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试点实施过程中的学校、企业互动模式研究

2016-05-30姜绍忠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6年9期
关键词:校企职业评价

姜绍忠

[摘 要] 针对现代学徒制在我国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与天津圣纳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实践,对在试点探索中取得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对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7-0024-01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思想相结合的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的职业教育制度。现代学徒制企业具有用人与育人并举之功能,更好地实现了产教的融合。

一、现代学徒制在我国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国家层面尚未形成实施现代学徒制的顶层设计。

2.一些企业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体现为动力不足:其一,实施现代学徒制,企业需提供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这些投入得不到政府或学校的补偿,造成企业的动力明显不足。其二,实施学徒制,一些学校服务企业的动力不足,热衷于挂牌子、走过场。其三,在学徒制实施过程中,企业缺乏话语权,不能够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多赢的局面。

二、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实践总结

2014年,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与天津圣纳科技有限公司率先开展“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共同组建了基于德国双元制模式本土化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班,从试点班目前的运行效果看,学员的意向就业率达到100%,就业匹配度高达90%以上,学校以及企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得到了较大提升,基本实现了企业、学校、学生、社会多赢的良好开局。总结如下。

1.形成校企利益共同体,打造校企双赢:本着互惠互利,多方共赢的原则,校企共同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校企联合招收在校学生进入试点班,并签订“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协议,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2.校企联合招生、招聘:按照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的招生原则、用人标准,企业直接参与学校招生工作。具体流程如下:首先是举办企业说明会;其次是学员初步遴选以及笔试、技能考试和面试确定入选学生名单;然后是安排入选学生访问企业,体验企业文化,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企业、明确职业发展规划;最后是天津圣纳科技公司与学生签署培养协议。协议签署以后,这些学生具有学生和企业“后备员工”的双重身份,同时在学习期间享受企业的生活补贴。

3.校企共建教师队伍:学校聘请合作企业工程师、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组成一体化教师团队,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担任校内外课程的教学以及企业实践等的指导工作,共同开展技术项目研发。

4.校企共创工学一体的课程体系:校企双方教师队伍对专业所对应的工作和教育状况进行分析,对任职人员的知识、技能等进行全面和系统的调查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和典型工作任务,共创工学一体的课程体系。

5.校企共建学习环境,共享教学资源:校企共同规划和建设与真实工作环境相近的校内外实训基地。通过实施企业情境教学,将学生的通用职业素质培养与企业文化、企业理念等紧密结合起来。

6.校企共搭管理平台:成立校企合作管理机构,本着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制定相关文件及制度,探索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

7.校企共同评价学生能力:共同制订校企互认的职业能力评价制度,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评价标准,达到人才职业能力评价的企业和学校的互认性。

8.建立校企合作风险防范机制及约束机制:为使校企合作健康发展,双方应共同履行责任和义务,并受到法律、制度和道德的约束。

三、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的几点反思

1.职业院校的办学观念应该进一步转变:要让企业成为参与办学的主体,如企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技术人员进课堂、企业岗位标准进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要形成适合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采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师傅对学生的指导作用,通过现场教学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指导无针对性等问题,同时明确师傅的指导职责和考核要求。

3.要构建适合现代学徒制的评价模式:建立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不同类型课程的评价标准和适合现代学徒制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要紧紧围绕行业、企业用人标准,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在实施现代学徒制时,应该考虑学校的具体情况、当地的产业结构,努力争取政府的政策扶持,准确把握合作企业的利益核心点,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将职业教育植根于企業之中。

参考文献:

[1]郑雅萍.再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构建与完善[J].中国成人教育,2012(4):5-6.

[2]程玉光.基于中德“SGAVE”项目汽车机电人才培养“能力导向”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

[3]朱性福.深化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J],职业,2012(33).

猜你喜欢

校企职业评价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校企合作五反思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