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学生小练笔的有效策略研究

2016-05-30刘彩霞

大东方 2016年9期
关键词:综合性语文课程班级

刘彩霞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并且首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意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同时专列“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且对不同学段的综合性学习提出了不同要求,并在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中进行了专项说明。这一切都表明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地位,在学生发展中的特有功能。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进入到真实的情境中,让写作活动变成不再单单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写,而是为了给自己设计的活动做以总结,体会自己的成就感。习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素养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得到提高。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结合本校开展的一些实践活动,有的放矢,进行了以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小练笔水平策略的探究。

一、让学生乐于参加活动

新课标对高年段的学生有这样一条要求:能策划简单的校园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结合学校开展的淘书乐活动和书香班级的评比活动,开展综合性活动,要求人人参与。这两个活动都是全校性的活动,要求班级参与,参与方式班级根据情况自己决定。于是在这两个活动开展前,我都让学生进行了分组讨论,各组定出一个活动计划,拿到班级交流,选择最佳方案,再有班级集体修订合体的活动计划,根据计划,开展活动。仅这一计划的制定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創造能力。经过讨论,学生们决定用一部分课桌凳在淘书乐的地点——大操场设好临时摊位,全班同学的书集中分类摆放,个人给自己的书订好价格范围,摊位前打一幅横幅“淘书乐,乐淘书”,有一些能说会道的同学负责售书,一部分同学收钱,还有一部分善于交际的同学可带着书在活动地点自由兜售、交换,几乎每个同学在淘书乐活动中都有所收获,有的把看过的书卖给了别人又用所得买了自己需要的书,有的和别人交换了书,有些同学把买书所得捐做班费,没卖出的书大部分就放在了班级图书角。这次活动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让学生们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课后,不少孩子不但对这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结合学校开展的书香班级评比,同样要求人人参与,出主意,定计划,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有了淘书乐活动的经验,孩子们很快就拿出了计划,利用班级已有的图书,发动全班同学捐出自己的书,把班级的一面墙布置一新,贴上各种卡通图案,读书名言,一个温馨、浪漫、诗意的图书角很快布置好了,并且有专人负责,专门的时间借阅图书,一切都井井有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班级图书角收到了好评,有三个孩子被评为书香少年。由于这些活动人人参与,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让每个孩子都得到锻炼,同时进行了小练笔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二、注重学生参与的过程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目标一般不指向某种知识或能力的达成度,而是提出一些学习的活动及其要求,主要指向过程。因此,在综合性学习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学习活动,注意积累活动中每个环节的开展与自己的感受,有什么收获、提高和发展。学习掌握初步的科学研究的过程。关注过程,还应该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及参与程度。培养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人人主动积极地投身其中,善于与他人合作,就有了综合性学习的保证。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对活动是否都参与,是否积极认真地参与,活动过程中还有些什么样的成果和表现。六年级开学不久,学校举行了以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学生们的热情很高,借此机会在班级进行一次诗歌朗诵比赛,一来可以确定人选,也让大家有个锻炼的机会。全班一个挨一个比赛挑选人太慢,没那么多的时间来逐一选人,于是我让孩子们自由组合,先在各小组进行比赛,有每组选出前六名参加班级比赛,这样全班有十组竞赛,在进行无记名投票,选六十名。选出的孩子排五队,列队参加诵读赛。没想到不但选出的孩子积极准备,其他孩子也积极为他们提供材料,甚至发动了家长。材料选好之后,这六十个孩子早来迟走,反复练习,还利用晨会在班级表演,征求大家的意见,不断改进,由于大家共同努力,积极参与,结果在高年级组十二个班级中脱颖而出,有评委当场打分,被评委一致推选为一等奖的第一名,当得知这个结果后,孩子们在学校礼堂紧紧拥抱,高兴的欢呼起来。这个过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潜力,培养了学生整合资料的能力,丰富了他们的语言素养,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竞争的意识。

三、注重指导方法,让学生体验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将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所以,在综合性学习的各个环节都要重视“方法”的学习引导。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重点要让学生掌握的方法有:各种知识和能力的“整合”,课内外学习的“结合”,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等。具体地讲,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制订学习活动计划和方案,要指导学生在活动结束后写总结报告。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掌握这些方法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教师点拨、示例,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体验,而不是讲授有关方法的道理。在综合性学习感受读书的快乐中,为了增加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加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加深印象,我让学生也进行角色表演,自己先读读儿童版的《西游记》故事,可以自由组合,共同表演,孩子们兴趣大增,阅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各自选择自己喜爱的故事,共同商量,出谋划策,自作道具,准备表演。

学生上台表演故事选段前先介绍故事名称、大致内容和扮演的角色。这一形式培养了学生对名著的亲和力,拉近了名著和学生们的距离,调动了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即帮助学生理解了名著,又给了学生一个表现的舞台。学生表演的气氛非常热烈,学习的热情很高,能很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学到了知识,使本来很遥远的名著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让学生体验了参与语文活动的快乐。

四、注重学生的探究和运用

培养学生对事物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具有问题意识,是综合性学习的前提,也是小练笔训练的基础,在教学中,设计的活动应该是“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设计,可以是教师提出,给学生以引导示范,更多的可以是学生自己提出,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如“家乡城市的变化”“姓氏的起源”“信息通讯工具的更新”“食品的安全”等都可以让学生提出来研究。

(作者单位:许昌市教师进修學校)

猜你喜欢

综合性语文课程班级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不称心的新班级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模糊PID在离合器综合性能实验台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