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色泽明丽的明清颜色釉瓷器

2016-05-30程晓中

收藏与投资 2016年7期
关键词:龙泉窑青釉白瓷

程晓中

釉是附着于陶瓷坯体表面的玻璃质熔融状物质。有与玻璃相类似的呆些物理与化学性质。一般以石英、长石、黏土等为原料。釉不仅对陶瓷的胎体起保护作用,而且也是装饰和美化瓷器的重要手段之一。釉按外观特征可分为透明釉、乳浊釉、颜色釉、结晶釉、无光釉、裂纹釉、花釉等。颜色釉是由于釉中所含金属氧化物的不同,以及烧造气氛的各异,而形成的青、黑、绿、黄、红、蓝、紫等各种不同釉色的瓷器。白瓷虽属无色透明釉,但一般也归入颜色釉类。

明清时期是颜色釉的大发展时期,当时的全国制瓷业中心江西景德镇的制瓷工匠们,不仅能仿烧最古老的青瓷、白瓷、黑瓷;还烧出了纯正的红釉、蓝釉、黄釉、孔雀绿釉。明清时期创新品种也不断涌现,如矾红釉、乌金釉、郎窑红、豇豆红等。

颜色釉的烧造成功,除制作、配方以外,最重要的还是“火候”。常常有同一个配方,用相同的方法施釉却烧出不同的釉色,这就是火候不同的结果。所谓“火候”,一般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温度在烧造过程中,窑炉中温度的上升或下降,甚至上升或下降的快慢,对单色釉的发色都有影响,换言之,每一种釉色都有一定的烧成温度,必须控制得宜,才能得到纯正的单色釉。

二、气氛瓷器的烧成气氛有氧化和还原两种,这也就是呈色的金属元素与氧元素的关系。众所周知,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金属元素都能与氧元素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物。而在呈色金属元素中氧元素的多寡,是直接影响发色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所以适当地控制窑炉中的气氛,就能烧出最佳的颜色釉瓷器。

三、燃料古代烧窑燃料有柴和煤之分,南方以柴为主,北方以煤居多。柴的火焰长火力猛,适合烧还原焰,煤的火焰短,火力稍弱,宜烧氧化焰。

四、天气除了窑内的温度会直接影响烧成外,窑外的天气也有间接影响,如气压的突然升降、空气流动的改变,下雨或大风,都会由烟囱倒落入窑炉中,进而影响窑内气氛、温度和烧成。

五、位置古窑中在不同的位置上受热与气氛都有一些差异。古代烧窑时,是先将瓷器放入匣钵,然后层层相叠,直至窑顶,好似一个个圆柱,烧窑时火焰从前部点燃在柱隙中穿过,然后由后部的烟囱出去,一般处于窑炉前部的受热较多,后部的受热较少。常常还会有些器物的一面和另一面的色泽不同,这就是因为两面受热不均或气氛不同而造成的。《陶冶图编次》说:“其窑火有前、中、后之分,前火烈,中火缓,后火微”。全窑大致可划分为前、中、后三个温度变化梯级。经实测,前火在1300℃-1320℃左右;中火在1260℃-1280℃,后火在1130℃-1170℃左右。

此外,施釉的方法,窑内通风状况的优劣,窑工掌握火候的熟练程度以及窑炉的形状、朝向,也都直接或问接地影响瓷器的釉色。

景德镇明清两代烧制颜色釉用一种专门的马蹄形窑,每窑最多只能装烧小碗三百件,称为“色窑”。据明人王宗沐的《江西大志·陶书·窑制》记载,陶窑:官五十八座,除缸窑三十余座烧鱼缸外。内有青窑,系烧小器;内有色窑,造颜色制圆而狭。每座止容烧小器三百余件,用柴八九十担。这类“色窑”1982年曾在景德镇市珠山路北侧发现过一座,为明代宣德时期专烧祭红釉的“色窑”。

至于明清颜色釉瓷器制釉原料组成,在《景德镇陶录》卷三“陶务”中有所列举:

