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化学教学效率的五大策略

2016-05-28张爱香

考试周刊 2016年32期
关键词:化学教学教学效率教学策略

张爱香

摘 要: 初三是学生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要想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初中化学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科特点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学会归纳比较,掌握概念,重视化学实验,做好练习,及时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化学教学 教学效率 教学策略

通过几年的化学教学实践,我深刻意识到对初三学生的入门教学是顺利学好化学的关键。在学习时间短,内容多而抽象的不利情况下,既要注意对学生化学学科本身素养的培养,又要讲究学习的有效方法和技巧。下面谈谈我的教育认识和体会。

一、明确目的,培养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有效的催化剂,要学好化学知识一定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生活、生产离不开化学,化学能使人们深刻认识并更好地改造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使我们生存的物质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基础。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更要注意经常用化学知识解释化学现象,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培养兴趣的有效方法,有了对化学学习的浓厚兴趣,就为我们学好化学奠定了坚实基础。实施实验探究教学乃是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以酸和碱、盐的教学为例。第一阶段:接触性阶段,又可视为入门阶段。由于酸碱盐的学习主要是学习复分解反应条件和无机物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为打下牢固的基础,可以准备两酸、两碱、三盐,让学生感知固体物质的颜色、溶解性及其对应水溶性的颜色,从而掌握物质分类的知识和技能。主要是使学生产生对化学药品的亲近感,让他们会认并敢于接触化学药品,从而激发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化学知识的兴趣。第二阶段:直观感知阶段。酸碱盐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学习两种重要的酸推导出酸的通性,而对于碱和盐的学习也是同理,并总结出无机物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可组织学生探讨具体物质的性质,引导他们感知每一种重要物质的性质。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探求精神和实验操作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欲望。

二、把握课堂,五行并举

课堂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化学概念及理论,指导做好实验,引导讨论探索新知识,纠正常见错误,解答学习上的疑难,指明学习重点,点拨解题思路。

听讲要聚精会神,眼、耳、脑、口、手五官并举,共同参与,以提高学习效率。看课本看板书,观察演示实验的操作过程和现象;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与同学发言,听他们怎样阐明道理启发自己;经常思考前后所学知识的联系,尤其是对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概念设定的应用范围和适应条件等;对老师的发问要善于表态,口述其中道理,以促进思维加深理解,以有利于知识的深化;针对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或不理解的内容,认真理解老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归纳比较,掌握概念

初中化学要求掌握的概念较多,能不能学好概念是能否学好化学的关键。在学习中不但要善于抓概念中的关键字词,准确掌握概念,更重要的是要注意经常将学过的知识对比归纳,前后概念(原子与元素、化合物与混合物、置换反应与分解反应),相似概念(燃烧与自然、原子与离子、化学方程式与电离方程式),相对概念(纯净物与混合物、溶解与结晶、潮解与风化)等都要进行比较,对照理解与记忆,找出相同点,注意不同点,会收到一举多得、事半功倍之效。同时学完章节或期中期末,要养成及时将已学全部知识进行整理归纳的习惯,分清概念的从属关系,达到真正彻底掌握概念的目的。

四、细心观察,重视实验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化学中规律性的知识都是从化学现象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故重视做好并认真观察实验对学好化学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上课时老师要演示一些化学实验,一定要仔细观察,全面分析,不能光看“热闹”,要透过“热闹”看“门道”。除了做好分组实验外,对于“家庭小实验”或课本中的“活动天地”与“实验探究”,也要想方设法找一些简单器材动手做一做,试一试。这样做不仅能帮助我们弄懂化学现象的本质,而且能锻炼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更能诱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五、做好练习,及时复习

做好练习是学好化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做好练习可以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发现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并有意识增强,逐步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题时首先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分析要用到的定义、化学方程式、公式,设计解题方案,求出结果。做完题后,还可以从拓宽知识面入手,探讨一题多解,寻求新的解题方法。

“化学易学、易懂、易忘”,这是很多同学初学化学的体会。因此,要想牢固掌握所学的化学知识,每学完一单元或一章以后要及时系统地复习。复习时应全面阅读有关章节,找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然后以某一重点知识为中心,将其他知识点与其联系起来,将它们连成串,结成网,使之系统化。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真正学好化学。

参考文献:

[1]马金斌.化学学科教学与情感教学心理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2).

[2]杨超.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化学课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上),2011(02).

[3]王贺.浅谈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09).

[4]何剑.浅谈实验探究教学方法在“酸、碱、盐”一章中的运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6(10).

[5]叶爱国.探究式学习在“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章节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09(08).

[6]罗想霞.探究式教学在化学中的应用[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2).

[7]刘冰.“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河教育,2005(02).

[8]林生辉.化学实验探究教学刍议[J].教育评论,2003(11).

[9]李银虎.如何学好初中化学[J].新课程学习(上),2012(05).

[10]潘凤娟.初中化学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09).

[11]覃胜刚.怎样学好初中化学[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1(12).

[12]王红.浅议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方略[J].中学时代,2014(09).

猜你喜欢

化学教学教学效率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