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探”课改学生在课程中成长

2016-05-28王泳

教育界·中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评价学校能力

王泳

【摘要】有专家认为,课程超越课堂,但也有人说,课程无法超越课堂。如果课程属于学校品质办学的顶层设计,那课堂则属于课程规划的动态实施,课程决定教什么,课堂教学研究怎么教。因此我想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学校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从而让我们的学生在一个丰富、优质的课程教育领域里,个人素养得到全面和完善的发展。

【关键词】课改课程素养育心育能育人

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大家从最初热衷于课堂教学形式上的求新求异,到繁华消退之后的理性思考,我们关注的问题逐步聚焦:如何落实“以生为本”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如何搭建“新教学”的框架?我校在不断实践、反思中逐步摸索要把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作为学科教学的质量底线,避免“穿新鞋,走老路”,以课程整合拓展为切入点,从教材走向课程,从课程关注学生素养,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一、 “德育课程”引领课改“浅水区”,育心行无痕

这学期,我们学校启动了以“课程”为核心,以“素养发展”为目标的新一轮学校课程规划,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分修养课程、体验课程、成长课程3个方面对德育课程进行了规划和设置,突出体验德育的价值与意义,逐步形成育人“顶层设计、学段统筹、共同成长”的参与式德育课程体系,努力培养健身健心、雅言雅行的一代新人。

(一) 做实修养课程,积累成长习惯

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在学校管理中体现出对习惯养成的重视,对言行细节的关注,力求修养课程达标率。以“五项评比”落实修养课程;抓“八礼四仪”助推修养课程;用“专项检查”评价修养课程。

(二) 做细体验课程,培养成长能力

走扬中是我校特色体验课程,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本土风俗民情,了解行业运转,既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意志,丰富了生活体验,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孩子们都说,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出行!

安全体验是我校又一体验课程,体验馆分消防体验馆、预防溺水体验馆、紧急避险体验馆3个分馆,融各类自然、人为灾害的预防与自救、互救体验和培训为一体。学生进入该馆后不仅能学习各类防范措施,还能体验事故发生时的情景,掌握逃生及护理等必备常识。

(三) 做精成长课程,留下成长印记

我校把多个仪式课程整合成成长课程,这些品牌课程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用正能量来影响学生的人身观、价值观、世界观。新生入学体验,消除对小学的陌生与恐惧,对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活充满期待;一年级入队礼,使得刚入学一个月的小朋友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呵护、大哥哥大姐姐的帮扶;三年级十岁礼活动更是将学校师生对学生的关爱推到极致,学生备受感动与鼓舞;本部与分部学生交换空间课程成为俩校学生友谊的桥梁,学生交往能力得以培养;六年级毕业礼课程,把浓浓的师生情再次升华。

我们坚持把每一次活动做得精致,做成经典,用情境与行动来体验情感,留孩子们留下成长的印记,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育心行无痕”的教育效果。

二、 “学科拓展”导航课改“中水区”,育能满园春

我校除了抓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提出并达到保底、拓展、提升的三维目标,立足点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让学生提供“好吃又有营养”的拓展课程。即基础类核心课程不放松,做到人人达标;拓展类课程重视积累,侧重能力培养;研究类课程开展语文活动,争取部分提高,培养特长。

(一) 课程整合拓展提升学科价值

1. 开设学科拓展课程,争取人人拓展。语文拓展课程,我们依据课程标准,从培养孩子写好字、读好文、写好文,发展学生说话、朗读、阅读能力,进行课程拓展。阅读课程:每周中午12:30-13:00学生午间阅读,目前已经初具年段特点。运用课程:诵读课程、说话课程、写话课程、剪报课程。拓展活动:通过开展“古诗文背诵”“阅读争星”“手抄报”“剪贴报”等比赛,以赛促活动,让优秀学生脱颖而出,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让更多学生接近阅读,爱上阅读。

数学拓展课程,我们依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围绕小课题研究及《小数报》课外阅读,采用“渗透、迁移、交错、训练”教学策略,在数学课堂上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和创新性,让数学课堂在学生研究过程中彰显思维魅力,发展探究能力。比如:我们在全校分年级开展了“计算小能手”和“解决问题小能手”的评比活动;结合小数报的课外阅读开展了“数学小论文”和“小小数学家”的竞赛。下阶段我们还将开展数学手抄报的评选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帮助学生树立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和创新性。

英语拓展课程,通过开展“1+X”型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使学生在“1+X”型教学中学得轻松愉快又有收获,提高学生英语综合水平尤其是语言的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培养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既有课内拓展,又有课外拓展,通过开展英语绘本阅读和英语主体活动,如“单词王”“手抄报”“英文歌曲演唱”“英语诗”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英语思维结构,让学生在真实活动环境中体验、发现并使用英语,真正实现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体艺拓展课程,围绕我校体艺特色,每门综合类学科在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之上,结合老师特长,设置年级体艺类拓展课程,双周进行:一年级音乐课引入形体、二年级音乐课引入声乐、四年级音乐课引入器乐(葫芦丝、陶笛);体育课引入篮球训练;五六年级美术课分别引入篆刻、陶艺等美术活动。