紫金釉——用罐水炼灰、紫金石水合成。

翠色釉——用炼成古铜水、硝石合成。

金黄釉——用黑铅末碾赭石合成。

矾红釉——青矾、炼红加铅粉、广胶合成。

紫色釉——黑铅末加石子青、石末合成。

石青釉——用黑铅末加古铜末、石末合成。

豆青釉——龙泉石、釉果、炼灰、紫金土。

纯白釉——釉水、炼灰合成。

浇黄釉——牙硝、赭石合成。

霁红釉——红铜条、紫石合成,兼配碎器、宝石、玛瑙。

霁青釉——用青料配釉合成。

冬青、龙泉釉——紫金料微掺青料合成。

炉均釉——用牙硝、晶料配釉合成。

仿哥釉——用三宝棚者细淘则成碎器,粗淘则成大纹片。

古代颜色釉,虽品种繁多,但主要呈色元素仅四种:铁、铜、钴、锰。铁在不同的气氛温度下可以烧成青釉、黄釉、酱釉、黑釉等;铜则能烧成祭红、郎窑红、豇豆红、孔雀绿等;钴的呈色比较容易,只要在合适的温度下,不论用氧化还是还原焰,都能烧出美丽的蓝色。根据含量的高低和施釉方法的不同,能烧出祭蓝、洒蓝和天青等釉色;锰一般不能单独作呈色剂而是在铁、钴的辅助下,形成紫釉或黑釉。清中期以后,引进了一些国外的先进技术,随着近代化学工业的兴起,能够提炼出更多的化学元素,于是在制瓷中,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呈色元素。如钛、铬、金、锌、锑等。使颜色釉更加琳琅满目,丰富多彩。

关于颜色釉的分类可以有多种方法。如果以烧成气氛的不同,可以分为氧化焰类:黄釉、酱釉、乌金釉、孔雀绿釉;还原焰类:青釉、祭红釉等。(以氧化钴呈色的蓝釉比较特殊,属于中性火焰烧成。)又可以根据烧成温度的差异将颜色釉分成高温釉(1200℃以上)和低温釉(700℃-900℃)两类。高温釉是以钾、钠、钙、镁等金属氧化物为助熔剂配制的石灰釉和石灰碱釉。明清高温釉的主要颜色有青釉、甜白釉、黑釉。这些都是在高温窑内一次烧成,即《南窑笔记》所说“窑内所生釉之正色”。低温颜色釉是用氧化铅作助熔剂在700℃-900℃的温度中烧成。工艺较高温釉稍复杂些,它是先在高温中烧成素胎瓷然后施釉再入低温色炉中烘烤而成。这也就是《南窑笔记》所说的“炉内颜色”。

明清时代的颜色釉还可以直接按釉色的不同加以分类。如红釉类:祭红、矾红、郎窑红、豇豆红;蓝釉类有祭蓝、洒蓝、天蓝等。然而颜色釉中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各种呈色元素。正是因为各种颜色釉中所含的呈色元素具有不同的呈色机理,才使得釉色千变万化。所以说颜色釉最科学的分类,应该是按其呈色元素的异同来加以分类,这就是本文的分类法:

铁:青釉、白釉、黄釉、矾红釉、乌金釉、酱釉、仿哥釉、仿汝釉、仿官釉、茶叶末釉

铜:祭红、郎窑红、豇豆红、郎窑绿、苹果绿、孔雀绿、炉钧釉

钴:祭蓝釉洒蓝釉天蓝釉

锰:茄皮紫釉

金:胭脂红釉

铁呈色的颜色釉

铁是最早出现在瓷器上的呈色元素,也是最常见的呈色元素,铁釉有高温与低温之分,高温铁釉有青、黄、褐、黑。低温铁釉则以矾红和正黄釉为代表。

1.青釉

青釉是以氧化铁为呈色剂,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是我国起源最早,烧造时期最长的瓷器品种,同时也是明代以前烧造数量最多的优秀瓷种。青釉起源于商代的原始青瓷,即使从东汉上虞窑烧造出第一件真正的青釉瓷器算起,至今也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越窑烧制出大量的青瓷明器,标志着青瓷的成熟。唐宋时南北瓷窑普遍烧造青瓷器。从唐代的越窑开始青瓷器便进入皇室成为宫廷中的御用品,这就是著名的“秘色瓷”。唐朝诗人陆龟蒙在其《秘色越器》中就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干峰翠色来”的赞美诗句。宋代的五大名窑中的汝窑、官窑、哥窑等都是专烧青瓷的。汝窑是继唐代越窑之后第二个为宫廷烧制青瓷的窑场,南宋人叶寅的《坦斋笔衡》就说:“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烧青瓷器。”宋代龙泉窑是继唐代越窑之后专烧青瓷的著名窑场。龙泉窑在南宋时烧制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代表着我国青釉瓷器的最高水平。元代以后青釉瓷虽然在浙江龙泉、云和,河南临汝等地继续烧造,但却每况愈下,大不如前了。明代青釉瓷的烧造仍以龙泉窑为主,景德镇亦有少量烧制。到清代龙泉窑已几乎绝烧,而景德镇在烧制大量彩瓷的同时,仍然穿插烧造一些豆青釉瓷,并且出现了在豆青釉上绘制五彩、粉彩,釉下绘制青花和釉里红等新品种。

