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风险管理导向的企业内部控制思考
2016-05-28刘乐欣
刘乐欣
摘要:文章结合典型事例分析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在风险管理导向视角下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包括改善内部控制环境,明确内部控制战略目标,以及完善风险管理工作体系这三个方面,望促进企业风险管理理念与内控工作的融合。
关键词:企业 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核心要素之一,要求通过对企业内部各项活动进行全面监督、控制、管理的方式,促进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提高经营管理活动的工作效率,促进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在风险导向视角下,企业应当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高度融合起来,树立风险控制的基本理念,将风险元素融入内控制度制定与执行的全过程中,借助于风险评价的方式发现企业内控体系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制定风险应对措施,以提高内控工作的整体水平。
一、企业内部控制相关问题
(一)内控环境不良
以北京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下设全资子公司中信泰富为例,该公司于澳大利亚有铁矿经营项目,故需以澳元为流通货币购入各种设备与供应品。为缓解外汇波动对企业所造成的资金风险,自2007年开始该公司开始购买累计外汇期权合约进行对冲。合约中约定在达到最高利润上限时合约可自动终止。对于该公司而言,在澳元兑换美元汇率不足0.87时,企业必须不断以较高汇率水平接盘。2008年开始,澳元持续贬值,导致该公司面临着巨大亏损,股价短期内下降77%以上,市值损失超过200亿港元。针对该时间,中信泰富公司发布声明宣称:此次公司所签订累计外汇气圈合约是集团董事以及财务总监私自与银行签订,董事会主席并不知情,合同签订未经过必要的审批程序,风险评估存在误差。
结合该事件来看,该公司最为关键性的问题即公司内部各个治理机构的责任归属问题尚不明确,组织机构的设置流于形式,董事会在风险事件识别、防范方面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除此以外,财务总监等企业高管没有履行好管理职责同样是导致企业严重亏损的原因。
(二)内部控制战略目标不明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上来说,企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应当综合设置包括战略、经营、报告、以及合规四个层面在内的目标。战略目标作为新增目标之一,容易被企业管理人员所忽视,因目标设置不明导致风险问题的加重。以健力宝集团公司为例,自2002年董事会人员变革后该公司开始进入多元化扩张道路,甚至斥巨资推出新品牌,在与子品牌关系的处理上持“扬此抑彼”的态度。虽然短期内本公司经营状况有所改善,但战略管理仍然处于无序、无效的状态下,多种不相关的投资行为导致企业战略目标过于混乱,造成企业资源被分散,财务负担非常沉重,即便进行专制改革后仍然无法解决资金困难的问题,导致企业逐步衰退。
(三)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以中航油为例,2003年开始起下设新加坡子公司总裁开始扩大业务范围,转入石油衍生品场外期权交易业务中,进入投机经营领域,导致企业出现严重的账面亏损问题。而在油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该公司选择展期方案,继续卖空待跌,期货交易账面亏损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债务重组。这一案例提示我国当前大部分企业在风险管理体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缺失,在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以及控制活动这四个基本步骤执行中还存在非常多的问题,导致风险管控制交互影响,造成风险管理活动的失效。
二、基于风险管理导向的内控体系
(一)改善内部控制环境
风险管理导向框架下认为内部环境是决定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基础所在。在改善内部控制环境方面,值得关注的措施包括如下几点:
第一,促进各机构部门职责的充分发挥。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一大人物就是让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与机构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与优势,在《公司章程》等纲领性文件中明确机构职责归属问题,并完善激励约束工作机制,如可通过股票、期权激励的方式,使企业与核心人员形成利益挂钩的关系,确保行为长期化。同时,还需要重视企业董事会功能的发挥。在企业董事会机构的构建中,必须综合对成员经验、外部董事比例、独立性、成员参与度等因素的考量,可在董事会下设置执行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负责专业化职责。同时也可引入外部独立董事会,以促进董事会机构的适当外部化转型,形成对内部人员的监督约束作用,以确保股东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第二,培养风险管理工作理念。在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体系中,风险管理理念是一整套共同性的态度与信念,贯穿从企业发展战略制定至日常活动的方方面面,是对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期间所开展全部业务的集中体现。在风险导向视野下,企业应当积极培养管理者以及各级员工的风险管理工作意识,并努力将这种思想意识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以确保企业各个部门、岗位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循风险管理的思想安排、协调、完成自身工作。
