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喻文化背景下的微电影兴起

2016-05-28

电影评介 2016年2期
关键词:后喻文化

张 瑶



后喻文化背景下的微电影兴起

张 瑶

微电影《无二之旅》海报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视听媒体日渐丰富。除去传统的电影院及电视外,网络及移动终端的出现使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视听节目。电影艺术作为传统的、也是发展最为成熟的视听节目之一,开始在包括网络、手机、随身电子设备等新媒体上传播和应用。电影艺术与新媒体的嫁接过程,也是电影本身的再造过程,新媒体碎片化的传播方式,使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微电影,开始在新媒体平台出现。传统电影一般由专业的电影工作者运用专业化的设备完成生产,通过电影院、电视或家庭播放设备(DVD机)等媒介传播给受众,制作过程具有专业性特征,播放形式相对比较单一,而新媒体平台下的微电影的生产者则包罗万象,他们可以是专业的电影工作者,也可以是包括学生、电影发烧友在内的半专业工作者甚至普通人,运用的拍摄设备也可以是半专业化甚至普通的民用设备。完成生产后,微电影通过网络到达电脑、手机、电视及其他电子终端,生产过程更加简单,内容更加丰富,接受过程也更加便捷。作为一种依托于新媒体传播平台进行传播的艺术形式,微电影的出现除了是传统电影与新媒体传播渠道相结合的结果,也是大众文化发展过程中传播主体由精英人士向普罗大众扩散的的结果,其中后喻文化的兴起在其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所谓的后喻文化,就是年轻人因为对新观念、新科技良好的接受能力而在许多方面都要胜过他们的前辈,年长者反而要向他们的晚辈学习。

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化的发展、国民教育的普及、信息技术的进步、消费时代特征的出现,使青年群体从一个人口学上的群体变成一个重要的文化群体。大众传媒提供的开放与多元的信息空间所引发的社会变迁跨越了数代人的经验。前辈的经验不足以帮助人们应付未来的不确定性,年轻一代不再只是从书本上接受社会化的知识。新媒体的出现使年轻一代开始从互联网这一广阔的空间吸取需要的最新知识,后喻文化随即出现,网络文化、手机文化、拇指文化都可以称为后喻文化的典型代表,微电影的流行当然也脱离不开这一范畴。微电影的兴起与流行是后喻文化兴起的表征之一,电影艺术在其影响之下在新媒体平台上获得一次现代化的“转生”。

一、 后喻文化下的微电影产生

新媒体作为新型传播媒介,其媒介文化的形成既依赖于媒介技术本身的发展和完善,又依赖于现代大众文化的现实语境,两者结合,就是新媒体文化的完整涵义。可以说,新媒体文化在总体上是一种速食性、速度性的碎片式文化。微电影作为新媒体文化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也受到了技术和文化双重因素的影响。

现代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及移动技术的突飞猛进是微电影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从微电影的制作层面上看,民用数字设备的普及使许多半专业、非专业的影视爱好者们有机会参与到电影创作中去,只需要有一台便携式摄像机,一台家用电脑,就可以完成影片的拍摄和剪辑;其次,从用户群体层面看,在过去,受到带宽限制、设备成本等方面制约,网络并未得到广泛普及,而进入新世纪以来,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网络用户大规模扩展,于此同时,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使手机网民数量激增,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894万人。互联网对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进一步深化。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庞大的用户群使微电影拥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再次,从传输终端层面上看,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移动数码产品的快速普及,使电影的欣赏和传播更加快捷、便利,也使得用户对于电影“质”的需求更加多元,对于电影“量”的需求更加庞大,需求决定生产,新媒体环境下的用户需求使网络的产生和发展水到渠成。

新媒体文化的构成是借助高科技手段所达成的迅捷、高效、丰富、庞杂的传播方式,使传播效果呈现出轻松、感性、休闲等特点。新媒体文化以平面化的方式提供意义的解读与阐释依据,不再承担引导人们深入反思深刻意义的文化责任与义务,它的大众性消解了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阶层的文化接受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特权,即精英在退场,大众快速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角。这是新媒体文化的传播取向,也是由“后喻文化”构成的由新生代向老一代进行文化输出的新型传递机制。这种新型传播取向与传播机制的形成,构成了微电影的产生的文化动因。

新生代人群作为亚文化发展主体,一直具有表达个人思想的要求,但受制于传统文化自上而下传播模式的制约,他们的表达自由在过去受到极大的限制。后喻文化的兴起带来了意见自由表达的契机,催生出一大批新生代电影创作者。他们试图打破传统电影由专业制作团队角色分工共同完成创作过程的模式,强调个人兴趣和技能,试图将影像艺术拉下神坛,建立一种日常化、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新媒体的出现,使后喻文化兴起下的影像自由表达有了新的形式归属——微电影。

微电影具有准入门槛低,制作周期短,发行方式相对简单的特点,带有鲜明的后喻文化特质。从资金和拍摄层面上说,相比于传统电影动辄上千万、上亿元的投入资金,微电影的制作成本低廉很多,与此同时,微电影对拍摄器材的要求较低,一台DV或相机,甚至一部带有摄像头的手机都能拍出具完整的微电影故事;从制作层面上说,相比传统电影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制作周期,微电影的制作周期较短,一般在几天之内就能完成拍摄及剪辑,灵活机动;从发行与播放层面上说,传统电影的发行和公映一般需要广电总局和中影两道审核,还要受到档期、拍片量、影院覆盖率等外部条件的制约,微电影的发布则不需要经过这些步骤,制作完成后直接上传至网络即可。

