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彬县:“五轮驱动”助推特殊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2016-05-30胡文强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彬县特校随班

胡文强

近年来,彬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按照“建学校、强队伍、保投人、重资助、提质量”的特殊教育发展思路,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整合教育资源,构建完善的特殊教育体系,通过大力实施行为习惯养成、身体功能康复、生活能力强化、兴趣特长培养、职业技能培训“五轮驱动”教育,推动全县特殊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整合资源构建完善的特殊教育体系

2012年以来,彬县落实财政资金2100多万元,相继在县城教育园区建成1所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在各镇建成12个残障学生随班就读点,并依托县特校和随班就读点建成1个县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8个镇级资源教室,基本形成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教室)为支撑、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体系。残疾儿童的人学率达到94.5%。

目前特殊教育学校有86名残障学生,其中包括周边县区9名学生。对轻度残疾且不愿在特校就读的112名学生,县教育局安排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并向他們免费开放镇资源教室,由特教辅导教师定期开展培训,满足他们的学习、训练需要。“今年结合‘两学一做活动,特殊教育学校每名党员帮扶一个特殊资源教室,并且帮助2-5名乡镇随班就读的学生。”县教育局局长赵彬会表示。

距离彬县县城40公里的龙高镇中心小学是县上设立的12个随班就读点之一,目前集中了全镇10名轻度残障学生在此随班就读。设于校内的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已于今年4月投入使用,宽敞整洁的教室里摆放着根据学生健康状况需要而购置的康复训练设施。设立资源教室的目的是弥补随班就读学生课堂教学的不足,满足残障学生的特殊需求。龙高镇中心小学安排三名经过培训的教师为这些随班就读的学生进行学业辅导、康复训练、行为矫正及心理辅导等,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其能够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中。

对不能进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少年儿童,教育局主动协调卫生、残联、社区等各方资源,为他们提供送教上门服务,确保不让一个残疾孩子掉队。义门镇师家河村的小娟(化名)就是这项政策的受惠者之一。小娟自幼因重度残疾未上过一天学,在今年教育局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中,县教育局安排镇上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的二名教师每周保证送教1-2次,帮助其掌握基本的生活知识。

落实“六免三补”加大资金保障力度.

县教育局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在全县落实了每年50万元的特殊教育专项经费、每年6000元的生均公用经费、50%的特殊教育教师津贴,为促进特教发展做好了资金保障。在落实省市对残疾学生“五免两补”政策的基础上,为学前三年残障幼儿免除保教费,为义务教育阶段残障学生发放寄宿生生活补助,实现了“六免三补”。在此基础上,结合教育精准脱贫工作,向学前三年贫困家庭残障幼儿发放生活补助,解决了困难家庭残障儿童上学难的问题。此外,积极争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爱心人士捐资助学,五年来累计筹集资助资金40多万元,进一步拓宽了特殊教育筹资渠道。

按全县特殊教育规模和国家特殊教育教师编制标准,县教育局从南京特殊教育职业学校招聘了20名特教专业教师,从全县选调了65名热爱特教事业的中小学教师,通过特教技能培训后,转岗从事特校和随班就读点残障学生教育工作,基本满足了特殊教育发展需求。先后组织教师赴北京、江苏等地特殊教育院校及康复机构培训16批次111人次;邀请西安第二聋哑学校、西安启智学校特教专家来彬县开展特教技能培训,培训教师120人次,提升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大力实施“青蓝工程”,采取专业教师与转岗教师、随班就读辅导教师结对帮扶形式,强化特教教师梯队建设,培养了一批优秀骨干教师。近年来共评选命名市县级特殊教育学科带头人3人、教学能手4人。特殊教育学校2013年被命名为“省级示范特殊教育学校”,成为全省第八家、县级第一家通过验收的特殊教育示范学校。

“虽然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专业教师数量少,从普教转行的特教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相对欠缺的状况仍然存在。”局长赵彬会坦言,“这是目前特殊教育的薄弱环节。下一步打算将本县籍特教人才临聘回来,补充特教人才的不足,可以使这一问题得到缓解,县委县政府也给予大力支持。”

“五轮驱动教育”促进学生全方位成长

为了促使残疾学生全面适应社会、快速融入社会,教育局根据学生的残疾类型和程度,大力实施行为习惯养成、身体功能康复、生活能力强化、兴趣特长培养、职业技能培训“五轮驱动”教育。

彬县特殊教育学校自2012年成立以来,在教学上不断探索,形成了“以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为突破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兴趣培养为载体,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以康复训练为切入点,补偿学生身心缺陷;以社会实践为依托,促进学生尽快融入社会”的教学思路。在课程开设方面,学校结合实际,上午为文化课学习,按自然班开展教学,下午采用走班制开展兴趣活动。根据残障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县特校开设了语训、律动、康复训练、生活实践等康复课程,以及舞蹈、手工制作、编织、串珠、计算机等15个兴趣小组,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其职业技能。学校研究开发了《行为习惯》《劳动技能》等校本课程教材,向全县随班就读点推广,提高了特殊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县特校及各随班就读点围绕“实行全面精细管理、促进特教质量提升”目标,制定了《彬县特殊教育学校管理实施细则》《彬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常规要求》《残障学生随班就读管理办法》等系列管理制度,并安排专人负责检查、指导,确保各项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到位。教育局每学年对县特校教育教学工作从教学质量、综合工作、整体研判、社会评价4个方面分17个小项进行一次全面考核、赋分,对各随班就读点的考核纳入校区综合考评之中,按照考核结果分学校、校长、教职工三个层面进行奖惩兑现,强力促使特教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此外,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征询家长意见建议,改进学校教育方式方法,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促使形成了规范、开放的学校管理格局。

2016年5月6日,咸阳市特殊教育工作推进会在彬县召开,彬县特殊教育工作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下一步,教育局将进一步落实特教公用经费、教师津贴及各项补助资金,每年列支10万元以上经费用于特教教师培养培训。”局长赵彬会表示,“我们将与卫计部门联合开展残障儿童鉴定及‘医教结合工作深化特教教育教学改革,以康复训练和职业教育为主线,不断加强残障学生的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推动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两头延伸,做到特殊教育全覆盖、零拒绝。”我们也祝愿彬县特殊教育的明天越来越好。

猜你喜欢

彬县特校随班
创特色品质特校
基于社会工作对随班就读社会支持体系的建构研究
积极利用数学实践活动 促进随班就读学生成长
在科研支持下的特校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索
我国随班就读政策演变与发展
——基于“渐进主义模式”的分析
浅谈听障儿童的融合教育
陕西彬县:多举措助推远程教育“固定学习日”抓实抓细
彬县依托上海教师培训基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丰富特校校园生活
彬县耕地土壤速效养分丰缺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