辉教授。三位当代中国声乐顶尖级的专家学者,就中国声乐学派及历史沿革、中国当代声乐的整体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剖析与阐述。三位教授立足于全球声乐艺术多样性发展的视阈,以民族声乐教学的丰富经验为基础,就如何建立、完善“中国声乐学派的理论与方法体系”这一话题进行研讨。从历史发展、表演实践、理论研究、教学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并提出表演实践、理论研究、教学方法等一整套逻辑严密、层次清晰、规划有序的学说。
一、中国声乐学派的发展历程
中国声乐学派,是在近代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岁月里应运而生的学派,自诞生之目起就与华夏悠久的声乐文化传统一脉相连。近代留学归国的第一代中国声乐教育家,以“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基本原则,引领中国声乐学派进入了发展的萌芽期。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中国共产党和历任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在一代又一代声乐教育家、歌唱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声乐学派进入到重要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声乐教学强调吸收西洋美声唱法的科学发声方法,借鉴中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技术技巧,以积极开放和包容的精神为主导,建立了独有的理论与方法体系,获得了国内学界的普遍认可与高度赞誉。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与实践,中国声乐学派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走向世界、迈入国际化发展的轨道中。短短十多年间,以歌唱表演实践能力、理论思维能力、方法技术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不仅在方法上日趋成熟与完善,同时在理论体系上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在金铁霖、马秋华、刘辉教授的积极倡导和组织下,2004年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在中国音乐学院挂牌成立,这标志着中国声乐学派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终于获得累累硕果。随之而来的七届“全国民族声乐论坛”连续成功举办,为中国声乐学派体系化完善提供了平台,为中国声乐学派在新世纪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进入21世纪,中国声乐学派的历史发展,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性时期。诚如金铁霖教授在本次会谈中所谈到的:“当代中国声乐学派的发展,只有以‘中华民族一体多元的历史文化为背景,以科学性的演唱技术技巧为立足点,广博地吸收西洋传统美声唱法,中国戏曲民间说唱艺术,当代世界流行音乐演唱技巧等不同的声乐表演艺术之精华,才能使中国声乐学派在未来的发展中不仅跻身于世界声乐艺术多样化体系构建中,同时成为世界性的声乐理论与实践体系。”刘辉教授说:“中国声乐学派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是包含着美声、民族、流行三种唱法的历史集合体,它用歌声表达、记录、展现中国这片土地上曾经的历史和延绵不断的文化传承。”
二、建立中国声乐实践的方法体系
金铁霖、马秋华、刘辉三位教授一致认为,中国声乐实践的方法体系由两个核心部分构成,即科学性的演唱方法与多样性的声乐作品。中国声乐学派的实践方法的“体”是科学性的演唱方法,而“用”便是多样性声乐作品的不断产生。正是依此体、用二元不可分割的关系,才建立起中国声乐实践的方法体系。
从中国声乐学派的发展脉络上看,马秋华教授认为中国声乐在最初的秧歌剧时期以真声演唱为主,而今天则进一步加入了共鸣的混合声演唱技术,从而丰富了中国声乐学派在演唱技术方法上的内容,这是历史发展的进步。而这一进步又具有其局限性,即共鸣演唱技术运用过多,大型作品易于把握,而小型作品、特别是富于浓郁民族风格的曲调韵味却无法准确把握。马秋华教授站在多年的声乐教学实践上,将中国声乐学派的技术性实践方法之总体视为一个圆规,将不同大小、风格、内容的歌曲视为一张张形状不同的纸,只要稳固了圆规的圆心,就能在任何纸张上划出大小不一、具有完整曲线的圆来。同样,只要把握住中国声乐学派的核心技术特点——科学性的发声方法,无论什么样的作品,都能够通过改变中低音区的共鸣性,来改变音色,从而正确地把握住音乐风格的“曲线”,唱出乐曲完美的“圆弧”。马秋华教授进一步指出,科学性的发声方法需要有高素质的心理、思维平衡技巧。所谓心理、思维平衡,即是在运用发声器官时,演唱者能注意到声音与共鸣、声音与气息之间的平衡关系,若单独集中在其中的一方面,声音的平衡性将打破,失去平衡技巧的发声,便失去了其科学性的内涵,造成种种演唱上的问题。
刘辉教授认为,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必须从历史的、现实的、文化的等诸多方面来审视、研究,只有站在中华文化的层面上来思考,探讨其发展的趋势,才能理清思路、看准方向,进而进一步处理好继承、借鉴、提高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此外,还要在继承中国传统音乐、传统声乐理论的精髓、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精细地研究、汲取精华,离开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国民族声乐就会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中国民族声乐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汉民族与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是中国民族声乐形成的重要条件,民族声乐既要风格多样化也要规范性,既要符合中华文化审美要求,又要具有鲜明时代性和群众性。