(二)明确内部控制战略目标
内部控制战略目标是企业在风险防范过程中最为关键性的指标之一。我国当前企业经营管理中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在于战略目标尚不明确,给企业所带来的风险与损失是不可预计的。因此,在风险导向下企业必须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以最大限度的规避因战略失败所导致风险的问题。具体而言,应当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紧扣企业发展使命。企业发展使命是引领企业战略目标制定的重要元素。在企业制定阶段性战略发展目标时,必须以企业发展使命为着眼点,避免出现目标偏离、混乱、或迷失的问题。只有紧扣企业发展使命展开战略制定,才能够使企业战略发展方向与战略目标更为明确,避免因战略目标不明所致的巨大风险。
第二,充分考量企业风险容量。在企业制定战略目标时应当纳入对自身风险容量水平因素的考量,确定在何种战略目标下的风险处于可接受范围内,或处于不可接受范围内,据此确立正确、可行的战略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在制定战略目标并分配资源时均应当对风险容量这一指标进行充分考量,确保经营行为开展中风险管理能力的有效与可靠。
(三)完善风险管理工作体系
风险管理体系是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主体与核心所在,在确保企业风险得到实质性控制中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在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充分进行事项识别。企业需根据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的目标,识别出与目标相关且可能影响内部控制整体效果的潜在事项,针对机会性事项应当采取措施加以挖掘与应用,针对风险性事项则应当采取措施有效防范与应对。事项识别中可以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推进式研讨、访谈、事项目录、以及调查问卷等,以便根据不同属性的事项作出针对性处理。
第二,全面风险评估。企业应当准确识别剩余类、固有类风险。在潜在风险要素的评估中,应当综合可能性、影响程度两个方面的指标,将可能性高且影响程度大的风险项目作为防范重点,同时也可以根据对历史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准确评估风险项目。针对存在关联性的风险因素,可以将多个相关性风险事项合并为整体进行分析,以准确识别风险组合对企业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第三,谨慎分析风险应对方案。企业需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风险事项分析相应的处理方案与防范措施,得出实施风险应对方案后出现剩余风险的可能性,通过综合对比剩余风险与企业自身风险容量的方式,在多个防范方案中作出最佳选择。同时,对风险防范方案的评价还需要综合对成本-效益因素的考量,在保障方案实施效果的前提下,兼顾成本-效益目标的最大化实现。
第四,有效设计执行控制活动。在企业风险防范应对方案的实施中,控制活动是非常关键的要素之一。为了避免控制活动设计执行效果差的问题,首先应明确控制活动的基本方法(包括资产安全、业绩评价、批准授权、调节、验证、职责分离等),特别重视对控制活动“死角”业务的设计与防范,配合对岗位责任机制以及业绩评价工作机制的完善,确保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员工分工协作,相互可见度,有效控制与管理风险。
三、结束语
在风险导向视野下,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连接关系。针对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在环境条件、战略目标、以及工作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要求融合风险管理的理念,将风险管控因素融入内控制度的全过程中,以促进内控环境的改善,战略目标的明确,以及工作体系的完善,从而促进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进一步融合。
参考文献:
[1]戴文涛,王茜,谭有超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概念框架构建[J].财经问题研究,2013
[2]牛爱民.构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9
[3]陈凌云,李宇立.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基于管理层和审计师的博弈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
[4]孔漪.浅析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落实策略[J].中国商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