(1)龙泉窑青瓷

明田艺衡《留青日札》“卷六”说:“处州龙泉窑,豆青色,建安乌泥窑品最下。”明代龙泉窑青瓷总的趋势是走下坡路的,胎体比元代更加厚重,釉面更加光亮。不过在明朝初年曾一度又有新的起色,还一度为宫廷烧造瓷器。《大明会典》“卷一九四”记载“洪武二十六年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样制,计算人工物料。如果数多,起取人匠赴京,置窑兴工。或数少,行移饶、处等府烧造”。处府即处州府,为龙泉窑所在地。民窑方面出现了庞大的“顾氏”窑场,并成功地烧制出高达三尺的大花瓶和口径达二尺的大盘等大件器皿。如1982年在龙泉县道太乡一座明正德十三年(1518)墓中出土了青釉玉壶春瓶、贴花云风盘、荷叶形盖罐、琮式瓶(图1、龙泉县道太乡明正德墓中出土青釉琮式瓶)、三足鼎炉、高足杯和菊瓣小碗等共七件精美的青釉瓷器,不但造型规整,釉色青翠莹润,而且烧造技艺也很精湛,代表了明代龙泉窑青瓷的最高水平。

明代中期以后,龙泉青瓷无论在造型、釉色,还是装饰方法上,却未见明显的精进,相反,不少产品,质次色差,早已失去了南宋时期的风采。胎粗釉薄,成型工艺甚草率,拉坯不均,修坯粗糙,至明朝末年更是胎骨粗笨,圈足厚重,挖足极草率,釉色多数浑浊、灰暗,呈青灰或茶叶末色,器底往往露胎无釉。明代前期的釉面气泡较多,形成光线的反射,所以仍能保留一些宋代龙泉窑青釉瓷面滋润的玉质感。但是到了明代中期以后,由于釉料配方的改变,加之烧成温度、气氛控制不好,使釉面气泡散失殆尽,显得透明光亮,充满耀眼的浮光。

明代龙泉青瓷的装饰,以釉下刻花、印花为主,这种装饰恰好适应了明代龙泉青釉釉层稀薄、光亮、透明的特点。造型几乎与同时代的景德镇窑相同,如明早期有永乐、宣德时期常见的菊瓣纹碗、玉壶舂瓶、执壶、盖罐等。明晚期则是嘉靖、万历时代常见的带“福如东海”、“长命富贵”、“金玉满堂”等吉祥颂语的碗、盘。

传世明龙泉中有极少数带有铭文,如“宣德七年”(1432)、“景泰五年”(1454)的青釉刻花瓶,“正德丁丑”(1517)、“万历二十八年”(1600)的青釉三足炉。

鉴别明代龙泉青釉瓷器主要应掌握以下要点:(1)明代初年胎体厚重,大型器居多,釉面较滋润。大盘、碗等内心常常刻有“福”“寿”字样,盘底或碗底常常施一圈含紫金土的浅酱釉。(2)明代中晚期胎粗釉色昏暗,釉面有浮光,器形较小。碗、盘的底足多厚重,挖足粗糙,有鸡心和跳刀痕,底内一般不施釉。

明代龙泉窑的装饰技法中印花具有独特的风格,纹饰仍以凸起的阳纹为主,但凹凸面很明显,具有显著的立体感,印花纹饰繁缛,如一件明龙泉窑印花海马纹绣墩从顶部至底部印花图案纹饰。

达十二层之多,主题图案为海马、麒麟、仙鹤等。是明代龙泉窑之佳作。刻花是明代龙泉窑最常见的装饰方法,刻花线条流畅,纹饰优美,以刻牡丹、缠枝莲、人物故事多见。

明代龙泉窑的堆贴装饰比较常见,最典型的莫过于贴缠枝牡丹或缠枝莲花纹。在一些体形较大的炉、瓶器身往往能见到此种纹饰。此外一种青釉竹节耳瓶也非常别致,瓶身贴塑两对竹节形耳,类似古代铜器出戟装饰,颈部亦有一对竹节形耳。这一新颖的题材给人以清新的感觉。此外,明代龙泉窑还开创了镂空装饰。典型器为镂雕缠枝菊花纹香筒,上半部为筒形,下承座子,通体镂雕七层纹饰,胎体虽厚仍有玲珑剔透的感觉。它是插香用的器皿。

(2)景德镇窑青瓷

明代景德镇依然是全国制瓷业的中心,同时也是官窑的所在地。前面提到的《大明会典》所记载的洪武二十六年(1393)官窑就有“……或数少,行移饶、处等府烧造”。其中饶府,即属饶州府管辖的景德镇。关于明清景德镇烧青釉瓷很少见诸于明人的记载,不过从传世器物看,有翠青釉、冬青釉、粉青、豆青、天青等。

