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段学生自主阅读指导的探究
2016-05-27费莲
费莲
摘 要: 随着课改的深入,课外阅读已经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宠儿”。教室里的书琳琅满目,阅读活动丰富多彩,但总缺少教师容易引导、学生又喜欢接受的真正有效阅读的操作途径。本文提出以“阅读学习单”开展阅读指导课,以“阅读学习单”评价激发学生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最终使小学高段学生掌握自主阅读的技巧,使学生学会自主阅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 阅读学习单 阅读方法 阅读激励
课外阅读指导在今天,如果只知让学生盲目地模仿,不思考,没创新,只停留在抄好词好句、写读后感的形式上,就太过肤浅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注重故事情节的浏览,经常谈不上对人物的深刻认识,更谈不上对语言的欣赏积累、对篇章结构的揣摩模仿。读后感只记录了故事内容,没有深入的个人体会,读起来枯燥乏味……因此,如何激发高段学生的阅读兴趣,习得阅读方法,提高自主阅读的质量急需研究。
我们学校经过大量筛选研究,选择了以下三大类共20本精品课外阅读书目,以“阅读学习单”形式,指导高段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类有曹文轩的《草房子》,沈石溪的《狼王梦》,怀特的《夏洛的网》,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罗尔德·达尔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伯内特的《秘密花园》,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和施耐庵的《水浒传》;科普科幻类作品有法布尔的《昆虫记》,郑文光的《飞向人马座》,维比安基的《森林豹》,米切尔·恩德的《毛毛》;文化教育类有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斑马的《六年级大逃亡》,费利克斯·萨尔腾的《小鹿斑比》,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杜尔利的《居里夫人的故事》和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
一、图文并茂,编制“阅读学习单”
我们制作的阅读“学习单”,图文并茂,并且不同的书有不同的“学习单”,不同的课型也有不同的“学习单”。
1.“阅读学习单”的编制原则
我们的“学习单”是让学生有目的地阅读。通过阅读,学生不仅能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而且能吸收文章的好思想、好品质、好词佳句、优秀的构思方式及写作方法等。换句话说阅读“学习单”应该是学生阅读的助推器,也是阅读指导课上师生对话的依凭。
2.“阅读学习单”的基本框架
三类“学习单”要求不同,难度不同,形式更不一样:涂涂画画、圈圈点点、写写练练。“学习单一”是基础阅读,是了解内容层面的学习单类型框架,大多采用涂涂画画型;“学习单二”是咀嚼阅读,是积累和评价层面的学习单类型框架,大多采用圈圈写写型;“学习单三”是延伸阅读,是谈感受和体会层面的学习单类型框架,大多采用写写练练型。
3.“阅读学习单”的话题设计
为了设计出更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潜心欣赏、积极体会的话题,我们对20篇“精品”书目进行了深入学习,研究探讨了多种话题设计。
(1)指向学生对作品内容整体掌控的话题
有些书结构复杂,篇幅大。阅读时设计的话题要从组织架构上整体把握,帮助学生回顾与理清故事中显著的情节、人物、场景等。
(2)激发学生对作品内容的认知冲突的话题
《毛毛》和《六年级大逃亡》就很适合这类话题。以《六年级大逃亡》为例:大家对主人公李小乔的评价截然不同,有哪些评价?你又是怎样看待他的?请你填一填。
(3)挖掘学生对作品精神内涵感悟的话题
《飞向人马座》、《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居里夫人的故事》、《小鹿班比》四部书适合此类话题。
(4)链接学生多元的生活和情感世界的话题
这类话题的设计,就是把书中的故事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对比,能更加深入地体会主人公的情感世界。
二、阅读指导,运用“阅读学习单”
如何让阅读“学习单”焕发生命的光彩,真正对学生课外阅读起到引领和帮助作用,解决孩子的兴趣问题和自主阅读能力的问题,这离不开课堂。因此,在每周三的“阅读指导课”(100分钟)上,我们探索出了适合推广的阅读指导课的模式:“荐读激趣─导读推进─读后汇报”,引领学生渐入阅读佳境。
这个过程是有目的、有方法地教给学生阅读方式的一种模式,做到“一课一得”,目的是让学生把握系统的、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习惯,形成能力,使学生最终达到“自能读书”。
当然,每本书的阅读指导不一定都用上这三个环节。很多时候,我们把其中的一个环节进行扩展,由此形成三种不同课型。一本书的阅读,往往用上一种课型。
1.荐读激趣课
这种课型是学生走入文本的开始,良好的开端能事半功倍。首先,它主要可以通过整本书的封面、目录、作者、内容简介等介绍读物;再挑选精彩的片段进行欣赏,增强学生的阅读欲,引发学生阅读的期待;然后指导选择适合的阅读方式。最后下发“阅读学习单”,让孩子带着目的有兴趣地阅读。
2.导读推进课
这种课型基本是围绕课外“阅读学习单”设计的话题,进行梳理故事情节,把握主要内容;然后指导阅读方法,分享人物印象,赏析语言风格、文章构思,继而引发认知冲突。以此让学生读回头书,深入感悟书籍的精神内涵及语用意义。
3.读后汇报课
这种课型基本是对整本书的回顾,是收官之课。通过围绕阅读“学习单”回眸精彩情节,评说人物印象,交流个性体悟。
三、激励兴趣,评价“阅读学习单”
阅读指导不仅在于指导方法、习得方法,更在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养成自主高质量阅读习惯。如果说设计和应用课外“阅读学习单”就是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掌握自主阅读能力,更便于学生能触类旁通地阅读其他优秀书目,从而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的话,那么,对学生阅读“学习单”的评价就是对学生阅读实践的激励,对学生养成阅读习惯起到推动作用。
课外阅读,让我校师生读出了快乐,读出了幸福。校园里我们经常会看到读书角、阅览走廊,一个个不折不扣的小书迷正聚精会神地读着书……书,改变了学生的生活。“阅读学习单”成了孩子们的一个好伴侣,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仍将继续探索,引领学生走向自主阅读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邓西勤.正确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6(Z1).
[2]滕秀平.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与激趣[J].中国农村教育,2007(05).
[3]张子丽.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