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探析
2016-05-30张雯
张雯
【摘要】新媒体被大众称作“第五媒体”,它的快速发展以及广泛应用对大学生的思维、学习、交往等方式产生持久的影响。它不仅改变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同时也促进了他们学习方式和交流方式的转变。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传播速度快、不受时空限制、互动性强等优点,这对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影响;优势
新媒体被大众称作“第五媒体”,它的的快速发展以及广泛应用对大学生的思维、学习、交往等方式产生持久的影响。因此,阐述新媒体在学习与生活方面给大学生带来的变化,简单介绍新媒体的优势,有利于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有利影响
大学生思想极为活跃,对新生事物有着极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感知力,因而成为新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群体。当下社会,众多大学生将自己的课余时间应用到搜索引擎和网络社交工具,诸如: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上。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给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交流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也为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渠道。
(一)拓展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
在新媒体技术尚未开发和应用之前,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广播、报纸、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而学习专业知识的主要方式是听课、听讲座以及阅读纸质版专业书籍和期刊。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有限,加之教学资源的匮乏,因此,大学校园里经常会出现“讲座爆满”、图书“久借不还”的现象,这就为大学生的学习带来诸多不便。然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明显拓宽,已经不仅仅限于传统媒体以及校园学习资源的使用。大学生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网络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比如:百度、谷歌、雅虎、搜狗等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只要将问题轻松键入方框内,便可获取答案;学生在图书馆获取信息与知识的方式已经不仅仅限于纸质资料的阅读,越来越多的大学开设了电子阅览室,购买电子资源,方便学生查找和阅读书籍,学生在了解时政新闻方面也更加喜欢使用便捷的手机上网来观看腾讯新闻,凤凰卫视,央视新闻等。
与此同时,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也显著提高。在互联网媒体的影响下,学生在获取信息时由被动转向主动,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传播信息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大学生群体之间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来简化信息的传播与接收,丰富了获取信息与传播信息的渠道。此外,视频、语音、图片等新媒体的多样化表现形式,使信息的静态化模式更加生动起来,朝着信息动态化方向发展。新媒体平台上信息的发布和搜集极其快捷和多元。利用新媒体技术,大学生能够快速获得第一手的信息。信息的叙述方式也更加全方位和多角度,完善了获取信息的方式,激发了大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改变大学生的学习习惯
传统的大学教育课堂总是以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讲授为主,而学生也早已习惯于这种教学模式:老师辛勤地在课堂上讲课,构造出一幅幅密密麻麻的知识框架,学生则奋笔疾书地在书本上记笔记,这种教学模式纵然延续了很长时间,但却无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借助新媒体技术,如PPT、绘声绘影等软件的使用,可以将原本枯燥的文字内容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转化为图文并茂的幻灯片或视频,这就极大地吸引了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就知识的系统性而言,由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倾向于利用空闲时间通过一些手机APP软件接收零散化、碎片化的教育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具有一定的缺陷,缺乏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依据,这就难免会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不良的诱导。当今社会,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作为新媒体技术的主要载体,其功能日益强大,大学生过分依赖网络搜索功能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这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对网络形成依赖性,实行“拿来主义”,对网络上的思想或答案进行照搬照抄,拒绝思考。这主要表现在:缺乏思考辨别力,互联网上的信息庞大复杂,如何合理运用信息需要考量;缺乏系统性学习,从网络中收集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但却缺少科学依据的零散信息,这就导致其对待问题的认识比较肤浅;缺乏真实的提高,只是通过互联网学习,缺乏面对面的交流与智慧的碰撞,无法深入的学习和探知,未曾真正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三)拓寬大学生的交流方式
21世纪大学生主要通过 QQ、MSN、微博、微信、Facebook、电子邮件等方式来发表言论和完成信息的交换。而多年以前,由于通讯技术的不发达,大学生多以书信、电话为主要的沟通交流方式,一封信常常要几天甚至十几天才能到达目的地,而电话亭外面也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这种交流与沟通的方式给人们带来了极大地不便,而在那个科技极不发达的年代,普通人话语权比较少,发表言论的途径也非常有限。我们所熟知的一些方式,比如演讲等,也只有当时的一些知名人士才能做到。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学生群体通过这些社交工具不仅可以互相交流沟通感情、宣泄压力、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更可以获取新闻信息与好友动态。与此同时,随着“网络文明公约”的发布、绿色网络文化的建设,对网络个人隐私的保护也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重视起来。互联网上大量充斥的“个人空间”、“朋友圈”等便是大学生渴望自由,希望隐私被尊重的体现,这也使得大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更加容易找到自我,发展自我。
