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岸·大家》特展六朝故地人不老,古林山房景常新一方骏、王孟奇先生作品研究展
2016-05-30丁亚雷
丁亚雷
古岸艺术馆要为方骏和王孟奇二先生举办作品展,嘱我为文。我想这是我的分内事,绝无推脱的理由。一来,两位先生是中国画坛德高望重的前辈,无论为人还是为艺,都有很多值得后来者学习的品德。为他们写些文字,既是荣幸,也是向他们学习的难得机会。二来,他们二老是黄瓜园的宿儒,如果容我妄语,他们也是我的前辈师长和同事。他们二人在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学科改革开放之后的历史传承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以文字和展览观照二老,也是获得了管窥黄瓜园学科史的契机。我认为,学科史对于一个专业,对一所高校来说,是其一切建树的基石和出发点。第三,当然,这也是我不敢推脱,但又觉得压力山大的原因,他们二老都是内子的恩师,内子先后跟随方骏先生和王孟奇先生攻读中国画创作研究方向的硕、博士研究生。但也正是因为这层关系,所以为他们二位先生写文字,我的感觉,犹如泰山压顶。
方骏先生和王孟奇先生均至杖国之年,人生和艺术阅历不仅充满传奇,而且丰富而又厚重。用任何一篇短短的文字,用任何一场展览,要全面地展现两位先生的艺术成就,都是不切实际的妄想。如果通过一篇文字,通过一个展览,能够生动又深刻地呈现两位先生人生交往和艺术创作中的某个片段,那已经是一个非常令人满意的结果了。所以,我并不打算去做全面性观照这样的综述性尝试。当然,我也没有那个能力。
方骏先生和王孟奇先生在被俗称为黄瓜园的南京艺术学院共事多年,他们一起作育英才,为改革开放之后南京艺术学院的中国画教育教学和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也在共事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80年代中期之后,方骏先生担任南艺美术系的主任,王孟奇先生担任中国画教研室的主任。今天,许多人都认为,那段时间是南艺美术学科思想最为活跃、治学和创作风气却最为纯良的时期。85美术新潮时期,艺术界充斥着各种艺术观点、艺术主张。对此,方老师和王老师在管理和教学上,采取了一种既把握住方向又相对宽容的态度。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们就邀请了当时初展各具艺术风格的青年画家田黎明、何家英、李孝萱、边平山、李老十等人到南艺来举办画展。开放的教学主张,为学生打开了更广阔的视野。
1985年的某一天,《江苏画刊》主编刘典章先生和方老师在路上骑车偶遇,刘先生神秘地拿出一份稿件,征询方老师的意见。稿件的标题叫《中国画穷途末路》,作者的名字是李小山,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的在读研究生。方老师看后一笑说,对于中国画,每个人都可以发表他的看法和意见。后来的事情,大家都清楚了。
那些年,也是南艺的中国画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成果最为突出的几年。同样是1985年,作为中国画教研室主任的王孟奇老师,从当年的毕业作品中选了两张水浒题材的绘画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这两件作品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赞誉,最终获得银奖,作者的名字叫周京新。其实,当年他们的学生,今天基本上都已经成为中国画创作的中坚。当年方老师指导毕业创作及论文的学生徐累的成长,一直受到方老师的关切,他现在已是影响全国的画家。
与到今天近四十年的友情相比,方老师和王老师在一起共事的时间只是其中的十来年。但这十来年,却是他们的情意中最弥足珍贵的一段时光。他们在这十来年的工作中,相互理解和扶持,都将对方引为知音。王师母说,她记得,当年她经常中午下班回来,看到方老师和王老师在聊天,等到晚上下班回来,发现两位先生还是谈兴正浓。师母认为他们俩简直是不可思议!这在两位先生看来,却是他们最难忘的“大满足、大快活”的记忆!
方老师和王老师的交情,和他们对彼此的相互了解有关。据内子讲,他们这些小字辈的学生还是有点怕方老师的,因为他有些不怒自威的长者风范。但在王老师看来,方老师却是宅心仁厚,古道侠肠。而方老师也从王老师的清奇疏野、散淡秀逸中得到了无比的快慰。他们曾经结伴游历了无数地方,走街串巷、凭怀吊古,全靠两双脚力。王老师说,这段经历在他们的人生旅途中,比入选什么全国美展都要开心、难忘,都要重要得多。
方老师和王老师对历史文化的态度有许多相同的地方,这是他们友情和交往的基础。但也正是因为有了共同的历史文化认知作基础,他们在艺术创作上才有了各自相对自由的选择。古人所崇尚的君子往来,和而不同,在方老师和王老师的艺术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王老师的作品在笔墨上自然而有致,造型上夸张又含蓄。方老师的作品宁静内含秀美,精致不失写意。可以看出,方老师和王老师的艺术,和的是精神内涵,异的是表现形式。
这种和而不同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张力和艺术吸引力。也正是在他们共同执教南艺的时候,黄瓜园甚至成为80年代中国画教学创作最吸引人的一个中心场域。当年,许多年轻的学子慕名前来黄瓜园跟随两位先生进修访学,今天,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已成为享誉大江南北的艺术大家。同样,他们也吸引了全国许多同行前来南艺交流切磋、共襄艺事。历史地看,80年代中期之后“新文人画”现象的出现,就与方老师和王老师在南京共同营造出来的文化吸引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今天提到方老师和王老师,他们多被看作是“新文人画”的代表画家。实际上,在“新文人画”的概念提出之前,他们已经是重要的发起人。虽然后来“新文人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在他们看来,“新文人画”也只不过是他们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已。
今天,方老师和王老师在教学上都已过了荣休之年,但在艺术创作上,他们还一直在路上。我们在这里看到的作品,有许多都是两位先生新近完成的作品。从中可以看出,在方老师和王老师的身上,一直洋溢着旺盛的艺术创造力。
六朝故地人不老,古林山房景常新,我们真心祝愿方老师和王老师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传世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