金铁霖教授提出,针对多样性声乐作品的创作,需将各地区和各民族的艺术源流纳入到中国声乐学派的体系构建中,并加以整理、改变和创作,进一步实践展示是建立健全中国声乐学派实践方法的重要途径。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依山傍水的美丽自然风光为民族音乐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干百年来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民族文化特点的多样性民族音乐。建立中国民族声乐学派的实践方法体系,就必须以民族民间音乐为核心,以采风、创作、展示三个实践步骤为依据。提炼、总结各地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要素,在创新性的作品中将中国声乐的独特歌唱艺术技巧表现出来。同时,一部分西方作曲家尝试在自己的创作中引用中国民歌元素以向世人展现中国音乐的风格特征,这对我们当代的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和实践有着重大的启示作用。只有通过音乐的创作,将中国音乐风格透过声乐演唱的形式展现给世界,才能将中国声乐学派的强大生命力展现在世界面前,并屹立于世界声乐艺术之林。
三、完善中国声乐学派的理论建设
在此次会谈中,金铁霖教授全面论述了“中国声乐学派”的概念、内涵与声乐实践能量,指出中国声乐学派,是以科学性的发声理论为前提,融入中华民族各地区、各时代的不同民歌、曲艺、戏曲演唱技巧凝聚而成的综合性演唱表演艺术体系。无论是中国传统声乐还是西方美声唱法,无论是中国民歌作品还是西方美声唱段,尽管彼此之间有着风格性的差异、语言性的不同,但都隶属于中国声乐学派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方法之下。“中国声乐学派”的理论界定,不仅解决了中国声乐“科学性”的问题,同时透彻地把握住当代世界声乐艺术大者趋同、小者趋异的融合性趋势。对中国声乐学派的未来发展具有广泛性、包容性、指导性的特点。中国声乐学派的理论内涵是开放的结构,只要符合于中国声乐科学性发声与演唱理论原则的歌唱艺术都可纳入中国声乐学派。
金铁霖教授进一步指出,中国声乐学派的理论体系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中国声乐学派的理论建设是一个跨学科、综合性的历史工程,其必定要依附于各子学科与领域的研究积累与理论性梳理、归纳,同时亦需要借助于表演实践的巨大作用力来推动理论研究的纵深发展。金铁霖教授提出了构成中国声乐学派的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内容。其一,科学的发声方法为核心理论基础;其二,多样化的声乐表演实践为核心;其三,包容性的学科理论融合为平台。这三个内容缺一不可,共同促进中国声乐学派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从而真正做到“中国声乐迈向世界”的伟大目标。
四、提升中国声乐学派的教学质量
一切音乐艺术的理论化提升和长足性发展,在于拥有成熟、系统性完整的教学体系。在此次研讨会上,刘辉教授总结了金铁霖教授在提升中国声乐学派教学质量上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刘辉教授指出,中国当代声乐艺术发展需以科学的歌唱训练方法为具体路径,以‘表情达意的美学观立足,通过对不同技巧的借鉴,进一步深化发展形成开放性的音乐艺术实践学科。
刘辉教授将金铁霖声乐教学体系概括为“一、三、四、七”四个方面。“一”,指的是一个核心,即以发展中国声乐学派为核心。金铁霖教授以其半生耕耘在教学一线的经历,对中国声乐学派的理论核心给予了完整的阐述。也正是这一核心,推动了中国声乐在当代的进一步发展。“三”,指的是教学中的三个过程。金铁霖教授认为,在声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于歌唱技术技巧从自然演唱到不自然演唱再回归到自然演唱的认知过程,这也是从感性到理性,从思想到实践的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一教学不仅是金铁霖教授个人的教学心得,同时亦是中国声乐学派在当代及未来发展中必须坚持的教学理念。“四”,指的是在教学中所需要坚持的四个基本原则,即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时代性。“七”指教学的具体操作上以“声、情、字、味、表、养、相”为基本原则。
金铁霖教授的教学思想背后隐藏着两个基本核心观念,首先要提升学生演唱的科学性,其次是加强学生的演唱艺术能力。这正是中国声乐学派赖以生存、持续发展的核心教学要务。
在歌曲演唱中需要做到技术性、趣味性、审美性相结合,并让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知识水平、不同阶层的听众群体产生审美其鸣。只有这样,才能既凸显出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和演唱者高超的技术水平。
在“中国民族声乐高端交流座谈会”上,
金铁霖、马秋华、刘辉三位教授针对“中国声乐学派”的下一步建设提出了很多重要的建议。从教和学两个层面提供了切实的理论研究方法,为中国声乐学派的实践方法之健全完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会议所提出的“中国声乐学派理论与方法体系”,必将成为指导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纲领性意见。并在推动中国声乐的国际化发展中起到奠基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