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唐代女子首服的胡汉文化交融特征分析*

2016-05-28余雅萌姚桂珍王瑶张若菡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16年2期
关键词:唐代交融

余雅萌,姚桂珍,王瑶,张若菡

(1.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杭州临安 311300 2.巴比什波雅依大学孔子学院 罗马尼亚 克卢日-纳波卡3.浙江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基于唐代女子首服的胡汉文化交融特征分析*

余雅萌1,姚桂珍1,王瑶2,张若菡3

(1.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杭州临安 3113002.巴比什波雅依大学孔子学院 罗马尼亚 克卢日-纳波卡3.浙江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摘要:唐代女子首服在民族文化的融合中呈现出风姿多彩、品种多样的景象,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载体,唐代首服体现了时代的特色。通过分析有关唐代女子首服的文字描述、史料保留的图片,认为唐代女子首服可归为5类,通过唐代女子代表性首服“羃離-帷帽-胡帽”的演变模式,印证了胡汉文化的交融与整合,呈现了唐代服饰观念逐步走向开放的轨迹,折射着当时女性的审美观和自我意识。

关键词:唐代;女子首服;胡汉文化;交融

首服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载体,反映着各时代的社会制度与生活风貌,在民族文化的冲撞与交流中呈现出风姿多彩的景象。唐代女子首服的演变历程,反映着胡汉文化的交融与整合,演绎着唐人服饰观念从保守到开放的变化轨迹,折射着唐代女性的审美观和自我意识。

1唐代首服

早期的帽主要用作保暖或防护,多用于小儿或少数民族地区[1]。至唐开元年间,胡服热席卷中原大地,无论贵妇、仕女,皆“好为胡服、胡帽”[2]。帽的式样“日月改易,无复一定”,最具异邦色彩。按出现的时间和样式可大致归为5类。

1.1羃離

图1 羃離

羃離大约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原,到了唐初,女子骑马出行披戴羃離成为一种时尚(图1)。唐刘肃《大唐新语》载:“武德、贞观之代,宫人骑马者,依《周礼》旧仪多着羃離,虽发自戎夷,而全身障蔽”[3]。沈从文先生就敦煌画迹和近几年出土墓俑分析,认为羃離“有穿遮蔽全身近似加观音兜披风外衣的,脸部却少遮蔽,和不欲人窥视不尽符合”[1]。由此可见, 羃離的式样已由唐人进行了改革,初时全身障蔽,用于出门远行,防路人窥视,后随着思想开放,羃離改为仅盖头齐肩,脸部少遮蔽。由此开始了唐代首服走向开放的路程。

1.2帷帽

帷帽是一种高圆顶宽檐的笠子帽,因其檐下垂挂一圈纱网似“帷”而得其名,“创于隋代,非汉宫所作”[4]。据《旧唐书·吐谷浑传》载:“男子通服长裙缯帽,或戴羃離”[4],向达先生认为:“帷帽即吐谷浑男子所服之长裙缯帽,吐火罗人所着之长裙帽”[5]。帷帽兴盛于唐永徽年间,多采用黑色罗纱制成,四周宽檐,檐下垂有丝网、薄绢,“施裙到颈,渐为浅露”[6],因“过为轻率、深失礼容”而两次被禁。但帷帽一圈纱网“垂裙”能遮阳、挡尘、避雨,不妨碍视线,是中国服饰审美观中“利身”、“便事”观念的具体体现[7],同时,又不会遮盖唐代女性的精美面妆与华丽服饰,并可以在网帘上加珠饰翠,更显高贵华丽,因而帷帽屡禁不止而风靡一时。唐人所画《明皇幸蜀图》(图2)与出土的骑马泥女俑(图3),女子所戴帷帽与文献记载相符。帷帽在唐高宗时广为流行,宫廷内外,官宦士庶,男女出行都喜戴之。

图2 明皇幸蜀图

图3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骑马泥女俑

1.3风帽、突骑帽

风帽是南北朝时期从西域传入中原的一种常见暖帽,用厚实的布帛制成,中间还夹入棉絮或衬有毛皮,成布兜状,两侧与后部都垂有长长的帽裙,可以兜住双耳,遮覆肩背。唐代承袭南北朝遗风,也喜戴风帽,女性还会做一些特殊的设计,如缀上宽阔的帽檐以适合避雨雪;或以薄而轻软的织物制成,不仅舒适而且外形随女性多姿多彩的发式而形态有别。陕西邮电学校出土的唐墓风帽俑,通体白衣,上涂黄彩,头戴及肩风帽,此风帽软胎有俩长可及膝的耳朵,非常别致[8],应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风雪帽近似(如图4)。

