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安全特点与风险控制分析

2016-05-30周煜明

科技尚品 2016年7期
关键词:建筑安全风险控制特点

周煜明

摘 要:总结了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状况,分析了建筑安全生产特点与难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生产状况提出了建筑施工风险分析方法,为施工单位提高安全生产水平,降低生产事故率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建筑安全;特点;风险控制

建筑行业是随人类发展而不断更新变化的基础性行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建筑施工总体规模迅速增加,从业人员数量不断扩大,各类高层高风险施工现场不断涌现,在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惨重的伤亡事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与不良社会影响,日益引起社会关注。尽管国家一再加强对建筑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各类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不断涌现,但建筑行业风险大、事故多的基本形势没有根本上的改观。通过分析建筑安全的固有特点,探讨了造成事故频发的潜在原因,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风险控制的方法,为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1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特点

1.1 施工人员流动性大、素质低

根据我国的建筑施工体系,许多施工队是在接到项目后临时凑齐操作人员开始工作,每次项目时的操作人员均不相同,甚至在同一项目施工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强的人员流动性,给人员安全管理带来很大困难,无法做到具有跟踪性地进行人员安全管理,只能每次施工前重复进行基础性的安全教育工作。同时,施工单位考虑到工作人员流动性大,往往不愿进行深入、定期的安全培训,若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进行安全培训后,施工人员结束该项目工作后离开,对施工单位而言是一种损失,在当前施工单位普遍加强成本控制,建筑行业利润不断走低的情况下,施工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施工单位进行安全教育的积极性。

鉴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城市化尚不完全的国情,大量的一线施工人员属于农闲时节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由于受到农村文化发展水平的限制,广大农民工群体总体文化水平偏低,相当一部分人仍属于半文盲或文盲状态,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或技能培训。随着建筑施工行业对于技术与熟练程度的要求不断提高,过去单纯凭体力进行施工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而施工人员文化素質低的特点又造成了安全教育难度增大,从而使建筑安全教育工作陷入施工人员素质与安全教育水平不断降低的恶性循环中。

1.2 建筑施工工作条件差

由于建筑施工本身体力消耗大,工作条件艰苦,技术设备要求高等特点,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安全隐患。我国建筑施工机械化水平还不很高,很多施工项目还是需要施工人员一砖一瓦进行堆砌,一般需要在露天工作,风吹日晒,操作复杂,体力消耗大,工作条件差。尽管近年来我国建筑施工材料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大部分情况下水泥、钢筋等大重量材料仍需人工搬运,进一步加重了施工现场的工作强度。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增建筑平均高度不断增加,各类高层、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客观上增加了施工难度与危险性,施工人员进行高空作业的频率与持续时间不断增加。为适应不断变化的施工条件,施工现场应用了大量的起重机械,很多提升机械甚至是自制的简易设备,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绳索、连接装置断裂即发生群死群伤的恶性事件,造成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破坏了施工活动的连续性。同时,由于城市建筑工地用地紧张,施工单位不断压缩操作空间,木工、金工等工种交叉操作的可能性不断增加,导致施工现场的机械伤害事故频繁发生。

2 建筑施工风险控制方法

2.1 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安全文化

当前施工单位违章操作,违规蛮干的现象较为严重,当事故发生的条件具备时,就会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事故后果。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性要从源头抓起,施工单位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行业标准,严格施工单位操作资质审核,对于不具备相应生产水平的施工单位要予以清退。同时组建、完善安全生产的监督队伍,在施工的全过程中提供监督服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对于违章操作追究到底。

2.2 加强施工安全培训

安全培训是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从根本上降低事故危险性的基本方法。施工企业的安全培训工作要秉持全面、准确、创新的原则,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准确有效又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

长期以来,施工单位的安全培训都是防止事故发生的第一道防线,但同时也是存在问题最多的一项活动。施工单位往往不愿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正规的安全培训,安全培训走过场的问题较为严重,相对于施工技能的专门培训,安全培训具有长期性与复杂性的特点,需要施工单位大量财力物力的投入与坚持,而实际生产过程中,缺乏安全教育或安全教育不到位却是建筑施工事故频发的普遍原因。施工单位首先要真正重视起安全教育工作,认识到安全教育工作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连续生产的重要性,在内容与形式上进行创新,摒弃过去那种以喊口号、拉条幅为主的,教条式的安全教育模式,进而采取生产安全事故实例教育、责任教育等教育内容,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全方位地进行安全教育,使操作人员真正认识到安全操作对自身,对施工项目的重要性。

3 结论

(1)建筑施工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这与建筑行业固有的施工人员流动性大、素质低,建筑施工工作条件差等固有特点有关。

(2)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安全文化,明确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加强创新安全培训等方式进行施工风险控制,提高施工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方东平,黄新宇,黄志伟.建筑安全管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1,1(2):25-32.

[2]桑毅红.建筑安全事故分析及风险管理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0,(18):69.

[3]蒋长成,顾荣华.建筑安全事故管理的研究与探讨[J].建筑安全,2008,(9):12-15.

[4]邹小伟,邓铁军,周祥蕴.打造零事故的建筑安全文化[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6):77-84.

猜你喜欢

建筑安全风险控制特点
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措施探讨
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及改进措施分析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建筑安全重于泰山
新形势下建筑安全监督的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