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析
2016-05-27孟玲
孟玲
摘 要: 人文素质是大学文化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培养一名优秀的医学生,除了要传授医学理论知识、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外,还应加强对其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医学院校应克服现有人文素质教育的不足,进一步更新观念、丰富内容和形式,系统地培养既具专业水平又具有人文精神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关键词: 新形势 医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
努力把医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群众的健康守护者、卫生事业的推进者,是高等医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旨在促使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医学价值观,增强对医学社会价值、道德价值的判断能力,以及对医学行为的抉择能力,确保医学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目前,高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仍然落后于医学专业知识技能教育,理念上重视不够,依然把人文素质教育放在从属位置,实践上落实不到位,在课程设置、教师配备、教学方式和评价途径等方面达不到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一、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大学诞生于西方中世纪,初始以教学为中心,课程以“七艺”为主体,注重绅士教育,强调人文素质培养。19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知识进入高校课程,柏林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在对学生进行科学训练的同时,尤其重视人文素质的教育,期望学生能够以理性驾驭科学技术,造福人类。20世纪以来,针对人才日益“技术化”、“工具化”的倾向,美国大学更是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学“通识教育”,如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芝加哥大学的“名著阅读运动”等,进一步加强了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我国现代高等教育是“舶来品”,初始也十分强调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20世纪50年代院校调整后,随着过细的专业教育发展,人文教育便逐渐弱化,在一段时期,甚至被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代替。20世纪90年代第二次院校调整后,人文素质教育又逐渐进入大学教育视野。可以说,一部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人文素质教育的历史。
(二)医学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医学的发展建立在自然、社会、人文学科发展的基础之上,是众多学科交叉发展的结果。医学研究对象和直接服务的对象是人。医学是人学,更是“仁学”,无论是从健康、疾病的概念、临床决策的过程,还是从对患者的关怀角度,都蕴涵对人类价值的关怀。因此,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职业,要求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医学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还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就医学教育而言,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高等医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与专业知识技能培养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西方很多医学院,在课程体系建构上,都包含了自然科学、社会人文学、医学三大部分,把社会学理论、医学法律学、心理学、社会医学、行为医学、伦理学等列为必修课。有的高校还建立了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研究机构。本世纪,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学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并重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并愈来愈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2011年末,中国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召开了高等医学教育工作会议,2012年上半年,又联合发文,部署医学教育改革工作,提出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的包括人文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
(三)当前医学实践中不断出现的医疗事故,客观上要求对医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诸如此类的医疗事故,出现原因主要不是医学技术水平不高,更多的是由于医学价值观不正确,对病人缺乏关爱,没有坚守住医学职业道德的底线。这些方面,都属于医学人文素质的范畴。这表明了医学高等教育对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二、当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以下三个方面表现比较突出。
(一)观念上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让位于专业知识教育。新的医学模式,要求高等医学院不仅教会学生诊断和治疗,而且对学生进行社会医学、行为医学、环境医学和医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的教育。但受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仍然强调注重人的生物特性,忽视人的社会属性;强调学生的智力训练,忽视德育培养;重专业教育而轻人格修养;重知识传承而轻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将医学与人文统一对待。另外,由于人文素质类课程的效果难以像临床课程那样在人才培养上即刻体现出来,使得人文素质教育成了“软指标”。总体上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仍然处在医学知识技能教育的从属地位。
(二)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系统性,不利于人文素质教育开展。一是人文素质类课程所占比例小。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教材为例,只有《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较多地体现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某些要求。很多高校在课程体系建构方面,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更多的是起“陪衬”、“应景”作用,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大都是以选修课的身份存在。有的高校以思想政治类课程代替人文素质类课程,把二者混为一谈。二是医学专业知识课程没有充分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贝克说:“当真正反映事物本质的知识按人类的需要组合起来并满足人们的希望时,智慧就会从知识的背后呈现出来。当这一过程完成时,科学家的发现就转化成为人文科学。”也就是说,医学专业知识课程,比如《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等,也在一定程度上蕴含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但学校在课程教学要求中忽略了这一点,只是对任课老师在单纯的知识和技能传授方面提出了要求,使得医学人文教育失去了宝贵的一类载体。