二、 微电影的后喻文化特性

后喻文化着眼于未来,立足于更加趋新的文化需求,因此成为紧跟潮流、依托技术、传播新知的文化机制。而新媒体文化本身超越了传统媒介文化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模式,讲求更加实时、互动的为用户提供信息,由传者中心转变为受众中心。可以说新媒体文化的后喻文化属性是与生俱来的,而微电影作为后喻文化影响下的影像艺术形式之一,其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诸多特质也与“后喻文化”本身息息相关。

(一)“嘲弄”“游戏”与“消解崇高”的思维方式

在关于当代文化现象的各种讨论中,人们敏锐地注意到新生代“游戏”“嘲笑”与“消解崇高”的性格特征与后喻文化之间的关系。同中国近代当代历史上“新青年”的“抗争”文化不同,“游戏一代”的文化以“自我”“疏离”为其主要文化特征,在不破坏和颠覆主流文化制度与秩序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特有的文化行为表达着对正统权威的逆向思维、不顺从、不恭敬、不在意、崇尚偏离行为倾向。[1]这使得他们在社会交往中以自我边缘化的姿态去消极对抗来自主流社会的期待和要求,否定主流价值观的统治地位。具体表现为,对一切无法呈现于传统媒体的新鲜事物抱有极大的兴趣,对一切能够颠覆或撬动传统价值取向的内容抱有极大热情。新媒体的兴起极大了促进了后喻文化的扩张,新生代青年人的媒介触角和窥视欲望也开始无限膨胀。

在此种价值取向的影响下,微电影常常以一种“去中心化”的碎片叙事模式和惊悚、性爱、无厘头搞笑等元素的运用吸引受众,体现出消解崇高、游戏并嘲弄一切的生活态度,将强烈的感官刺激作为影像创作的首要原则,忽视对于内涵的追求,这就是为什么微电影题材大多逃不开惊悚、性爱、恶搞的原因。

(二)个体张扬

微电影以花样翻新的或娱乐、或休闲、或刺激、或新奇、或简洁、或感人的故事情节满足了不同受众的个体心理需求,并借助视频分享网站的便捷性实现分众化群体之间的交流,既满足自我身份的认同又符合追求个性化的内在需求,同时达到自我宣泄,释放内在情绪的作用。

微电影的播放不受时空的限制,内容的选择也完全基于个体意愿,在微电影的传播过程中,用户可自由选择转发、参加投票或参与评论,使个体观点能够毫无保留地无限释放。与此同时,微电影的传播方式为草根青年提供了参与传播的经验,这被学界认为是培养大众参与能力的最有价值的途径,使得草根阶层意识到自己并不只是社会传播活动的简单陪衬,由此获得一种参与的快感,进而把网络原生态文化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2]

(三)微电影的后喻文化特质还体现在“创意”层面

“后喻”强调了文化与代际沟通的逆向传播,即“新生的”向“年老的”进行信息或内容的反向传输,以新生代为传播主体;就传通的内容来讲,趋新性、时新性构成文化内容和文化理解的新动力,这样的“新内容”与“新形式”随着时代发展的必然孕育、创生着“创意”,可以说,“后喻文化”是充满了创意内容的一种文化。

微电影作为新媒体环境下的产物,从制作到播出都是在网络平台实现的,相比于传统电影的审查,目前国家对于网络视频的审查力度相对宽松,这使得微电影一般奉行“创意”先行的制作理念,有着更加自由的创作空间,使个人风格与奇异想象得以生存,让一些新锐导演和演员拥有充分表达自己电影理念的机会,不会被传统影像艺术奉行的主流价值观打压、吞噬。微电影的出现,满足了人们追求个性化的影像表达和全方位的意见交互的情感诉求。只要你有兴趣、有想法,就可以尝试制作自己的微电影,人人皆可参与抑或大有作为。大电影可能是“孔雀”,光彩夺目,但也因为“养殖”成本过高,并非人人都可参与。而微电影就是“麻雀”,虽小但是生命力极强,每个人都可以揽入怀中,可以飞入寻常百姓家。[3]

可以说,从社会文化角度微电影的兴起与流行是后现代社会精神催生下的产物,是“后喻文化”影响下的一种新型影像。新媒体与文化发展是在文化动因影响下,推动微电影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宁.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微电影解读[J].新闻知识,2014(9):78-79.

[2]张成良.网络电影:草根文化的视觉狂欢[J].电影评介,2007(6):9-10.

[3]王长武.微电影的传播特征与市场前景展望[J].中国电影市场,2011(9):23-24.

【作者简介】张 瑶,女,辽宁铁岭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博士生,主要从事影视文化、影视创作研究。

猜你喜欢

后喻文化
文化与人
后喻时代的教师心理系统构建
后喻时代的为师之道
如何面对后喻时代下的少年说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巧用后喻阅读,提升阅读品质
谁远谁近?
后喻文化时代下大学生网络社团的问题及对策
后喻文化视角下的新型上下级关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