2. 重视综合实践课程,争取个个实践。我校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课程整合,单双周进行,既有国家课程,又有校本开发,通过录入竞赛、WPS制作、LOGO语言制作和研究活动报告作为课程评价依据,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发展学生研究能力。

3. 坚持特长发展课程,争取生生发展。学校依据师资力量与实际特色,一直在进行社团活动课程化的研究。学校共校级社团28个,年级社团36个,全校100%学生参加了社团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人数、定指导老师,确保社团活动正常开展;重视过程管理与评价,社团活动成果除期末考核,并结合每年的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集中汇报展。让每个孩子有选择地参与到特长发展课程是学校的义务,让学生在活动中得以快乐而富有个性地成长是学校的追求。

(二) 课程多元评价指向学生素养

改革学科课程评价,才能构建新的学习评价体系,也是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保障。我校一改过去单一的纸笔测试方式,将学科课程能力评价分为综合考试和分项能力考核两部分,综合评价学生。

行为习惯评价:德育处修订的《修雅集》记录各项德育课程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从各年段学生的习惯养成目标在其中都有明确的要求,并从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老师评价四个方面跟踪学生的习惯养成,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并通过《成雅记》加载学生各类课程成绩及评语,每学期都会进行“健雅之星”的评选,表扬先进。

体艺2+1评价:教导处每学期末都会对学生进行体艺2+1项目考核,有方案、有落实,但凡在社团活动中评定为优秀的、校级运动队、有相应考级证书的同学给予免考,学生通过参与学习、提交作品、经历考核,对自己的艺术素质有着全面的认识,也为后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科能力评价:包括语文能力评价(词语积累、古诗词背诵、讲故事、阅读测评、作文专项赛、小报展选,其中低段侧重词语积累、古诗词背诵、讲故事的数量和质量,中高段注重阅读能力的考察,等级评价),数学能力评价(口算、笔算、应用、数学日记、数学观察研究报告等内容),英语能力评价(听力、单词积累、情景对话、绘本表演、英语歌曲演唱等)。其他学科能力评价的重点放在素质展示和实践操作上(体育主要评价学生身体素质各项指标和篮球技巧;音乐主要评价学生现场演唱、演奏、形体展示;美术主要评价学生的基本绘画技能和陶艺作品展;信息技术重点考查学生电子作品;科学课程考查科技实验、制作和创作)。

三、 “融合教育”试水课改“深水区”,育人细无声

记得顾明远教师曾经说过:“如果孩子的童年没有幸福,那么将来也不会有幸福。”在我们学校,有很多智障、听力残疾这样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为了帮助他们成长,学校不仅让他们随班就读,还专门成立了51号教室,开设满足他们个人成长独特需要的课程。让这些特殊孩子也享受课程教育,最终能够正常地开心地生活,也是一种教育成就。

(一) 诊断评估,建立档案

新的学年,本教室负责人都会根据各班上报学生信息进行不同级别的筛选,确立本教室帮扶学生档案,实现“一生一案”式动态跟踪管理。

(二) 关注能力,培植信心

聘请两位获得心理教师资格证的老师作为资源教师,依据她们专业知识,依托资源教室中沙盘、宣泄等专业设施,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进行感统训练、沙盘训练、心理辅导。我校和特教中心距离较近,我们利用特教的康复教师、康复场地及器材,根据随班就读学生各自的需要,由特教学校的专业教师在评估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运动、言语、认知、心理、作业五大领域的康复训练。这也是我们对普特融合、多样化随班就读的实践与探索。

(三) 班级管理,志愿导学

随班就读生纳入班级管理,通过大小课堂的穿插学习,使有特殊儿童接受到合适的高质量的教育,真正成为学校和班级的一分子,是我们积极开展融合教育,课改的最终目标。

随班就读工作绝不仅仅涉及部分班主任、部分任课教师,我们要做的是通过随班就读知识培训让所有老师和学生了解融合教育,我们给教师做了心理干预治疗专业培训、感统训练培训、沙盘师培训,

我们这样做,是想使学校的老师在面对随班就读学生时,能够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少一些忽视,多一些关爱;少一些苛责和放弃,多一些鼓励和机会,让他们能树立信心,在真诚的关爱中快乐成长,所有这一切需要付出的努力和教育智慧更多。

为了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整合”与“优化”是必行之路,相信改革后课程学生选择多了,优质课程多了,这样的课程将会继续发挥影响力,促进老师和学生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评价学校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学校推介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