据近代著名古陶瓷专家陈万里先生考察,景德镇烧造青釉瓷器始于唐代“离镇二十里,在湘湖与湖田问,地名石虎湾的公路上,发现唐代烧造青釉器碎片极多,胎土灰色,胎骨一般较厚,薄的较少,盘底有釉,色泽极似长沙窑出土的器物。青釉带黄,青的程度已接近越窑的艾色(即橄榄色) 。施釉薄,有极细纹片,浅碗外面有凹痕,一切制作显然是唐代的风格”。景德镇窑虽然自唐代就开始烧造青瓷,但一直是一个支流,没能在景德镇的陶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直到明代才改变了景德镇影青(宋代),青花和釉里红(元代)等一统天下的局面。颜色釉,彩绘瓷纷纷登上历史舞台,青瓷作为颜色釉中一个品种也重新焕发出昔时的风采。明代景德镇青釉的烧造,首先是从龙泉釉开始的。

龙泉釉,釉色深浓,青翠欲滴,所以又称翠青釉。为了使釉色青翠,龙泉釉采用了南宋龙泉窑粉青、梅子青的施釉方法,即采用含氧化铁较高的釉药经多次上釉,反复烧造而成。所以釉色深浓,具有南宋龙泉窑梅子青的风格。用龙泉釉装饰的陈设器色泽深沉,庄重大方,气势雄伟。如永乐年问烧造的翠青釉三系罐,釉薄而匀,色泽近于粉青,比梅子青稍淡一些。恰到好处的釉色,可以和龙泉窑最优秀的作品相媲美。而在当时的龙泉窑早已烧不出这种釉色了。(图2永乐年翠青釉三系罐)再如宣德时期常见的一种莲花形青釉盘,盘壁刻成花瓣状,盘心则为模印莲蓬,造型生动逼真。盘底还有青花“宣德年制”款。

根据釉色的深浅不同,青釉又可以分为豆青、冬青和粉青。色泽最浓者称豆青,冬青次之,粉青最浅。豆青釉色深且浓,釉质肥腴;冬青釉色调匀净苍翠,釉面平整光润;粉青釉最淡,比影青略深,釉质细匀。

2.白釉

白釉瓷实际上是施在洁白的瓷胎上的透明釉。由于工艺的进步,对制瓷原料(胎土和釉料)的拣选和漂洗日益精细,当胎、釉中的含铁量很低的时候,就出现了白瓷。白瓷起源于北齐,成熟于隋唐。唐代的邢窑白瓷造型规整,釉色纯正,是最早的官窑瓷器之一。宋代定窑白瓷还跻身于五大名窑行列。元代景德镇窑为枢密院烧制的枢府白瓷,更是斐声海内外。

明代以降,白瓷这一古老的瓷种,便进入巅峰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就是江西景德镇的甜白釉和福建德化窑的象牙白。明代白瓷始于明代永乐年问的甜白釉。永乐甜白器胎薄釉纯。有一种薄胎撇碗,能映见手指螺纹,对着日光可见花纹暗款(“永乐年制”四字篆书)。对于甜白名称的由来,《陶录》解释为甜净之意,即这种胎薄釉莹的白瓷,能给人一种甜美的感觉(图4、明永乐甜白釉僧帽壶)。

甜白釉可以说是在元代枢府白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又称填白,是因为纯白暗花器上可以填画彩绘的缘故。自永乐时期烧成甜白后,明代各朝都没有问断过生产白瓷。如《博物要览》便称,宣德白茶盏:“光莹如玉,内有绝细龙凤暗花,底有大明宣德年制暗款。隐隐桔皮纹起,虽定瓷何能比方,真一代绝品。”

成化、弘治年间,白瓷的烧造十分可观,素有“弘治多素白”之称。嘉靖以后,由于青花料的来源减少,民窑不可得,乃尚纯白。《考架余事》就说:“近日所烧有善白定长方印池,并青花白地、纯白者,古未有,宜多蓄之。”在官窑瓷器中,白瓷主要作为祭器。根据《明宣宗实录》等记载,宫廷曾多次向景德镇下谕,要求烧造白瓷祭器。如宣德元年(1426)九月,“命饶州烧奉先殿白瓷祭器”;正统六年(1441)五月,又命饶州烧“金龙、金凤白瓷罐等”;天顺年问也大量烧造“素白龙凤碗碟”;嘉靖九年(1530)又规定月坛的供器全为白瓷。由于白瓷价廉物美,纯净洁白,民间也常选作日用器皿。

