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将进酒》为例谈诗歌教学中“读”的重要性

2016-05-27段凤玲

考试周刊 2016年35期
关键词:将进酒诗歌教学诵读

段凤玲

摘 要: 只有在读的过程中体会感受诗歌《将进酒》,才有可能深入理解和把握全诗。忽视“读”,是因为师生都没有重视诗歌“读”的重要性,造成的结果就是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无法做到和诗人神气相通,产生心灵感应。多多诵读,勤于思考,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有着自己的见解和思考,才能更贴近诗人的心。

关键词: 诗歌教学 诵读 重要性 《将进酒》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第三单元(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的赏析示例选的是李白的诗歌《将进酒》。在鉴赏诗词基础上,让学生在吟咏诗词上进行指导,对于让学生吟咏诗词具有示范指导作用,在这个单元教学中至关重要。我准备分三步来上:第一步,指导诵读,在此基础上感知全诗;第二步,鉴赏分析,除了分析全诗,把握感情外,还重点赏析名句,从具体的诗句中,体会李白的浪漫主义精神与坎坷中见豪情的人生观;第三步,合作探究,李白的诗酒人生,诗仙酒仙的李白,为何如此嗜酒,他经历了怎样的失意人生,如何看待他的这种放浪行为?无论是哪一步,诵读都至关重要,一切都要以此为基础,才能真切感受李白的感情。

诗歌是美的艺术,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是“音乐和有趣的思想的结合”[1],“其要义在于通过对作品音声节奏的感受,由文入情,由文本世界进入作者世界,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审美世界”[2]。诗歌只有在读的过程中体会感受,才有可能深入理解和把握全诗。南宋理学家朱熹的《童蒙须知》里说:“余常谓读书有三到:谓眼到、心到、口到。”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和眼来学习,须在心和眼之外,加用口和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3]如果在第一步开始时就做得不够,基础没有打好,那么何谈之后的鉴赏探究?我在这首诗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一方面,在备课过程中,我对自己诵读文本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为之前学过,再加上从网络上搜集的资料,应付绰绰有余,一切只要按部就班,就没有大问题。所以从一开始,我对《将进酒》这首诗歌的掌握只是浮于表面,没有通过深刻的诵读,深入理解和把握诗歌,没有灵魂交流的思考,怎么会有激情碰撞的火花?另一方面,在上课过程中,对学生的诵读要求不够严格,在听了名家诵读之后,只让学生齐声朗读了经典名句,只是蜻蜓点水式的朗读,甚至没有做更高层次的背诵要求。放松要求,导致学生不重视。无论我的初衷多么美好,忽视“读”,造成的结果就是师生都没有重视诗歌“读”的重要性,无法做到和诗人神气相通,产生心灵感应,直接影响对这首李白的名作《将进酒》的理解和把握。

朱光潜先生曾说:“写在纸上的诗只是一种符号,要懂得这种符号,只是识字还不够,要在字里,见出意象来,听出音乐来,领略出情味来。诵诗时就要把这种意象、音乐和情趣在声调中传出。这种功夫实在是创造的。”[4]如何从文字的符号里见出意象?——诵读。南宋朱熹说:“读之,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意。”看来,诵读诗歌十分有必要,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更好地传情达意,更深地体会诗人的感情。不仅如此,对于写作也有好处。周振甫在《论诵读》中说:“读时分轻重缓急,恰好和文中情事的起伏相应,足以帮助对文章的了解,领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情绪;懂得音节和情绪的关系,到写作时,自会采取适宜的音响节奏来表达胸中的情意。”[5]

李白这首诗用了旧题,却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借着酒兴,淋漓尽致抒发了心中的不平之气,很适合诵读。一方面“情读”——通过研讨分析鉴赏诗句,把握情感。初步诵读全诗,从整体上把握诗歌所体现出的作者的情感。另一方面“美读”——在鉴赏全文之后创造性地诵读诗歌,读出形象美、形式美、韵律美、情趣美,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再通过诵读感受进一步把握和理解诗歌内容。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美读的方法,所读的若是文言,就用各地读文言的传统读法,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感情。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6]在诗歌教学过程中,应该寻找和抓住一切诵读的机会。首先是晨读,校园里的书声朗朗一直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正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这是形成良好的语感的重要时机。其次是课前五分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和学生一起诵读一些经典的文章段落,增强学生诵读的热情,提高诵读兴趣。最后,将诵读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中,同时对诵读的要求和技巧加以指导,比如重音、停顿、语调、情感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诗歌蕴含的感情,从而与作者形成心灵感应,神气相通。

《将进酒》的教学,我受益良多,感受最深的是诗歌教学中“读”的重要性。除了反思自己的失败教训外,也有意外发现,教学相长,学生的独立思考,让我很惊喜,虽然我说了很多,但更希望学生学有所思,不只是重复老师所教授的内容。我在以后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一定会吸取教训,重视“读”,深刻认识“读”的重要性,认真再认真对待,多多诵读,勤于思考,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和把握诗歌,启发他们思考,才能更贴近诗人的心。

参考文献:

[1]万福城,李戎.语文教育美学论[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6页.

[2]曹明海,主编.感应与塑造[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3页.

[3]叶圣陶.阅读教学论集[C].新蕾出版社,1983年版,第9页.

[4]朱光潜.诗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31页.

[5]曾祥芹,主编.阅读技法系统[M].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第一版,第135页.

[6]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C].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25页.

猜你喜欢

将进酒诗歌教学诵读
将进酒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将进酒》解读
《将进酒》的“三气”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初中英语诗歌教学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李白《将进酒》的狂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