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应对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的策略

2016-05-28王思怡

财经界·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信用风险互联网金融应对策略

王思怡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互联网行业强势崛起。在互联网技术的促进下,金融行业的规模急剧扩大,参与主体也不断增加。然而,由于缺乏风险管理,互联网金融不断出现违约现象。金融是经济的支撑力,它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应对体系,确保国家金融的长期安全运行和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应对策略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信用风险 应对策略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型的,融合了互联网思想和技术的金融形式。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在线理财、众筹融资等都是当前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主要业务模式。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市场不断扩大,互联网金融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例如2013年以来恶性欺诈行为不断增加,对互联网金融市场带来不小的冲击。鉴于此,我们必须建立完善的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一、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现状

(一)法律法规的缺失

我国现有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如《银行法》、《证券法》等都是面向实体金融来制定的,在处理互联网金融相关问题时显得十分无力。至今,我国并未出台针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特点的法律法规。这就造成了对于新的融资业务如众筹融资、P2P贷款等无相应法律文件可以依托;对于第三方支付领域,尽管政府已经出台了临时性的网上支付业务管理制度,然而对于一些新兴领域,如虚拟信用卡支付和二维码支付等,至今仍未出台针对性的管理政策和法律法规。另外,为避免传统金融风险而制定的杠杆率、资本充足率等规定,并不能完全适用于互联网金融。倘若出现经济纠纷,并无一部专门、明确的法律法规来保障投资者的应有权益。

(二)监控手段不足

互联网金融的交易结算和交易信息的传递都在虚拟的电子世界中进行,使市场信息存在很大的风险。加之对参与主体是否合规没有进行有效验证,更加大了互联网金融的交易风险。例如,目前对于P2P网贷平台准备金不足的违规行为并无资本约束设置,也无系统核查;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办理大额资金过程中并没有进行必要的安全校验。此外,在互联网金融滞留资金方面并没有进行有效跟踪,使得风险累聚。

(三)征信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互联网金融下开展的借贷业务大多是点对点的P2P业务,这类业务比较依赖个人信用,但我国尚未建立起全面、规范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也没有足够的信用数据作为参考,故难以对参与借贷的个人及机构做出科学、准确的信用评价。另外,互联网金融数据无论在广度、深度还是真实性等方面均有待商榷,这进一步加大了互联网金融的信用风险。

二、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的应对策略

(一)加快互联网金融立法及监管体系建设

首先,加快互联网金融立法进程,尽快出台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例如如,针对电子交易安全性、合法性加快立法步伐,出台相应的数字签名和电子凭证有效性的标准和条件;对参与主体设置门槛,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制定市场准入体系;严厉惩罚网络金融犯罪,避免网络金融犯罪的发生。

其次,针对互联网金融确立明确的监管体系。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是将金融业务延伸、渗透到互联网中,其蕴含的风险主要表现在涉金融业务方面,保监会、央行、证监会和银监会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业务方面的监管,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切实保证互联网金融处在全面的监管下。另一方面,商务部和工信部等部门必须对互联网金融业务、互联网建设等进行监管。

(二)创新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管理手段

首先,建立互联网金融投诉平台,收集信用违约数据。由公安部、央行等部门共同成立互联网金融犯罪投诉部门,另外可以建立防金融诈骗的教育网站,用鲜活的案例对消费者进行警示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其次,加快配套征信系统建设,丰富信用数据库。将互联网金融市场信息与央行征信系统进行共享,并随时更新信息,以此对个人信用和企业信用进行客观评价。同时,建立互联网金融数据库,创建征信体系数据库,并将该数据库与央行征信数据库相对接,以便全面、详细地获取互联网金融平台信用资讯。

最后,创新信用风险分析和识别方法。以互联网金融数据库为基础,挖掘和甄选有价值的信息,并与传统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相结合,对相关信用信息进行统计、处理,逐渐形成针对互联网金融的信用评估及审核体系。

(三)打造联合征信系统,加强征信信息共享

联合征信系统即将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以及中介机构的征信信息借助一个统一的平台连接到一起,以提高征信信息的利用率。联合征信系统是征信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它具有非常强大的社会信用功能,可以综合、详细地记录人们在学历、职位、收入、道德、信誉等方面的信息,从而在社会中营造良好的信用惩戒环境,督促人们积极恪守信用,自觉防范失信违约行为。

三、结束语

互联网金融行业是当下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其市场前景不可限量。但当下国内该行业发展还处于基础阶段,行业的法制法规还需完善,风险管理机制还需进一步建设。为防止互联网金融行业出现连锁的风险影响,甚至对金融行业整体形成冲击,必须在该行业发展初期就积极建立并完善各项风险管理机制,使其能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晏妮娜,孙宝文.面向小微企业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与决策优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7)

[2]湛维明,王佳,何志强等.大数据时代下的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评级综述[J].科技经济导刊,2015(4)

猜你喜欢

信用风险互联网金融应对策略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农户信用风险评级研究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农户信用风险评级研究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