清代康雍乾时期除继续烧制白釉暗花的甜白器外,还烧制仿定釉。仿定釉是仿宋代定窑白釉器的品种。器为浆胎,白釉偏米黄色,釉质凹凸不平,有光素与刻花器。康熙时始烧,延续至雍正、乾隆时期。官窑、民窑都有烧造。凸花器常见的有太白尊(图5、康熙白釉凸花太白尊)、双鱼盘、洗以及刻花梅瓶等。器口很特别,抚之有毛糙感,是极细的青灰色砂口,名为“青砂口”。

明清时期除景德镇烧制白瓷外,福建德化白瓷也进入高峰期,并被欧洲人称为“中国白”。

3.黄釉

黄釉最早出现于唐代,当时安徽的寿州窑、河南的密县窑等都烧黄釉。

我国传统的黄釉有两种:一是以三价铁离子着色的石灰釉,这是一种高温黄釉;一是用含铁的天然矿物作着色剂,但其助熔剂是铅,故属低温黄釉,如唐三彩中的黄釉。明清两代的黄釉都是以铁为着色剂的铁黄,用氧化焰低温烧成,颜色纯正。与祭红、祭蓝、甜白组成一组具有艳丽色彩的单色釉器。据《大明会典》卷二。一载:“嘉靖九年(1530)定,四郊各陵瓷器:圜丘青色,方丘黄色,日坛赤色,月坛白色,行江西饶州府如式烧解。”清康熙年间发明了锑黄,颜色更加纯正,比铁黄稍淡一些,明清黄釉瓷器的制作工艺一直被官窑垄断,民间极少见到,传世黄釉瓷器一般均带有帝王年号款。

明代低温黄釉创烧于宣德年间,宣红、宣蓝曾名重一时。宣德黄釉釉面肥厚,釉色娇嫩,但不及以后弘治黄釉细润。低温黄釉的制作方法有两种:一是在烧成的白瓷釉面上涂以含铁的色料,再在低温下烧成;另一种是在烧过的涩胎上直接施黄釉,但釉色不及前者滋润。宣德黄釉为二次烧成。由于宣德白釉一般都带有桔皮纹,所以拄上黄釉后仍有凹凸不平的感觉。

弘治黄釉代表着明清黄釉的最高水平。弘治黄釉釉色娇嫩,状如鸡油,故俗称“鸡油黄”。釉面光亮,似一泓清水。此时釉色和釉面,较之成化那类泛白的淡黄釉显得深且厚,而与后来正德的黄釉的呈色一致,这说明景德镇制瓷工人已经熟练地掌握了黄釉的烧成技术。由于这种黄釉是用浇釉的方法浇在瓷胎上的,所以称为“浇黄”。又因为它的釉色娇艳无比,所以又称“娇黄”。弘治黄釉的器形以盘、碗等日用品居多,偶尔也有双牺樽之类的陈设瓷,但为数甚少。(图6、弘治黄釉双牺樽)明代黄釉到嘉靖以后逐渐减少,到天启后绝烧。

清代,从康熙以后黄釉仍然是宫廷的主要用品,可能是因为皇与黄谐音的缘故,自从明宣德创烧了正黄釉以后,黄釉瓷一直历朝相袭,历久不衰。清代黄釉瓷釉色深浅不一,有浇黄、蜜蜡黄、蛋黄等。以含粉质的蛋黄色釉最为著名。蛋黄釉出现于清康熙年问,因色如鸡蛋黄而得名。与蜜蜡黄、浇黄颜色相比,显得淡而薄,滋润而匀净。康熙时釉色稍深,釉层透明。到乾隆时,因釉中掺有玻璃白,釉汁混而不透,呈色淡嫩。常见的蛋黄釉器有折腰盘、碗、杯、碟等器。此釉直至道光仍有烧造。蜜蜡黄也是清代的低温黄釉之一。因釉色和蜜蜡相似,故称“蜜蜡黄”。康熙时蜜蜡黄釉层透明,釉色有深浅两种;深色釉厚,浅色釉薄,有细小开片。黄褐色低温黄釉的Fe203,含量变化很大,如唐三彩黄釉为4.71%,而弘治黄釉(正黄色)为3.6%。除铁黄釉外,清代康熙时出现用锑呈色的黄釉。

锑是一种银灰色的软金属,虽然我国的锑金属在世界上产量最大,但康熙以前不见开发利用。清代康熙时期由于鼓励和提倡科学,因而在陶瓷生产方面也大量吸收了西方先进的化学工艺,除前面提到的金红外,锑黄开始也是从外国引进的(雍正以后开始使用国产锑料)。康熙制瓷工匠们发现将氧化锑掺入釉料中,就能烧出十分艳丽的黄色。不仅如此,工匠们还在锑黄釉中加入铁元素,使黄釉近似于橙色,并通过铁元素含量的增减,烧成不同色调的黄釉。