二、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
新媒体技术之所以能够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是因为其自身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所具有的不可比拟的优势,这种优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了突出的体现。
(一)不受时空限制,传播速度快、空间广
在使用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等传统媒体的时代背景下,一条紧急信息的发布必须经过重重关卡,而且受时间、地域的限制,这就给信息的传播带来极大的不便,使得信息的发布往往滞后,尤其是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紧急新闻的发布更是对时间和空间有着很高的要求,信息每晚传递一秒钟就可能会影响到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相较于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媒体和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广播媒体,新媒体的成长周期虽然短,但其技术却已十分成熟,与此同时,使用新媒体的用户量也越来越大,随着手机、PC、TV等这些互联网化终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有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才能使得信息的发布真正突破时空的限制,运用清晰的网页和强大的软件来呈现内容,可以轻松地实现随时随地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发布。
相较于原本传统的“一对一”的信息传递,新媒体技术实现了“多方位”的信息渠道,开辟了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无限”技术手段,打破了传统的“教室教育”的方式,即使教师和学生不在同一地点,也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中的一些软件,如QQ视屏,YY语音等的使用来实现面对面、音对音的教学,亦或是教师和学生不能够在同一时间进行教学活动,也可以通过“微课”这种建立在新媒体技术上的新兴教育模式,将整个教学过程实时拍摄下来,以便于学生后期的学习、使用和收藏。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和海量化,使得授课对象的数量以及授课路径方面增加了难度。
(二)互动性强
在传统的“四大媒体”盛行的时代,无论是通过报纸、杂志这种静态的纸质文字材料还是广播、电视这些动态的音频、视频,人们都只能是被动地接收信息,对待一则新闻或看到一条消息,人们不仅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更想了解政府或是他人的观点,可是却苦于缺乏相关的渠道和平台,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恰恰弥补了传统媒体此种不足,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技术支持,使学生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借助互联网技术并使用手機客户端获取和发布信息,更能观看和评论时事政治以及他人的动态与观点。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面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就显得缺乏吸引力,这就使得传统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法面临挑战。
就教育信息的获取形式而言,新媒体增强了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互动频率。对于老师借助互联网技术发布的一些信息,学生不仅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取信息,更可以通过在线聊天或是实时评论来与老师进行互动。学生与老师的这种互动性交流,不仅缩短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更加深了双方的感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与发布的热情,使得互动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有所增加,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在无形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借助新媒体技术基础上的软件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各种各样的观点在新媒体环境下竞相表达出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材料都可通过新媒体技术上传,使得众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网络条件下得以共享,这样一来,资料的上传者与下载者之间也能通过线上交流的方式产生互动,加深对某个领域知识的理解。总而言之:新媒体这种极强的交互性拉近了信息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关系与距离,使受众不再只是被动的接收信息、阅读信息,而且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进行互动。
(三)趣味性强
网络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工具,能多元化地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增强学习的趣味性。网上的众多学习资源也给学生带来很大的选择性,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取自己所能接受的方式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而不是仅限于课堂这种传统的模式。除了学习之外,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心理测试了解自己日常的心理变化,网络独有的隐匿性有助于保护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心。网上心理咨询室作为一种新兴的事物吸引了众多大学生,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再觉得进行心理咨询是一件“丢人”的事儿,反而觉得这种网上心理咨询的形式十分有趣。
参考文献
[1]史春红.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
[2]卢秋婷.传媒多样化对大学生影响及对策[D].长春理工大学,2012.
[3]孟培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
[4]李佺芳.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有效运行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0.
[5]高强.新媒体下高校共青团工作建设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3(02).
[6]彭娜.从传播学视角探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D].湖南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