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研究

2016-05-30鞠鹏华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业务问题对策

鞠鹏华

摘 要:伴随着我国金融服务行业不断完善和健全,银行业的逐步开放,整个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都为私人银行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发展机遇。本文以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对完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私人银行 业务 问题 对策

一、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1.现行法律制度不完善。现在我国银监会还没对私人银行业务制定出明确的规章制度,只有2005年颁发的《个人理财业务管理办法》与2009年颁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根据这两个通知,商业银行可以针对具有一定投资经验、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高资产拥有人群提供私人银行业务,并且不调整其原来的投资方向,但是对私人银行投资领域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现行规章制度存在欠缺,所以应该把原有规章制度更加精细化,更加量化。

2.分业经营模式受限。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当前我国的商业银行无法从事资产管理业务,大大的阻碍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脚步,比如我国商业银行无法涉及保险,证券等行业,导致商业银行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为客户提供一定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阻碍了商业的综合业务发展。一般地,由基金公司或者信托公司,它们发行的产品为私人银行客户提供资产管理,这样会导致其他问题。私人银行无法获取高收益的产品费,只能获取很低的手续费,导致盈利能力持续降低,在不是充分全面具体的对产品进行了解后就为客户推荐理财产品和提供理财服务,导致了客户经理存在权责利不一致的情况;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信托类产品可能与客户的风险偏好不一致,存在信息不对等现象,业务创新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为客户提供定制的金融产品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无法将不同产品组合售卖。

3.私人银行业务同质化严重。当前我国共有二十多家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但是业务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大多数私人银行产品与债券、信托或股市挂钩,类似于贵宾客户的理财产品,从10万元到100万元不等设置起购点,收益率相对提高0.5%。由于缺乏本质上的创新,再加上大多数私人银行客户并不具备足够的金融知识,并对自己的投资产品也缺乏积极了解的意向,客户经理只能为客户推荐一些具有普适性的产品,因为可以节省调对复杂产品结构、风险等方面的解释时间。基于这种情况,业务缺乏种类创新,并受到宏观金融政策的限制,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展更多的是以数量来弥补质量方面的缺陷。

4.目标客户需求不明。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在维护客户关系的时候,对于高净值客户的投资取向、目标等内容并没有进行深入挖掘,往往只是进行简单的客户关系维持,而有效的沟通是为了通过片段式的信息来整理出不同客户的独特需求。当前客户经理与客户接触过程中更多的是为了维持合作关系,获取好感。

5.缺乏高端人才。私人银行业务针对高净值人群提供定制化服务,因此其服务团队必须由高端人才组成,当前国外私人银行人才主要来源于企业的高级客户经理,或者本身就是高净值客户,这两类人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并且对高净值人士的金融需求较为了解,能够贴近客户提供服务。反观我国,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年龄集中于40岁左右,大多是银行内部的个人经理,在年龄上虽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可是也有缺点,他们与高资产拥有人士的交流存在代沟,也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所以应丰富产品经理团队年龄,专业的多样性,才能更好的取长补短。

二、我国私人银行发展建议与对策

1.商业银行内部调整。(1)细分客户群体、完善服务方式。经过十年的发展时间,当前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受到更多高净值人士的关注,因此未来商业银行应当进行内部调整,不再以产品为中心,而应当以客户为中心,对客户群体进行细分,为不同客户提供私人订制的金融或增值服务,有效增强私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对客户群体进行细分,可以结合客户的职业、财富来源、风险偏好等方面因素,对高净值客户进行不同的区分,对不同类型的客户予以不同的定位。在客户群体细分的基础上,提供个性化与量身定制的服务。从当前的形势分析,私人银行应当进一步加大研发能力,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客户进行细分,提供相适应的增值产品与服务。(2)加强业务创新。第一,对普通零售银行产品服务进行优化。包括货币市场管理账户、强化信用卡融资便利等方面;第二,完善资产管理服务,根据不同客户的风险偏好与资产平衡需求,提供不同类型的风险资产组合,为客户提供全权委托投资或顾问服务,涉及信托、税收计划、不动产计划等方面;第三,提供衍生工具、不上市的证券交易、国际股票基金等多种专业化高端产品,满足知识水平相对较高阶层的需求;第四,咨询顾问服务。以金融知识较为丰富的客户作为咨询服务对象,为其提供各种数据与投资研究方案,将客户的相关信息转化为投资机会,这也是银行服务能力增强的关键;第五,加强新产品设计,具体如拓展金融产品范围、丰富投資工具。(3)培养专业化人才。通过人才引进的方法,能够快速有效的组成一支对理财具有高敏感度的私人银行业务客户经理队伍,并未后备人才的发展提供时间。特别是那些具有国内生活背景与海外投资管理经验的人才,能够对私人银行业务开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应当逐步培养本土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引用人才的方式固然快速,但是存在适配度低,不适应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现状,所以私人银行主要应注重建立自己的理财规划师队伍,对理财人员进行有规划,有目标的培养金融。在培养方式上,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开发模拟软件,时时进行模拟操控,须克服现行培训体系中未根本解决的一些弱点,比如单纯学习理论数据,照搬国外经验等。

2.改善私人银行外部监管。(1)制定私人银行管理办法,明确私人银行的地位。2014年我国银监会已经委托三家银行研究制定私人银行监管管理办法,当前我国存在《银行财富管理中心及私人银行业务交易管理办法》,对私人银行、私人银行客户、高端客户等做出一定的规定,但是对私人银行经营范围、风险控制、系统与业务细则等多个方面缺乏明确的规范要求,对持牌机构的私人银行和非持牌机构的私人银行的准入标准没有做出区分,限制私人银行能向专业化服务发展。因此,针对这些不足,应当制定更加明确的私人银行管理办法,制定量化的法律法规,让金融市场有法可循,有法可依,明确私人银行的合法地位,才能更好的让人们接受私人银行,也能更好的为私人银行的发展开辟出合法的宽阔道路,让私人银行的发展更畅通无阻。(2)适当放宽经营限制,促进私人银行的业务创新。在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中,监管部门也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并不应该像字面意义上的监控和管制,正如现在我国提倡的简政放权,管理和服务并存的理念一样,应当将管理和激励并举,才能帮助私人银行业务更好更快的发展。在制定明确法律法规,明确私人银行法律地位后,应当适当放宽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经营限制,避免手伸的过长,干预的过多,鼓励其进行合理创新。

三、结语

我国私人银行业务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与国外银行成熟的私人银行业务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本文将从私人银行的基本概念与特征展开研究,对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理论与实际的深度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对我国私人银行业务未来前景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仲武冠.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研究[J].银行家,2011(03).

[2]梅非奇.中国私人银行的管理模式[J].中国金融,011(15).

[3]李星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及对策[J].金融经济,2015(02).

猜你喜欢

业务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微信OA平台在办公业务中的应用
试析农机驾驶证业务办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售电企业的管理创新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