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嘉兴人数学研究概况及影响探析
2016-05-30唐丽
[摘要]清代嘉兴人数学研究成绩显著,他们对于推动中国数学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不容忽视。探析清代嘉兴人数学研究概况及影响,为探索嘉兴清代以来科技发展历史提供了有力的资料。而且清代嘉兴人在数学研究方面的专注精神和推广普及教育的奉献精神也是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
[关键词]嘉兴;数学研究;概况;影响
数学在我国历史悠久,《九章算术》闻名世界。遗憾的是14世纪至明初我国数学几乎处于中断或停滞的状态。可喜的是清代学者奋起直追,为我国近代数学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据统计,有清一代,大约有557人写了1148种数学著作。清代数学以江浙皖为最盛。而据研究资料表明:执中国科学界牛耳者浙江籍科学家居多,当代数学家也是浙江籍数学家领先,而嘉兴又居首位。以1930年出生的有较大影响的数学家为限,记录了90人,嘉兴有27人;其中清代59人,嘉兴20人;近现代19人,嘉兴有5人。从上述数据看,清代①浙江籍数学研究者中嘉兴人占了近半数,清代嘉兴人对我国数学发展的贡献不容忽视。
一、清代嘉兴数学研究者概况
为便于后文分析,笔者结合已有资料按历时顺序对研究者做了统计。具体如表1:
表1共统计了22位研究者的基本情况,较前人研究的20位略有出入,一是陈荩谟,有的文献资料将之列为明代人;二是劳徘笔者根据《清代女科学家》一书补录。
二、清代嘉兴数学研究者及其著作特点
(一)清代嘉兴数学研究者的特点
1、文化素养高,学识渊博,文理兼通。
研究者文化素养高。其中5位考取了进士:陈世仁、王元启、朱鸿、钱仪吉和劳乃宣:3位考中举人:陈世佶、万光泰、周以炘。另外如陈维祺、缪朝铨和沈善蒸3位,都受过良好的书院教育。他们学识渊博,文理兼通,学术视野开阔。如陈荩谟还在国学和语言学方面成就显着,其著作《皇极图韵》、《易传》、《孝经疏义》等影响深远。万光泰也精通语言学,著有多种音学著作《古韵原本》、《四声谱考略》等。又如陈许对诗文、书画也有研究,撰有一部对仇兆鳌《杜诗详注》的批点以及《读杜随笔》二卷。再如,张雍敬是位多才多艺的奇士“颖悟绝世,时艺而外,诗、文、词、赋,以及律吕、篆画、图章,靡不可以名世。”
2、彼此關系密切,相互间交流频繁。
研究者间关系密切,有的是家族成员,如陈许和陈世佶为父子,而陈世仁是陈许的侄子;劳乃宣和劳綝既是父女又是师生;有的是同门,如陈维祺、缪朝铨和沈善蒸均受业于刘彝程。
(二)清代嘉兴人数学研究的特点
1、有著作传世,成就斐然。
研究者潜心钻研,都有相关著作传世。而且有的不止一本,如:万光泰、王元启、张豸冠、劳乃宣、李善兰、徐森;甚至有的涉及了数学的不同分支,如陈世佶、王元启、张豸冠、李善兰。
2、研究视角新颖,具有独创性。
研究者视角新颖,在对中国传统数学和西方科学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多开创性的研究。如李善兰的《垛积比类》,最著名的是提出了一个恒等式,自本世纪30年代以来,受到国内外数学界的普遍注意,被誉称为“李善兰恒等式”。
3、重在应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研究者秉承“经世致用”思想,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如李善兰认为西方国家的强盛在于制造设备精良,而设备的精良在于“算法明也”,他希望通过努力实现“异日人人习算,制器日精,以威海外各国……”的目标。因此在《算学课艺》中很多内容就联系了天文、地理、火器、测量的实际计算。
三、清代嘉兴出现众多数学研究者的原因分析
毋庸置疑清统治者注重算学教育激励了当时的学者,当时嘉兴涌现出众多有影响力的学者:徐善、陈许、陈世佶、陈世仁、张雍敬等。还有因个人兴趣而爱上数学研究的,如李善兰。笔者认为清代嘉兴人数学研究蔚然成风,还应该考虑以下几点:
(一)嘉兴良好的经济基础,为研究者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嘉兴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还有“天下粮仓”的美誉,由于经济富庶,这里人们生活富裕,衣食无忧。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做支撑,研究者不仅有时间有精力去做学问,而且能心无旁骛地做学问。
(二)嘉兴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研究者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明末以来随着西方传教士来华和通商口岸的开放,先进的科学技术包括西方数学开始在我国广泛传播,其中上海成为我国翻译和出版西方数学著作的一个主要基地。而嘉兴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紧邻上海,区位优势明显,研究者能方便地接触到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从中汲取养分。
(三)嘉兴人丰富的教育资源,为研究者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由于经济繁荣,嘉興人以不文为耻,嘉兴府有“种田不养猪,秀才不读书,必无成功”的谚语。书香门第、诗书传家、耕读世家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如清代女数学家劳徘,在父亲劳乃宣的影响和熏陶下,致力于数学研究。而且嘉兴书院教育发达,培育出众多人才,如陈许及子侄,王元启、朱鸿、李善兰、劳乃宣、徐森等清代数学大家就受益于书院讲学。再者嘉兴图书事业发达,清代进入全盛时期,丰富的馆藏资源为研究者查阅资料、开拓眼界提供了便利。
四、清代嘉兴人数学研究的影响
(一)融会贯通,推动中国传统数学的发展。
研究者在接受西学的基础上,注意结合已有的传统数学成果进行传承。如陈荩谟在编撰《度测》时,把《周髀算经》与西方测量术进行了综合和会通,将西方传入的学理及工具巧妙地融入中国传统数学中。再如陈维祺,以“便于初学”为宗旨编写《中西算学大成》,所涉及的内容,有算术,初等和高等代数,平面,立体几何学,解析几何和球面三角学,力学等;既有中国古代和当时数学家的研究成果,也有西方输入的数学知识。这些学者的努力,无疑推动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发展。
(二)培养后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传播。
众多研究者献身教育,培养后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传播。从表l的统计看,其中有5位担任过教师,王元启、钱仪吉、朱鸿、李善兰、沈善蒸。最典型的是李善兰,1868年到同文馆就任教习进入晚年的数学教育和研究阶段。其间所教授的学生先后约百余人,学生们对传播近代科学和数学起到重要作用。还有如王元启,曾施教于福建、河南、山东和浙江。再有如沈善蒸,曾在上海广方言馆、浙江求知书院任算学教习;晚年又为湖南思贤书院算学掌教;他这一生为江浙衡湘培养了许多算历人才。
注释:本文中所说的清代,即1636-1912。凡是生活在1636之后,生于1912年之前的研究者都列为清代。
作者简介:唐丽(1973-),女,汉,重庆合川人,现为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和实用礼仪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