(三)教师能力水平和教育教学方式难以胜任医学人文素质课程教学要求。部分医学专业教师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教师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单一,难以把课程讲授提高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高度。比如解剖学老师,只是单纯讲授人体解剖学知识,对本学科发展进程很少涉及,对学科中伟大而又鲜活的事例不涉及,知识上升不到智慧层面。更多的任课老师,则是来自于思想政治类课程的老师,这些老师,更多的是以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式讲授人文素质类课程,致使效果大打折扣。且人文素质类课程主要是要求理论讲授,缺乏实践的锻炼和升华。因此,总体上看,作为综合性很强的人文素质类课程,最后要么缺乏理论的系统性,要么缺乏实践的生动性,内化成为学生素养的效果不显著。
三、改进和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树立适应新医学模式要求的教育观念。人文精神的培养取决于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这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先导。确切地说,努力把人文与科学结合起来,摈弃传统医学模式将医学仅仅视为生物医学、自然科学的观念,更好地理解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逐步建立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教育理念,用系统观念指导确立人文素质教育目标,领导、行政管理人员、教师统一思想认识,齐抓共管,在医学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同时,传授人文医学知识、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把提高医学生的全面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
(二)构建新的科学的人文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医学院校应根据社会与医学发展的要求,遵循教育规律,优化和重组医学课程结构,建立一套合理的人文课程体系,既要有必修课,又要有选修课。不仅要开设医学史、医学文化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传统的医学人文课程,而且要开设美学、文学、艺术、礼仪等课程。同时,要开发解剖学、生理学、外科学等医学专业课程中的人文知识内涵,把专业知识技能培养与人文素质教育紧密融汇、相互渗透。大一、大二阶段,以学习人文素质类课程的理论知识为重点,大三至毕业阶段,以实践类课程为主。
(三)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人文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教师,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教师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高等医学院校应将人文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总规划,定期组织培训,开发多重渠道,提高教师人文修养水平,培养出一支专兼职结合,专业、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师资队伍。一方面,引进专门的人文素质课程教师,另一方面,对担任医学专业知识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老师,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能力的培训。同时,建立比较科学的考评机制,对老师实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感。
(四)构建有效的人文教育方法。作为一种体验性和反思性知识,人文知识是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出的是一种主观感受和智慧。单纯讲授式的人文素质教育虽不能完全排斥,但这种方式往往让受教育者生厌。可采用对话、讨论等方式,借鉴各种传媒技术,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这比单纯的知识传授,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有利于人文知识的内化。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必须改变单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方式,协同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多渠道、多层面地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和体验人文精神的价值,发现和反思内心矛盾与冲突,最终形成医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
(五)加大社会实践教育的力度。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多领域、形成合力开展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社会主题实践活动等,促进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等人文素质的养成。要有计划地举办专题学术活动,如各种人文专题报告、辩论会和人文艺术节等,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另外,充分利用学生到医院进行临床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的机会,促使学生与患者面对面交流,亲身体会“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体会医学职业的庄严和神圣,从而增强献身医学事业、呵护人类健康的信念。
四、结语
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高等医学院校需准确把握时代对医学赋予的新要求和内涵,从整体设计、合理安排,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在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作用,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优秀医疗卫生人才。
参考文献:
[1]徐辉.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革新之研究[J].上海高等教育,1997(2):38-41.
[2]刘献君.知识经济呼唤人文素质与科学教育的融合[J].高等教育研究,1999(2):12-16.
[3]张锡昌.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探析[J].学海,1997(6):18-21.
[4]杨叔子.华中科技大学.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2005年2月讲稿.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心理学研究项目(CSXL-133003),成都医学院校基金项目(CYS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