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游戏本体价值的回归
2016-05-30罗世惠
罗世惠
【摘要】:游戏是儿童存在的方式,是其最基本的活动,但在游戏教学法盛行之下,游戏的本体价值被忽略,遗忘了它内在的精神特质——自由、对话、体验,因此,我们要重新审视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回归游戏的本体价值,还幼儿真正的游戏和生活。
【关键词】:幼儿游戏;本体价值;工具价值;游戏精神
游戏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已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然而,在幼儿园具体实践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如何做”的困境,游戏教学法盛行,游戏的工具价值被放大,代表幼儿自由、天真、自然的游戏本体价值却被忽视。代表着未加驯化的“自然性”或“野性”的游戏一旦进入代表着有目的的“文化的”或者“教化的”教育领域以后,必会发生矛盾。[1]因此,本文将探讨幼儿游戏中本体价值遗落问题,旨在促进游戏本体价值回归,还幼儿真正的游戏。
一、幼儿游戏本体价值与工具性价值
游戏作为儿童最基本的活动,其价值包括本体价值和工具性价值。游戏的本体价值即游戏精神,它是一种无目的的、自由的、体验的精神,是其有别于“工作”、“学习”的重要标志。幼儿园游戏的工具价值则体现为游戏活动教育化,即运用游戏的形式组织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那么,游戏的工具性价值与本体价值二者之间究竟有何关系。首先,游戏的本体价值是基础,它决定了游戏的根本属性。其次,游戏只要为教育所用,它就具备了工具性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讲,游戏的工具性价值是其本体价值的延伸。有研究者认为,那种以游戏为手段开展的教育活动是游戏精神的外显形式,而作为儿童精神存在的游戏的本体价值无疑是童年生活的内在实质。[2]游戏的本体价值是引发儿童游戏的根本性动因,这就要求教师赋予游戏的工具性价值必须与本体价值相吻合,否则游戏将沦为非游戏。因此,在幼儿园游戏中,教师应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合理彰显游戏的工具性价值,注重游戏本体价值的回归,还幼儿真实的游戏。
二、幼儿游戏本体价值的遗落
游戏和幼儿园教育都承载着幼儿的成长和发展的任务,二者理应形成合力共促幼儿健康发展,但当二者真正结合时,游戏的外在目的被无限放大,真正的游戏精神却被忽视。游戏由教师主宰,理应作为游戏主体的儿童却沦为游戏的看客,成为被动的执行者。游戏的“本来面目”迟迟未得到还原,正如某学者所言:“迄今为止游戏仍然如同悬挂在彩虹末端的黄金锅,图画般地清晰可见但只是一种幻觉。”
(一)游戏活动目的外在化
游戏是一种自愿自发的内在动机性行为,旨在让置身于其中的人获得体验与感悟,正如赫伊津哈所言:“游戏超越了生活的当下需要,并把意义传达给了活动。”[3]游戏的目的就在于其自身,在于其过程以及过程中所蕴含的游戏性体验。
然而现实中的游戏活动却承载了超额的任务,过度知识化和教学化无不体现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游戏的实质以及幼儿的主体感受被忽视。幼儿园活动中,游戏往往被教师作为一种引发幼儿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工具性手段,而毫不顾及幼儿的内心体验。在游戏中,常听到老师询问孩子:“你们学会了没有”。学会一些东西似乎成为了游戏活动的主要目的,游戏的知识目的昭然若是。我们认为,这样的活动尽管裹着游戏的糖衣,却无法掩盖其内在的功利性目的,游戏的本体价值彻底被挤到边缘,成为了实实在在的“伪游戏”。
(二)游戏活动自由性流失
自由乃游戏的灵魂,那么到底何为“自由”?自由就是“由自”(不“由他”),即“自主”、“自为”。熊伟在《海德格尔论自由》的演讲中指出:海德格尔论自由就是由自——由自己。[4]埃里克森认为,自由在何处止步或被限定,游戏便在那里终结。游戏的自由品质具体体现为其重过程、轻结果,重手段、轻目的。[5]于儿童而言,玩什么,怎么玩,用什么玩,和谁一起玩,都由自己选择。但实际上,儿童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却感受不到自由。
首先,游戏环境方面。伴随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儿童户外活动空间减少,幼儿园室外游戏场地不断被压缩,这种物质空间的不自由导致游戏活动的不自由。此外,和谐自由的心理氛围有助于儿童积极、主动的参与游戏,获得更好的体验。其中,和谐自由的师幼关系有助于儿童体验游戏的自由性,反之则会导致游戏活动的不自由。然而,面对不认真做游戏的孩子,教师常强制儿童按照自己的要求继续,儿童只能被动地服从。显然该人际关系下的游戏心理环境是不自由的,因此儿童很难从中感受到自由。