图4 唐代风帽俑

突骑帽是风帽的变体,也是用质地厚实的锦、罽及皮毛制作的,帽后的帽裙可遮住肩背。与普通风帽不同的是,配戴这种风帽,还需在头顶系一根布带,将发髻缚住[9]。这也是唐朝妇女出行常用的帽式。

1.4油帽、毡笠、席帽、毡帽、笠帽

油帽又称“苏幕遮”,本系羌人的一种笠帽。是在竹篾制成的骨架上蒙以布帛,外面再抹刷桐油,最初是女性外出御雨雪的帽式,传到中原后男子也用。作用相似的还有毡笠。毡笠比油帽厚实,是用细罽、毛毡、羊绒、羊皮甚至牛尾、马鬃、鹤羽及纱罗等材料制成。薛能《嘲赵璘》“不知原在鞍轿里,将谓空驮席帽归”[10]。席帽四周围上拖至颈部的纱或丝网,起遮蔽的作用,就成了帷帽。据《资暇集》(卷下):“永贞之前,组藤为盖,曰席帽,取其轻也。后或以太薄,冬则不御霜寒,夏则不障暑气,乃细色罽代藤,曰毡帽,贵其厚也。”罽就是毡,李匡乂所说的“毡帽”可能就是唐人在胡人毡帽基础上改良的、形似席帽的一种毡帽[11]。除此之外,唐代还流行一种顶部形制似毡帽、但无帽檐的笠帽,用细罽材料制成。据说它的出现与裴晋公有关,裴晋公早朝时遇刺,虽帽檐被斩断,但帽顶厚实坚硬,所以保住了性命。从此京城贵族流行无檐笠帽。

1.5胡帽

胡帽是西域少数民族所戴帽子的泛称,包括浑脱帽、珠帽、貂帽、毡帽、蕃帽以及卷簷帽等帽式。胡帽通常与胡服的翻领、窄袖长衣、条纹卡夫小口裤相配,腰间佩革带饰蹀躞七事,足着绣花短锦靴或软履。由于戴胡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4]符合唐朝思想开放、社会地位较高的女性要求,故较为流行,在永泰公主墓、李贤墓、李重润墓、韦顼墓等墓室壁画,以及敦煌唐代石窟壁画中都有反映。

浑脱帽是胡帽的主要形式。《新唐书·五行志》载“太尉长孙无忌以乌羊皮为浑脱帽,人多效之,谓之‘赵公浑脱'”[2]。“浑脱”是西北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指盛装乳酪的牛皮囊,因帽子也是中空的,故称“浑脱帽”[12]。到元代谓之革囊或曰皮馄饨。据沈从文先生考证,浑脱帽“式样虽难得其详,但和当时长安流行反映于各种画塑上混沌形帽子,比相差不多”[1]。刘史言《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石国胡儿人见少,蹲舞尊前急如鸟。织成蕃帽虚顶尖,细氎胡衫双袖小”[10]。这种“蕃帽”就是浑脱帽。西安韦顼墓出土的石刻线画中的胡服女子,头上戴的就是浑脱金锦帽,帽形呈尖锥形[1]。可见浑脱帽帽顶虚空尖耸,两侧连有能收放的护耳,一般以厚实的彩锦制成,或以羊皮为底,能御风寒(图5、图6)。张祜诗《赠柘枝》“帽侧蹙腰铃数转,亚身招拍腕频斜”[13]。白居易《柘枝妓》“带垂钿胯花腰重,帽转金铃雪面回”[14],诗中的“帽”都是指这种尖顶有护耳、铃铛的浑脱帽。另外,张祜《观杨瑗柘枝》“促叠蛮鼍引柘枝,卷簷虚帽带交垂”[13]。《投魏博田司空二十韵》“小旗鞍马令,尖帽柘枝娘”[13]。《寿州裴中丞出柘枝》“青娥十五柘枝人,玉凤双翅翠帽新”[13]。《池州周员外出柘枝》“珠帽著听歌遍匝,锦靴行踏鼓声来”[10]。李端《胡腾儿》“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10]。章孝标《柘枝》“移步锦靴空绰约,迎风绣帽动飘飘”[10]。白居易《柘枝词》“绣帽珠稠缀,香衫袖窄裁”[14]。这里的“卷簷帽”、“尖帽”、“翠帽”、“珠帽”、“绣帽”皆指浑脱舞帽,因式样、色彩或装饰的不同称呼,由此也可管窥到唐人服饰的丰富多彩。

貂帽名副其实的貂皮制成,适宜冬季御寒。见张籍《送元宗简》“貂帽垂肩窄皂裘,雪深骑马向西州。”唐李华《与外孙崔氏二孩书》“吾小时南市帽行,见貂帽多,帷帽少”[11]。这也是唐代时世妆的一种胡帽。

