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在中国的流行状况浅析
2016-05-30刘中华陈果李孟旸任琴琴
刘中华 陈果 李孟旸 任琴琴
摘 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但近年来呈迅速增长的趋势,尤其是农村地区近10年来上升趋势明显。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年龄和地区分布具有明显特征,总体生存率估计与发展中国家持平,地区和城乡差异明显。目前,尚缺乏以人群为基础的系统资料以描述女性乳腺癌组织病理学、诊断时期别和分子分型等疾病特征的分布。我国乳腺癌的防控策略应更多地侧重于疾病监测、病因学和生存研究,并采取措施提高农村地区乳腺癌预防、筛查和临床诊治服务能力,缩小城乡之间乳腺癌的生存率差距,遏制农村死亡率上升势头。现就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死亡和生存概况,以及乳腺癌疾病特征的分布状况作一综述。
关键词:乳腺癌;流行病学;发病率;死亡率;生存率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统计,2008年全球女性乳腺癌新发病例达138万,占全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的22.9%;46万女性因乳腺癌死亡,占所有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13.7%,占所有女性死亡的1.7%。
据统计,我国每年女性乳腺癌发病16.9万,是女性第二位最常见恶性肿瘤;我国女性乳腺癌死亡约4.5万,是女性第六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乳腺癌的发生与环境、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营养干预、减少超重和肥胖已被证实是有效的一级预防措施。也可以通过人群筛查有效降低乳腺癌死亡率,改善生存。了解中国妇女乳腺癌的流行状况和疾病特征,对于制定实施预防控制乳腺癌的策略至关重要。
一、中国妇女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特点
1.中国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处于世界较低水平
从世界范围看,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低。根据IARC的估计,2008年中国女性乳腺癌标化发病率为21.6/100 000,在全球184个有统计资料的国家中位列第99位,标化死亡率为5.7/100 000,位列第145位,均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妇女的乳腺癌的年龄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水平均为发达国家的1/3,标化发病率略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标化死亡率为发展中国家的1/2。
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每年女性乳腺癌发病例数达到16.9万,占全球总发病数的12.25%,仅次于美国(18.2万),位列全球第二。
2.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
在过去20年中,全球乳腺癌绝对数量上升了1.4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乳腺癌的发病率上升了30%~40%。由于中国原来的发病率非常低,上升幅度尤其显著。根据我国4个具有完整历史记录的肿瘤登记点资料的时间趋势分析,各地女性乳腺癌1988—2007年粗发病率增长了1.2~2.8倍,标化发病率增长了4.0~7.3倍,平均每年增长2.49%~1.07%。
虽然我国乳腺癌的死亡率不高,但近年来增长引人注目。根据我国3次全死因回顾性调查结果的比较,我国女性乳腺癌的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自20世纪70年代的2.95/100 000上升到2004—2005年的5.90/100 000,上升近1倍;标化死亡率自3.74/100 000上升到5.09/100 000,升幅为36.10%,城市女性乳腺癌标化死亡率上升幅度(42.23%)比农村(24.64%)高,但农村近10年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城市地区。
二、影响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人口学因素
1.年龄
乳腺癌罕见于青春期女性,在育龄期也不常见,但到了45岁左右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迅速增高,全球约70%的乳腺癌发生在45岁以上,我国45岁以上女性乳腺癌占所有病例的69.75%。
2.地区
全球乳腺癌地理分布的差异,还混杂着人种分布不同的影响。而我国乳腺癌地区分布差异明显,主要可由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差异解释。
我国几个主要肿瘤登记点的历史资料显示,过去30年中,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型城市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最高,比其他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高出2~3倍。城市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为51.91/100 000,是农村地区(23.12/100 000)的2.25倍,年龄标化后达2.00倍;城市地区女性乳腺癌死亡率(11.94/100 000)比农村地区死亡率(6.71/100 000)高77.94%,年龄标化后高42.37%。我国3次全死因回顾性调查结果比较发现,我国女性乳腺癌死亡率沿东部、中部和西部顺序依次降低,东部比中部高16.07%,中部比西部高27.92%,年龄标化后的死亡率东部与中部差距不大,但都明显高于西部。
三、对乳腺癌防控的启示
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在全球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但呈逐年增高的趋势。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女性生活方式发生显著改变,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普遍存在,预计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将持续上升,尤其在农村地区,由于原有基数低,使得未来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速度会明显高于城市地区。农村地区普遍存在诊断和筛查机会缺乏,会使乳腺癌的生存率城乡差距加大,死亡率上升势头难以遏制。
由于中国人群在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与欧美乳腺癌高发地区有显著的差异,对中国女性乳腺癌病因的探究一直是肿瘤流行病学关注的热点。我国乳腺癌研究和防控的基础应建立在一个完善的疾病监测登记系统之上,如有可能,针对乳腺癌的特点增加更多特征性的登记内容,如诊断分期、分子分型、组织病理学;开展乳腺癌筛查的地区应建立筛查登记系统,收集参与筛查妇女的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不仅能从个体角度评估妇女的乳腺癌危险度,而且能更好地掌握人群乳腺癌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为有针对性地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乳腺癌是可以通过人群筛查来及早发现、诊断、治疗以显著改善生存。普及人群为基础的乳腺癌筛查,无论现在还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是我国乳腺癌防控的重点所在。在考虑筛查方案时,乳腺癌发病率的城乡差异以及各地卫生资源的配置及其可及性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的水平,在农村地区推广乳腺癌筛查的适宜技术,有望缩小目前存在的乳腺癌生存状况的城乡差异。
参考文献:
[1]张敏璐,黄哲宙,郑莹.中国2008年女性乳腺癌发病、死亡和患病情况的估计及预测[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2, 33(10): 1049-1051.
[2]黄哲宙,陈万青,吴春晓,等.北京、上海、林州和启东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及死亡的时间趋势[J].肿瘤,2012,32(8): 605-608.
[3]郑莹,吴春晓,吴凡.中国女性乳腺癌死亡现况和发展趋势[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0,45(2):150-154.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