第二,游戏内容方面。游戏的内容包括游戏的主题、规则以及材料等多种因素。游戏是自由的,幼儿有权自由选择游戏内容,享受游戏的愉悦与体验。刘焱在《儿童游戏通论》中曾举例:教师组织的游戏活动刚结束,一幼儿立即拉着另一幼儿往外跑,并悄悄地说道:“终于结束了,我们去玩我们的游戏吧”。可见,案例中老师组织的游戏在幼儿眼里仅是一项任务,而不是自己的游戏,当游戏结束时,孩子立即“逃离現场”,去玩自己的游戏。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根源在于成人与儿童在游戏观念上存在差异,成人视为的游戏并非儿童心目中的游戏,儿童游戏的主体地位被忽视,他们在成人为其选择的游戏中完全体验不到乐趣,这样最终不仅使游戏的工具价值失去本来的意义,甚至会妨碍儿童游戏的本体性。
(三)游戏活动体验性缺乏
世界可以当作对象来加以把握,但人的存在及其意义却只能依靠体验。[6]胡伊青加曾发问:游戏的乐趣究竟是什么?何以婴儿要愉快的叫嚷?何以巨大的人群会为足球比赛而兴奋得发狂?接着他解释这是一种“被抓住、被震撼、被弄得神魂颠倒”的心理状态。儿童的游戏世界即体验的世界,过程中儿童产生游戏性体验,这是游戏活动不可或缺的心理成分,是儿童在游戏中真实的获得。然而大部分游戏却将这种体验抛之脑后,致使儿童的游戏兴趣逐渐消逝,游戏成为一种虚假的存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农村幼儿园区角游戏中“美食广场”、“甜品店”无人问津,根源在于农村的孩子对这些事物缺乏直接体验,他们无法真正感受到游戏的独有世界,游戏必然就虚有其表了。
三、幼儿游戏本体价值的回归
(一)自由精神的回归:确立“游戏人”的活动目标
最初,“游戏人”是指处于文明中的所有人,而此处“游戏人”指具有自由精神的游戏人。自由精神的回归倡导游戏的目的应关注游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戏内部的人,即确立“游戏人”的游戏目标。对于幼儿园游戏活动而言,确立“游戏人”的活动目标,就是要使儿童成为真正的“游戏人”,而不仅仅是参与游戏的人。[7]
在当下的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儿童的身份更确切地说是游戏者,而非真正的“游戏人”。在知识与教学的逼迫下,游戏的精神被磨灭,沦为知识与教学的附庸,儿童的主体地位被剥夺,到最后仅能算是一个做游戏的人亦或是一个被游戏的人。因此,在游戏中教师要尊重儿童,保障其自由选择的权利,如此才能使儿童成为游戏的主体,才能让其有体验游戏内在价值的可能。
(二)对话精神的回归:构建“游戏场”的活动情境
游戏场即游戏活动得以开展与存在的场域载体,包括显性场域和隐性场域。显性场域主要是指游戏开展所需要的物质环境以及游戏的主题等,而隐性场域则是指游戏活动的心理环境与其中所蕴含的人际关系。[8]为使游戏活动能够彰显自己的本体价值,就必须要构建“游戏场”式的活动情境,体现对话精神——互动、生成、开放。
首先,显性游戏场的构建,即物质环境的创设,涉及游戏空间、材料及时间等方面。创设游戏环境,应将安全放在首位,同时贴近幼儿生活与自然;选择游戏材料,应充分考虑幼儿需求,遵循安全性、趣味性、教育性等原则;游戏时间的安排,应针对幼儿个体特征以及游戏种类,进行合理灵活地调整。
其次,隐性游戏场的构建,重点在于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而在这一关系中,教师起着决定作用。因此,教师要尊重儿童,将儿童视作具有个性思想的主体,而非被管理被控制的对象;教师要学会倾听与理解儿童,与之形成对话式互动,而不仅限于单向的信息传递;另外,教师还需明确自身在幼儿游戏中的角色,学会角色切换,穿梭于游戏的内外,要注意把握时机,理解情景。[9]这样一来,师幼之间才可能形成一种良好和谐的互动关系。
(三)体验精神的回归:实施“做游戏”的活动过程
阿恩海姆曾经说过:“生活唯一的意义乃是对生活本身全面彻底的体验——去全面感知、深刻认识生活中真挚的爱、关心、理解、创造、发现、渴求和希望的真正含义。这种体验和认识是生活至高无上的价值。” [10]体验精神是游戏最赋有魅力的一种精神,它的回归就是使游戏活动真正成为一个“做游戏”的过程,儿童获得游戏性体验,持续保持对活动本身的兴趣。当然,将游戏体验还给儿童,首先应做到游戏的目的要指向游戏内部,而非游戏之外的其他东西。其次,游戏内容富有趣味,能引发儿童自愿自主的进行游戏。再次,游戏情境应生动活泼,方式应灵活多样,这样才能不断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并让其在积极主动的气氛中游戏,体验自由、愉悦的游戏快感。
参考文献:
[1]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丁海东.论儿童游戏的教育价值——基于游戏存在的双重维度[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2).
[3]约翰·赫伊津哈著,多人译.游戏的人[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
[4]谢龙.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新论:北京大学名教授演讲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5]王小英.儿童游戏的意义[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9]黄进.游戏精神与幼儿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7][8]王后玉.游戏精神的回归:幼儿园游戏异化现象的批判[D].西南大学,2013.
[10]转引自沃尔夫,吉併根.藝术批评与艺术教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