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喜欢你们画的妖怪

2016-05-30刘墉

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录音机妖怪小朋友

刘墉

今天晚上爸爸和妈妈,跟着你,到你学校参观。

导师们都站在教室里,招呼每位进来参观的人,解释他为什么那样教。

他们的教法也确实需要解说,很多事情爸爸就不懂,经他们解说之后,才知道,原来我认为不对的教法,都有它们的道理。

譬如我看你们的科学展,觉得多半的东西都不完整,明明说是表现惯性定律的作品,但是才动一下,就不堪一击,全散了。

老师则说得妙—

那是小朋友发挥想象力的地方,所以即使一个三年级的孩子,说要制造一个录音机,老师也会教他做,只是让孩子了解录音机的基本原理,其余的全凭想象。于是七拼八凑,说是录音机,却根本不能用。

“不要让孩子太小就变得现实,在他们小时候,不要拘束他们的想象力,谁知道有一天,最先登上木星的宇宙飞船,不是由他们制造的呢?”老师说得真有意思。

而当我责怪为什么才小学一年级,就教你们锯木头,实在太危险的时候,老师则说:“这世界上充满危险,不懂才危险,懂了就不危险了。与其过度地保护他们,什么都不让他们动,不如在旁边小心指导,教他们怎么做。”

于是,爸爸了解到美国小学的教育,不是“往里收”的保护,而是“向外发展”的指导。

这一点最能表现在你们四年级和五年级合班的构想。

当爸爸走进那间特大的教室,知道你们学校居然有一班,是把四、五年级的学生放在一起上课时,真吓了一跳。

天哪!这是学生或老师不够的学校才用的方法,为什么在你们这个被选为全国最优良的学校里也采用呢?

那位指导教师则笑着跟大家分析:因为我们的社会,并不是人人一样。人本来就有学力、智商的差异,所以试着在小学就创造这么一个环境,使四年级的孩子能提早接触五年级的功课,五年级的孩子又能随时当小老师,帮助四年级的学弟、学妹。

据说教学的效果相当好呢!

“尊重每个学生的个别才能,也使大家融合成一体。”这种做法似乎在你们的学校,处处都能见到。

此外,对程度更高的学生,学校里还特别开了每星期一次的IP工课程。像你,这学期就学了“文艺复兴”。

甚至在那“文艺复兴”的课上,还要分组,有人学习造纸,有人学着制陶,你特别带我们到你做的陶壶前面,得意地介绍一大堆—为什么壶的把手要扭转,为什么壶身要做成鸡的形状。

爸爸现在也了解,为什么以前你去“大都会美术馆”对文艺复兴期的陈列室不感兴趣,现在却能待在里面,不想出来了。

“做个世界人!”

当你哥哥念小学的时候,他的老师对我这么说。

而今在你们的作业上,又一次看到。只是早年计算机还不普及,现在你们则一人一台。

于是我们见到小朋友分组,用计算机作“比例”。据爸爸了解,这进度跟台湾的小学生完全一样。

只是,你们可能做的内容比较不同,居然用伦敦、日内瓦和纽约今年四月二十七日到五月一日这五天的气温来做比例图。

你指着自己做的日内瓦气候分析,告诉我和你妈妈:“看!日内瓦这几天的温差,有十三度,怪不得我们去年到那里又冷又热的。”

整个参观下来,你知道爸爸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吗?

是你们班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加州某所学校的一个班级做的“妖怪”游戏。

“两边”的小朋友,各自分成五组,画出五个不同的妖怪,再用文字形容给网络那头的小朋友看。

接着彼此照对方形容的,画出“他们说的妖怪”。

最后,则是谜底揭晓的时候,大家把画好的妖怪都传给对方,比一比,看像不像。

两岸,原来完全不认识的小朋友,甚至在网上交换了照片,成为“一起工作的好伙伴”。

走出学校,爸爸要说:

爸爸真是不如你了,爸爸不会做陶,不会用计算机画比例,甚至刚学上网。

你,虽然小,却已经走在父母的前面。

你们的老师真伟大,他们带着你们走,把你们的眼光放远,把你们推向未来充满挑战的世界。

(选自《做个快乐的读书人》,有删节)

品读

这篇文章是作者写给自己的女儿的,也是写给每一位师长和孩子的。作者参观女儿的学校、班级,看到了学生们的科学展,看到了四年级和五年级学生一起上课的大教室,看到了女儿做的陶壶,等等。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按参观的顺序写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同时穿插了一些回忆和联想。作者通过自己在参观中受到的“教育”,给我们一些启示:我们应运用好自己的想象力,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并且应善于分析、善于思考……

猜你喜欢

录音机妖怪小朋友
录音机里的旧时光
贝壳
川上的诗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
妖怪来了
妖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