4.矾红釉

红釉本是呈室祭祀日坛的用器,从明代永乐时期始,一直是使用高温铜红釉瓷器。到了明朝嘉靖年问,由于铜红釉工艺的失传,所以只得改用低温矾红釉代之。据陶书记载:“鲜红土,未详出何地,烧炼做红器,正嘉间断绝。故嘉靖廿六年(1547)因上取鲜红器,造难成,御史徐绅疏请以矾红代,隆庆五年(1571)诏造里外鲜红瓷器,都御史徐拭疏,请转查考矾红例。”

矾红是以氧化亚铁(Fe2O3)的悬浊体着色的低温红釉。用青矾为原料,经煅烧、漂洗制得生矾,故称矾红。又因其主要呈色元素是铁,所以又称“铁红”。青矾即硫酸亚铁,是浅绿色晶体,易溶于水。矾红釉属于低温红釉,是在900℃左右的氧化焰中烧成。由于温度较低,釉面难以熔融,所以缺乏光泽,而且色彩也深暗不鲜,呈砖红色。传世矾红釉的器形也比较单调,仅以碗、盘之类多见。明代矾红釉器的特点是内外均施红釉,口沿无垂流现象,器底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较之铜红釉大为逊色。矾红釉从明代嘉靖时算起,直到清康熙年问的郎窑恢复烧造高温红釉为止,垄断宫廷祭祀红釉一百四十余年。

康熙年间祭祀用的矾红釉虽然被郎窑红取代,但却创造了另一种低温铁红釉——珊瑚红。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十分盛行。(图7、雍正珊瑚红双耳炉)康、雍两朝还用珊瑚红作地,再绘五彩或粉彩的新品种。这类珊瑚红五彩或粉彩,无论在造型、釉色、绘画等各方面都极其精细,属稀少品种,甚为珍贵。乾隆时期多在珊瑚红上加以描金或用珊瑚红来装饰器身。

5.乌金釉

乌金釉是一种名贵的高温颜色类,因色黑如漆,光亮照人而得名。乌金釉属于黑釉类。黑釉起源于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浙江德清窑就是一个烧造黑釉瓷的著名窑场。唐代的黑釉瓷产量很大,烧制黑釉瓷的主要窑场集中于北方,如河南巩县窑、鲁山窑,陕西的鼎州窑等,在唐代都曾大量烧制黑釉瓷。宋代由于斗茶的需要,福建建阳窑和江西吉州窑烧制的黑釉盏更是受朝野各阶层人士的青睐。元代到明代中期以前,黑釉器很少见。真正的纯黑色釉是明代成化开始烧造的乌金釉。景德镇烧制的乌金釉和以往的黑釉有所不同。传统的黑釉是以单纯的氧化铁为呈色剂(瓷釉中氧化铁的含量为8%-10%),在高温、氧化气氛下烧成,而景德镇乌金釉则是用含铁达13.4%的乌金土制釉。在这种乌金土中,不仅氧化铁的含量极高,而且还含有锰和钴等呈色元素。乌金土经复杂的化学变化后,铁、钴和锰等元素参与变化能够烧出纯正光亮的乌金釉。乌金釉的烧制成功是景德镇明代色釉工艺上的一大成就。乌金釉虽然始烧于成化,但有明一代,极为少见,直到清康熙年问才大量烧造。清代御器厂生产的乌金釉有黑地白花、黑地描金等装饰。乌金釉以其质地细腻,明净如镜的釉面,成为黑釉瓷中的上品。

6.酱釉

酱釉因釉色接近芝麻酱的颜色而得名,是介于黄釉与黑釉之间的一种颜色釉。其釉中的氧化铁含量为5%以上。(黄釉为1.39%-4.71%,黑釉为8%-13.4%)由于含铁量的高低和烧成气氛的不同,呈色亦有浓淡深浅的变化。酱釉是黑釉的前身。甚至有人认为是黑釉烧过火了,就烧成了酱色釉。始见于西周酱色釉原始瓷,东汉盛行。到宋代由于漆器的大量使用,影响到制瓷业,所以类似漆器的酱色釉普遍出现。宋代各地瓷窑都生产酱釉器,如河北定窑,河南修武窑,陕西耀州窑,江西吉州窑等。占人对色彩的概念比较模糊,所以酱釉有时又称紫釉。如定窑生产的酱釉器又被称作“紫定”,明清时代的酱釉则有“紫金釉”之称。

