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城
2016-05-27
有一部电影叫《钢的琴》。
它讲的是20世纪90年代,东北一家钢厂的一名下岗工人,为了女儿的音乐梦想而不断艰苦努力,最后通过身边朋友的帮助用钢铁为女儿打造出一架钢琴的故事。
“钢”,是一种情结,更是一种隐喻。
电影充满了回忆似的忧伤,充满了颇有年代感的温情。一晃,那一幕,在现在钢铁企业“去产能化”和分流安置50万人的背景下,又悄然出现。
但时代已经不同了。
作为近现代国家实力的一种“指标”,钢铁曾构成中国的一种痛,抗日战争时期,我们不得不以血肉之躯去对抗侵略者的战争机器。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钢铁工业,一座座“钢的城”随之出现。
我们在这里所使用的“钢的城”的概念,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钢铁深刻地影响了一座城市的建设、气质和工业体系,比如鞍山、攀枝花、马鞍山。第二层意思是,钢厂建构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结构,它充满了温情,在今天,它已经被市场化的主流社会结构所溶解,但已经构成了几代人的情结。在表述中,我们主要是在第二层意思上使用。
历经时代的变迁和岁月的冲刷,曾经给我们带来非常大的荣光的钢铁工业正面临着危机。在国际博弈的背景中,国家实力的指标早已发生变化。国有钢企正在承受着中国工业体系痼疾所释放出来的痛苦。它需要浴火重生。
以钢铁工业为主的城市正探索着转型和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它的辉煌需要一种深刻的嬗变来继续。但由人、钢厂、生活区、福利体系等所构成的那座“钢的城”,已然转身。如很多工业遗产一样,它或许终将会成为我们的社会遗产。它的演变逻辑,犹如国企职工的命运浮沉一样,被中国社会的变化所裹挟,所注定。
插图/子祺
类似于“钢的城”的国企生活,是几代中国人的情结。它可能一生都挥之不去。在向未来继续行走的过程中,当事人体味到命运变迁的复杂滋味;而每一个人,也可以从中看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