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板书美化语文课堂

2016-05-28邓荣莲

广西教育·A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苏教版黑板板书

邓荣莲

【关键词】板书 美化 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

0069-02

板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在黑板上用文字、图形、线条、符号等再现和突出教学重要内容的教学方式,具有针对性、概括性、条理性和美观性的特点。成功的课棠教学不仅是教师在课前充分的准备,课堂上完美的教学流程,生动的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而且也是教师板书的体现。那么,板书如何才能让课堂教学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呢?下面,笔者介绍小学语文课堂中常见的几种板书设计形式。

一、借“题”发挥

板书设计得好不好,其呈现形式非常重要。板书的形式一般由教材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决定,教师通常依据教参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通过文字、符号、线条、图形、表格等方式呈现在黑板上,展现出丰富多样的教学板书形式。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是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利用借“题”发挥的板书形式简单而又易于学生厘清文章的脉络。例如,苏教版语文教材第六册课文《狼和鹿》,讲述了凯巴伯森林附近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而大量捕杀狼,结果事与愿违的事。故事告诫人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界各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读懂了原文,教师便可以根据题目设计如下板书。

以上板书中,教师依据题目先让学生回答狼和鹿之间是什么关系。根据学生的常识性回答,教师就可以利用文字加符号的形式设计板书,呈现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狼吃鹿,居民为了保护鹿而去捕杀狼,而因人类活动的参与使得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唤起人类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这样借“题”发挥,教师不必费力地解释什么是“生物链”,教材的脉络、文章的主旨一目了然,增加了教学的故事性和趣味性。

二、抓中心句、关键词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几乎在所有的课堂上使用黑板和彩色粉笔,他认为:“不这样做,就不能设想有一个发展抽象思维的过程。”一节课如果单纯靠教师反复强调,会显得枯燥乏味、苍白无力,而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运用在突显其优势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使得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深入课堂教学,再加上很多内容“一闪而过”,对于反应较慢、不善于归纳、上课爱开小差的学生来说,更是不利于理解和掌握知识。而好的板书能直观、系统、有条理地呈现教学内容的脉络,把重要的教学内容定格在黑板上,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学习。阅读一篇文章,我们只有掌握了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板书时,可以使用文章的中心句或几个关键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教学苏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一课时,教师可抓住文中的两个关键词“千姿百态”“瞬息万变”设计板书。

这样板书,抓中心句、关键词让学生理解了云雾在不同的位置、时间的变化显现出它的千姿百态,展现了瞬息万变的特点,学生不仅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达到顺利背诵课文的目的。

三、提纲契领式

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育事业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提纲契领式的板书就是抓住作者的思路,把课文内容提纲化,教师依据所讲内容写出事情的前因后果,边讲解边板书。如苏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金子》讲的是彼得·弗雷特淘金无望后留下来种花,终于获得成功。故事告诉我们,要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想不劳而获是不现实的。课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蕴含深刻的道理,是一篇人文性较强的好文章,教师可以抓住课文主要内容设计提纲契领板书如下。

这样的板书简明清晰、突出主旨,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效果显而易见,是教师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板书形式。

四、抓文章线索

当前,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使原本抽象的文字表述形象化、静态的事物动态化、死板的教学活动活跃化,受到了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青睐。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显现出了巨大的优势,但同时也显露出一些缺憾,而精美的板书能给学生以美的熏陶,突显教师深厚扎实的教学功底,起到示范作用。线索是贯穿一篇文章主要内容的关键点,它们一般是文章不同段落中的词、句等。教师在课堂上将线索再现于黑板,有利于总结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例如,苏教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采用了作者游览的行踪作为线索,展现了双龙洞的美妙神奇。教师可设计板书如下。

4.记金华的双龙洞

板书中使用线条、图形将文章线索呈现于黑板上,有助于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记忆,加深直观印象,体现了教师多才多能的文化功底,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教学效果显著。

五、抓文章的写作方法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文章的写作方法有很多:顺序插叙、前后照应、点面结合、动静结合、衬托对比等。在教学中,教师抓写作方法设计板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本鉴赏能力,而且能够有效促进听、说、读、写等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教师在课堂上的板书形式应不拘一格,可采用一些灵活的方式,如更换字体,变换粉笔颜色,文字、符号、图形的配合使用等,综合运用多种形式的板书,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苏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课文《黄河的主人》采用正面、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了老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的品质。教师可设计板书如下。

这样板书,能让学生更容易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理清文章的脉络,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可谓一举多得。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如密说:“教学板书具有很强的示范性特点,好的板书对学生是一种艺术熏陶,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板书设计要体现科学合理性,注意板书的美化,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受到美的熏陶,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苏教版黑板板书
擦黑板
长在黑板上的诗
晓黑板
黑板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