2唐代胡汉文化的交融

历史上胡服被汉民族所接受主要有三次。据《后汉书·五行志》载:“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座、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15]。这是最早的汉服饰史上的改变。这种影响经随魏晋南北朝的沉淀,到了隋唐,在“开怀纳戎,张袖延狄”的开放政策和“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繁荣经济下,使西域异质文明大量涌入中原,诗人元稹在《法曲》中有精彩的描写:“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火凤声沈多咽绝,春莺啭罢长萧索。胡音胡骑与胡乐,五十年来竞纷泊”[16]。日本当代研究中国服装史的原田淑人教授在考察了汉六朝服装演变过程后指出:“在南朝,特别是梁以后,相当的胡俗化,自然的发展起来,逐为隋唐服装的前趋”[17]。隋唐服饰最明显的特点是双轨制,据记载,唐人在大的祭祀场面穿汉人传统服饰,平时穿着的常服则是胡服。唐人的帽式几乎都是在胡人首服的基础上进行改革的,胡服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唐人,可以说,唐代精彩纷呈的首服是源于对外来服饰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这也是中国古代服饰史上的第三次大变革。

外来文化的冲击,使中原“传统文化”发生了巨大改变。羃離的使用充分体现着不同文化的融合,受胡文化影响,女着羃離能够出行于闾巷衢路,同时,这种少数民族男女用于障蔽风沙的帽式,却成为儒家礼教“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的障面工具,形同但能不同了。这种表征是胡文化受汉儒家文化的影响,体现了儒家传统礼仪束缚于人思想的强大作用。随着胡风的融入,胡人豪爽之气影响着唐人,礼法日渐松动,弃羃離,着“施裙到颈,渐为浅露”的帷帽,是女性“抛头露面”的初步尝试,虽因“过为轻率、深失礼容”而遭到两次严禁,但最终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樊笼,“靓妆露面,无复障蔽”的胡帽为女性提供了大胆表现自我的物质基础。在对外来服饰文化宽容、开放之际,加以一种能动的主体的选择与改造,从而将外来文化的精英消化吸收,最终转化为中国文化中的有机物[7]。

3结语

(1)唐代精彩纷呈的首服源于对外来服饰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胡文化的引入,极大地丰富、充实了中原文化,对唐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丰富与推动的作用,使得这一时期的服饰妆扮瑰丽美艳,风格大胆开放,这种对外域文化引进与吸收、改革与创新的文化特征,也是服饰发展的本质。

(2)服饰文化是民族特征直接与外在的表现形式。唐代女子代表性首服“羃離-帷帽-胡帽”的演变模式,是唐代服饰观念逐步走向开放的轨迹,体现出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这种观念和意识正是在胡服的沿袭、启发、仿效、融合、变革下得到启发和发展的。域外文化在经过社会实践的反复考验与选择后,以最适合的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发展成更为先进的文化。

(3)没有创新的传统,终究会走到历史的尽头;而脱离传统的借鉴与创新也一定逃脱不了被同化的命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和西方文化观念的引入,我国服饰面临着再一次的传承与创新,只有植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突破民族局限,赋予传统以新的生命,才能使设计作品既有民族性又有时代感。

参考文献

[1]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12、290、407、261.

[2] 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卷三四)[M].北京:中华书局,1975:879,878.

[3] 刘肃.大唐新语(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4:151.

[4]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四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75:1950,5297,1957.

[5]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33.

[6] 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29.

[7] 竺小恩.从羃離到胡帽:论唐代妇女服饰审美观念的嬗变[J].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4):32-35.

[8]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邮电学校北朝、唐墓清理简报[J].文博,2001(3):3-16.

[9] 高春明.中国历代服饰艺术[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75.

[10] [清] 彭定求.全唐诗(卷八七零)[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3493,1896,2070,1152,2046.

[11] 徐颂列.唐诗服饰词语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194,192.

[12] 芮传明.从“浑脱”看古代中外文化交流[J].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23-28.

[13] 尹占华校注.张祜诗集校注(第八卷)[M].成都:四川出版社,2007:364,2070,446,359.

[14] 谢思炜撰.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二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2006:2923,2026.

[15] (宋)范哗.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3272.

[16] 元稹.元稹集(卷二十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2:282.

[17] (日)原田淑人.中国服装史研究[M].合肥:黄山书社,1988:83.

收稿日期:2015-04-24

项目基金:2014年浙江农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

猜你喜欢

唐代交融
穿越时空的文化交融——浅析小说《春香》的主仆关系
真美
根雕与古钱币的完美交融
集聚思想碰撞推进文化交融与发展
中外艺术精品展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唐代女性服饰考略
唐代铜镜中的设计美学初探
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初探
唐代皖南诗歌探究
交融的独特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