明代最早烧造酱釉的是明洪武时期的官窑。1964年春,南京市疏浚环绕明故宫内宫宫墙的玉带河时,在河底淤泥中发现大量明代瓷器残片。其中有一部分属洪武官窑瓷器,内有两件酱釉瓷器。一件是酱色釉碗,据王志敏先生介绍:“坯体白腻坚致,敞口,撇沿,弧壁,深腹,敛足,表里仝釉,通体棕红色,施釉均匀,中腰以下比较厚重,底内白釉;圈足下端外沿向心斜削一周。”这种碗的釉色是窑工们成功地掌握了铁盐呈色剂全面性能的成果,在明故宫出土残瓷中很稀少,洪武朝只有这么一件。另一件是外酱色釉,里天青暗花凸云龙纹大碗:“质厚,白砂底,足端平切露胎,圈足下部稍向外侈,内壁旋削面作离心方向倾斜,足形略带元瓷风格,碗胫阴线刻变体莲瓣边饰一周,碗外酱褐色,里淡天青釉,下印凸花云龙纹,碗心浅刻风带如意云。美国堪萨司城阿脱肯斯艺术博物馆藏有一件外酱釉里天青釉高足碗,碗心也暗刻三朵风带如意云纹,内壁模印凸云龙纹。与南京玉带河出土的浅碗釉色、纹饰几乎完全一样。应为洪武时期官窑罕见的酱釉完整器,酱釉在明代宣德、成化时期都有烧造。(图8、宣德酱釉盘)嘉靖时出现酱釉白花,以色调浅淡光亮的酱釉为地,堆起的白色松竹梅、云龙、麒麟等纹饰,富有立体感。此品种多为民窑器,有蒜头瓶、炉、罐等,到清顺治、康熙年代最为流行。上海博物馆藏“大清顺治年制”款酱釉盘,是存世极少的顺治官窑器。内外均施酱色釉,足根平切,盘底施白釉。江苏常熟博物馆也有一件内白釉外酱釉的顺治款瓷器。

7.仿哥釉

哥釉又称“哥哥釉”。据明人记载:“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章生二弟兄各主一窑。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兄故也;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浓淡不一;其足皆铁色,亦浓淡不一。旧闻紫足,今少见焉,惟土脉细薄,釉色纯粹者最贵;哥窑则多断纹,号为百圾破。”明代宣德年间编撰的《宣德鼎彝谱》,将哥窑列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由于柴窑迄今未见遗物,所以后五者并列为“五大名窑”。因哥窑器非常珍贵存世极少,所以从元代开始就有仿烧。明人曹昭的《格古要论》就说:“旧哥哥窑出,色青浓淡不一。亦有铁足紫口,色好者类董窑,今亦少有。成群队者,是元末新烧,土脉粗躁,色亦不好。”1970年南京市博物馆在清理明初东胜侯汪兴祖墓时,出土了十一件元代仿哥窑釉葵口盘,釉色青灰,釉面遍布开片纹,底部留有小支钉痕。

明代仿哥釉始于宣德官窑,釉面光洁度不高,略有油腻感,也有桔皮纹,基本接近宋哥窑的釉面效果,宣德仿哥釉的釉色有淡青和灰白两种,开片纹路不是微微带黑,就是有些闪红,而且没有宋代哥窑典型特征中的“金丝铁线”和“紫口铁足”(金丝是大开片中套的细小金黄色开片,铁线为粗大的铁褐色裂纹;紫口,是哥窑烧造过程中釉面向下流淌后,口沿处的紫色胎色;铁足为器足部涂饰的紫金水)。宣德仿哥釉比较少见,器型亦单调。仅有鸡心碗、菊瓣碗等,日用器皿底部都用青花书年款。明成化时,仿哥釉制品最多,也最成功。(图9、成化仿哥釉高足杯)成化仿哥窑釉的特点,是釉质肥润,平整光亮,开片纹较规整,器口多施酱黄釉或酱黑釉,以摹仿紫口铁足的效果,釉色有粉青、月白、米黄等,造型多为小件器,如碗、盘、洗之类。以上海博物馆藏粉青釉斗笠碗最为成功。该碗釉质凝厚,并有酥油光(俗称“脑门油”,是宋代哥釉的典型特征之一),无桔皮纹。如果不是器底圈足内有青花年款,很容易被当作真哥窑器。

鉴别明代仿哥釉应注意以下特点:釉面光洁度不高,略有油腻感和桔皮纹者为宣德制品;釉质肥润,釉面平整光亮,开片较规整,器口施酱釉者多成化所产;釉面光亮,纹片有大有小,但器形多不规整的属嘉靖、万历窑所为。

