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2016-05-30李秀玲

大东方 2016年9期
关键词:首诗杜甫意识

李秀玲

合作学习已经在各个学科广泛运用,有很多人都认为在理科的实用性较大,但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身处教学一线多年的我,深刻的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所以我在语文教学中格外注意合作学习这一环节,那么在实际教课中要怎么样把合作学习落在实处呢?怎么自如的运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呢?

一、在合作学习中培养问题意识

很多教育工作者用实践证明“问题”是合作学习的载体这一点我很赞同。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问、会问。让学生在读文本材料的时候学会设疑,因疑而问。它所指的是学生的“问題”与教师合作,教师的“问题”与学生合作,合作学习的运行依据就是在于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学习方式的转变更依赖于问题意识的培养。而我们学生恰恰缺失的就是问题意识,因为它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成效。因此,要实现新的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中的转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显得十分重要。

培养学生“敢问”、“会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让学生敢问。但是,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问题和回答问题的学生就越来越少,他们害怕提的问题过于肤浅或低俗而遭来嘲笑,所以顾虑重重。这种情况,老师要善于引导,即使问题很缺少深度,甚至有些不对,千万不要给予的否定,而应该给予热情的鼓励。学生一旦调动起积极性来了,那么提出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如果学生提出很多问题,那么教师就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筛选,挑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文本的研读方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不会将所谓的“标准答案”硬塞给学生,而让他们自己去攀登高峰达到目标。比如:我在讲授雨的四季的时候,就让学生自己设疑,学生提出问题很多,有从结构问:文章第一段的作用;有从词语运用的角度问:为什么春雨用“洗淋”、夏雨用“浇灌”;等等很多问题。那我就挑能够展现文章特点的问题去主控,其余学生解答。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起来了,他们的想解决问题的欲望就会促使他们找老师解决,这样合作意识也建立起来了。

二、在问题中合作,注意合作的多方面

1.学生与老师合作

记得一次上诗歌鉴赏课:“我们一起欣赏杜甫《春夜喜雨》,我请坐在前面的同学上前板书课题和作者名字,请熟悉作者的同学给大家介绍杜甫的个人情况。”说完我自己找个位置坐了下来。一位同学起立介绍了杜甫的生平,同时也介绍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思想基础。这样就开始了这首诗的而学习。接着,一位同学朗读《春夜喜雨》这首诗。同学们又给指出读音和停顿的错误和不足后又自读,边读边想诗中的画面,边想此时下雨后的人们的心情如何。

这里面老师就和学生之间有了合作的关系,比如:老师可以把自己的主要思想渗透给学生,拿这首诗为例,诗歌的基本意思学生们能够理解,但是如何鉴赏还得需要老师的引导与教授。而老师又没有完完全全的交给学生,只是提出示范,让学生解答,给出框架让学生填充。就这样学生通过这种合作关系,学会了鉴赏古诗的最简单而基本的方法,角度。

因为杜甫的诗属于现实主义风格,那么针对这首诗学生们与我还各有不同立场,进行激烈的讨论。一种认为杜甫他属于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那么这首诗一定暗含雾气糟糟,民不聊生的社会现象,所以作者借此机会,想到了自己那污浊的生活空间,有反讽的效果;另一种就是认为杜甫就是纯粹的借景抒情,一种自我安慰,一种替国民担忧高兴的心情,更多的是喜悦。两派意见各有代表,情不自禁走进中间空地,引经据典,唇枪舌战。大大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量。所以在老师刺激下的学生会调动起很强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学习的真正目的。

2.学生与学生合作

其实在教材学习中,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关系是不可忽视的。还拿学古文诗词为例,我们每学一首诗歌都要求背诵默写,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完之后就自觉进行,那么当我检测的时候,这时学生们就进行着生生合作的活动,互批互改,互相监督,互相帮助。这样既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效率。我还可以把同学分成四个人为一组的小组,每次都给各个小组布置学习任务,比如;在每一单元结束会有那种“综合性学习”,就像新教材第二单元主题为“有朋自远方来”要求学生们要搜集有关朋友的古诗、名言警句、故事、赞美朋友的词语等等,这个内容需要积累,而且不同方面的,需要孩子们查阅收集资料,如果每个孩子项项都查,那会浪费很多时间,但如果小组中四个人各分担一项,然后再资源共享,那岂不是扩大了知识面,节省了时间。所以生生合作很明显,收效很高。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教师要完成好“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贵在指导。贵在引领学生,而不是支配学生,尽量使學生自求了解,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与训练。语文课有自身的特点,那就是要研读每一篇文章,掌握其本领促使学习者自己读书、自己观察、自己感悟、自己习作。教师要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我们对作品的解读也应该根据读者的不同层次而制定不同目标,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完成各个难题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把学生学习上的疑点、难点和重点展开拓宽。一个一个的诱发学生思考与讨论,去探索挖掘。

语文课的合作仍在继续,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希望多在课堂上展示各种合作效果。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课堂上适当的变换一下角色,让学生真正做到是课堂的主人,达到与老师共同探讨问题的程度,共同进步是我们教育者的共同目标。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分局密山子弟学校)

猜你喜欢

首诗杜甫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上课没人抢》
我想写首诗给你
杜甫改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杜甫与五柳鱼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从“读首诗再睡觉”看听觉阅读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