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置有效问题 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2016-05-28叶瑜云

广西教育·A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平均数中位数算式

叶瑜云

【关键词】有效提问 小学数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

0025-01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思维的催化剂,能够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根据问题展开课堂探究,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提问的形式,忽略提问的技巧,一些问题要么因思维含量过低而让学生索然寡味,要么因难度过高而让学生默不作声。如何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和思考。

一、设在新旧关联处,搭建知识桥梁

小学数学知识之间呈现层层递进的螺旋态势,具有非常紧密的关联,教师要循序渐进,紧扣新旧知识的关联环节,使其成为课堂问题设置的有效节点,并以此为课堂重点,紧紧围绕知识体系,在新旧知识关联处设置问题,帮助学生搭建新知学习的桥梁,建构新知体系。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中位数》时,为了让学生建立中位数的概念,笔者先导入体育课上部分同学掷沙包的成绩表,让学生根据表格,运用平均数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你用哪个数来表示这组同学掷沙包的一般水平?

学生指出,可以用平均数来表示。学生算出平均数为27.7,这个数字能否表示这组同学投掷沙包的一般水平呢?笔者让学生展开讨论。根据表中的数据,学生发现27.7显然和表中的一般水平相差太远。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学生观察后发现其中有两个成绩高出平均数太多,其他的四个成绩都远低于平均值。这说明,运用平均数来表示这一组的一般水平是行不通的。那么,究竟用什么样的数才合适呢?学生由此展开探究,发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区别在于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之后,得到的最中间的数据。它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而不是平均水平。那么,在何种情况下选用中位数,何种情况下选用平均数才比较合适呢?学生展开讨论辨析,最终一致认为当某些数据严重偏大或偏小时,最好选用中位数来表示。

这样,学生通过对旧有知识的巩固和复习,厘清了平均数这一概念的本质,又将中位数和平均数建立了有效链接,在巩固旧知的基础上,产生了学习中位数的内在心理动机。此外,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链接,有效把握了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应用范围,为下一步深入理解中位数、应用中位数搭建了思维的桥梁。

二、设在认知矛盾处,提升思维层次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会将问题设置当做武器,向学生轮番轰炸,学生来不及消化和吸收,导致对解决问题失去信心,从而导致课堂的高耗能低效应。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教师应将问题设在认知矛盾处,在引发学生思考的地方进行提问,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解决问题,提升思维层次。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时,为了让学生建立运算符号的认知,笔者根据教材设计了这样一道题:6.35与3.65的和比它们的差大多少?学生根据题意很快列出算式6.35+3.65-(6.35-3.65)。笔者引导学生观察算式: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学生认为,算式中的运算符号不同,而且还有一个小括号。笔者追问:如果去掉括号,你怎么变式使结果不变?学生很快产生了认知冲突,有的认为可以将算式改为6.35+3.65-6.35-3.65,最终结果等于0;但也有学生认为,应当将算式改为6.35+3.65-6.35+3.65。到底哪一种方法正确呢?学生立刻展开讨论,并通过解答发现,要去括号,括号里的加减符号也要相应改变。

三、设在教材难点处,探究数学本质

教材的难点处,往往是学生思维停滞的地方。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深入钻研教材的知识体系,设置有效的问题,层层引导,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构建系统化的问题链,逐步分解抽象的概念、定理等,带领学生深入数学本质。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学生在理解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存在难度,有学生认为,像6cm、1cm、5cm这样的三根小棒,就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因为满足了两边之和6+1=7大于第三边5。此时,笔者让学生观察能够组成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学生发现,三角形的构成必须要满足一个首要条件,那就是最短两边之和一定要大于第三边,这样就避免了对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理解误区。此时笔者继续引导,如果有2cm、3cm、1cm的三根小棒,你认为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吗?为什么?如何改变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通过以上问题的设置,学生深刻感受到了三角形构成的基本要素,并对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有了深刻的认知,学会了分步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总之,有效的问题设置,是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高效的前提。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从教材中找到问题设置的路径,并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有效的提问,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的有效课堂。

(责编 林 剑)

猜你喜欢

平均数中位数算式
加权平均数的应用
怎么写算式
好玩的算式谜
中位数计算公式及数学性质的新认识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关注加权平均数中的“权”
平均数应用举隅
说说加权平均数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