清代仿哥釉,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讲都要超过明代。《景德镇陶录》中有“哥窑,镇无专仿者,惟碎器户兼造,遂充称哥窑产”,可见产量之大;乾隆时著名的督窑官唐英在《陶成纪事碑》里也有“仿铁骨哥釉”的条目。清代仿哥釉成绩最大的是雍正时的仿哥釉,釉色纹片皆佳。釉中气泡较少,底釉均匀,支钉痕细小而排列均匀,但与真品比较,色泽无温润肥厚感,亦无酥光。

8.仿汝釉

汝窑是北宋时期的官窑,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境内,因宋时属汝州而得名。汝窑以烧制精美的青釉器而位居宋代五大名窑之榜首。宋人记载中有:“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烧青瓷器。”说明汝窑是继定窑之后,成为专门为北宋宫廷烧造用器的窑场。从目前传世的为数极少的汝窑器观察,其主要特点为淡天青釉,开细纹片,大多数产品满釉支烧。据考证,汝窑的烧造时期很短,约在北宋哲宗元祜元年(1086)到徽宗崇宁五年(1106),前后仅二十年。所以北宋末,南宋初,汝窑器已十分珍贵。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称“汝窑宫禁中烧者,内有玛瑙末为釉,惟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

景德镇在明宣德时首创仿汝釉。由内府发宋汝窑作样,御器厂照此仿制,并且明代仅这一时期有此品种,以后到清代雍正时才又重现。宣德仿汝釉与宋代汝釉相似,釉色有淡青和天蓝,釉质肥厚,匀净,开细小片纹;但胎体不够坚硬(类似浆胎),釉面同样具有宣德时桔皮纹的普遍特征。仿汝釉的器形有鸡心碗、蚕碗、菱花式洗、蟋蟀罐等,底部一般都有青花款。(图10、宣德仿汝釉盘)清代雍正时恢复明宣德开创的仿汝釉,其胎之精细远在宣德仿汝釉之上。胎体为灰中带红褐色,类似宋汝器的“香灰胎”,《清档》称之为“铜骨之汝”,修胎规整。据文献记载,当时不仅御器厂,就是民窑也能仿烧。《景德镇陶录》说:“镇陶官古大器等户多仿汝窑釉色,其佳者,俗亦以雨过天青呼之”,这种釉“色青而淡,带蓝光,非近碧之粉青也。……汝瓷所谓淡青色,实今之好月蓝色”。雍正仿汝釉仅天蓝色一种,匀净浑一,开有细小纹片,与宋代汝窑釉的蟹爪纹略为相似,釉表面有桔皮皱纹,器底部露胎处可见泛灰黄色的火石红痕。雍正仿汝釉的造型除穿带瓶、弦纹瓶、渣斗等外,均为当时流行的款式。区别真汝器和仿汝器的关键在于:宋汝釉为失透状,釉面厚重稳定,有玉质感。仿汝釉则釉面透亮,清澈晶莹,无玉质感(图9)。

9.仿官釉

所谓“仿官釉”是指清代景德镇仿烧宋官窑瓷器的一种青釉。两宋官窑的青瓷,都承袭了汝窑的传统。《留青日札》说北宋官窑“文色上白而薄如纸者,正如汝”。《格古要论》称南宋修内司窑“色好者与汝窑相类。官青瓷,色取粉青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最下”。

雍正开始的仿宋官窑釉十分成功。釉质莹润凝厚,色有粉青、天青、灰白、青灰;釉面或有冰裂纹片,其纹色或白,或呈铁色。因胎质为黑色,颇能显现出宋窑那种“紫口铁足”的效果,御器厂称之为“铁骨大观”和“厂官釉”。据《景德镇陶录》记载,“官窑器,自来有专仿户,今惟兼仿,碎器户亦造,若厂仿者尤佳”。

清代雍正、乾隆两朝仿官器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们与宋官窑器比较,有时竟能达到真伪难辨的程度。仿官釉虽然几乎乱真,但细细观察仍有一些可辨认的特征:釉面不如真官窑肥厚匀净,也无釉流淌后出现的器口釉薄,外底聚釉的现象。许多器物底部有青花篆书六字款,少数无款者为有意摹古,清代仿官器,以仿古铜器造型为主,如壶、瓶、樽、花囊、缸、罐、方洗、桃洗、砚、碗等(图11、乾隆仿官釉水仙盆)。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龙泉窑青釉白瓷
浙江古代青瓷鱼纹装饰应用研究
德化白瓷雕塑作品选
哥窑青釉双耳彝炉
知足(竹)常乐
王兴虎陶瓷艺术作品选
安徽师范大学博物馆藏佛道入物瓷塑
景德镇早期青白瓷的器型与色度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
浅谈毡包青釉
工艺独特的明代龙泉窑青瓷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