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2016-05-27谈霜瑜
谈霜瑜
摘 要:《秋天的快乐》是夏多布里昂于隐居期间创作的一篇散文。作家在孤寂的山林间独居,秋季独有的凄清环境加重了孤独情绪的分量。本文试图进入作者的内心,以求与作者的心灵进行沟通,凭借自身的第一感觉对散文作印象式的分析,透过散文淡漠笔调的背后,抓住作者传达出的孤独感,深入挖掘隐藏其中的由孤独创造的作者对生存意义的追寻。
关键词:夏多布里昂 孤独 生存
确实,秋季,对我而言,是个困倦到令人感到难以言说的孤独季节。
曾看到夏目漱石俳句中的“秋风门前过,石蒜花开一点红”,便心生爱意。石蒜,日语就称作“曼珠沙华”,我们更为熟知的名字是彼岸花。佛家语,开到荼蘼花事了。荼蘼是花季最后盛开的花,之后就只剩下开在遗忘前生的彼岸的花。不需要过多陈述花名的由来与花性的奇特,冬天郁郁葱葱的叶子在开春时消失,秋天又无视常规地直接开出那艳红绚丽的花来,对我来说这正是石蒜的可爱之处;毫无矫揉之姿,没有忸怩之态,这花便在未得要领之前就露出了强烈的本色。①“彼岸”二字蕴含着无尽的深意,花叶永不相见已然是既定的命运,那么在萧瑟的秋风过处,枯黄颓败的天地间只绽放着这一抹艳色,纵然是凝聚了千种风情,也不过是孤绝之意的外化罢了。低低地吟这句俳句,想起着秋日里最后的光亮,总是会有些许淡淡的忧伤。
无论是日光渐短的忧郁,还是红艳逼人的花期,都不过是秋季孤独气息的点缀。正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年少时从不曾感觉四季轮回对于心绪的触动;成长到如今正是可以自以为文艺地抒怀一番却只会收到微微调侃的年岁,然而季节的变幻已是能够在心底刮起十二级的龙卷风,在春夏随着透明爽朗的日光将愉悦与欢喜如潮水般翻滚而来,瞬间打翻心湖里的轻舟薄桨,心绪只能随着浪水越翻越高。一进入秋季,心潮又如海啸过境般瞬息退却,甚至退到比来时更为遥远的地界,忧郁孤独的情绪充斥了整个心灵的内在。秋天本身已打上浓重的倦怠、烦闷的标签,于孤独之外,再无余生。如此这般的遮掩逃避,夏多布里昂在《秋天的快乐》中算是做到了极致罢。
开头只有简短的一句,却是明显地道出了作者的情绪。“离群索居让人感到更舒服”,这不是符合一般人性的规则。我们接收到的一切信息都判定人是群居的生物。那离群索居的孤独生活怎么会让作者感到更舒服呢?道理或许是存在的。我们总是沉迷于与自己本质属性截然相反的东西,突破各类社会关系编织而成的早已将身心束缚的无法喘息的大网,孤独的环境就会迅速占领我们的思维,此时的我们本是座空城,自然沦陷得没半分悬念。
紧跟着,夏多布里昂将一串景致与精神特征相连,将秋景背后透露出的萧索孤寂与命运的神秘莫测紧密结合,传达出颓丧消极的情绪。他用文字将自己驱逐出境,热闹欢愉是不属于他的,正如他笔下的岁月、幻想与爱情。这种美好渐逝的感伤伴随着巨大的空虚笼罩了整个秋日。孤独必然引起空虚。反观自身,我们灵魂深处始终存在着青烟般环绕的空虚感,这确是一种流放之感,一种明确清晰的情绪,一种焦灼焚心的回忆之箭,一种荒诞不经的妄想。②不是妄想年光倒流,就是相反地妄想时间飞逝。
我是以一个凡人的心态思念亲人的,在一个人的落寞的空气中品尝思乡之苦。那作者呢,他在孤寂的山林间,可也有思念着的人吗?当整个世界似乎都忘却了你,你又是站在怎样的立场上,用如何的回忆来记得你?回想少年时看过的一篇文章,还清楚地记得这么一句:“我是这样忘却你,当世界的声音忘记你;我是这样记得你,在忘却的立场上,用我的声音记得你。”③隐约之间,我感受到了作者应该也是这样的心绪回转,在被世界的一切声响忘记时,用他自己的纯粹发自内心的声音记住了整个世界。假如孤独是不可避免的,便把这孤独也抛之脑后,一个人,当战胜了这种最原始最彻底的恐惧之后,成就感即会产生,我些许能体会到作者的快乐之源了。
一个人生活,就连日子都变长了。夏多布里昂在乡间享受孤独促成的思绪流转带来的乐趣,他把地域的幽静以简单的面目置于我们的眼前,让我们能跟随他的描绘,一同迎接“暴风雨的季节”。作者又想象碰上一位伫立田头的农夫,就细细端详着他,隔着几步距离,观察他的犁铧翻动的劳作,他的滚烫汗水与冰冷秋雨的融汇,他遗留在身后的沟壑。农夫在稻穗掩映中的出生令作者自然联想到农夫也在相同环境下的死亡。淡淡的几笔却是展现了一幅生动可感的影像画面。正如小津安二郎的电影境界,既远且近,既近且远,好像很贴身,但是又适当地保持着距离,以免一头栽进里面。作者用这样冷静克制的笔触向我们发出邀请。因为孤独,所以冷静。当天地万物间只剩下自身,那么就可以理智地思考了。对于夏多布里昂来说,乡间的一切秋景、一切想象,都好比一出鲜活深刻的理想剧,不经意间在他眼中呈现出了人生最本质的完整,让他过目不忘,让他不由自主地想把属于时间的这一切全部放大、密封,重现在自己身上的同时,也印刻在自己身上。读这样的字句,我们需要将自己放置于孤独的夜晚,借助黑夜的力量,跨越百年的时光,寻求同作者产生一丝的共鸣。这不禁让我回忆起如这般的阅读体验还是四年前阅读《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时。虽然不是在夜间,但确是一个日全食的午后,特殊天体运动造就的黑暗比日常的昼夜轮回更加触及我的心灵,在肉眼可感的逐步迫近的黑暗中,我浮躁已久的心绪终于难得地平复下来,在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的暗色里,倚着床头不甚明亮的白炽灯,轻与重、灵与肉的探索在我面前如水银泻地般铺展开去。身处孤独的空间,肉体的全然放松,只余留精神在时间维度上的探险,是值得思考些意义深刻的问题的,譬如意义本身。夏多布里昂说守护女神指给他看“掩埋于沙石之中的埃及的金字塔,如阿里莫里克的犁沟有朝一日隐藏于欧石南根下”,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我们无法了解亘古不变的某种存在,只有低声的呢喃很熟悉,像重播一个昨天的故事,也像是错觉的旋律传到内心完全又是别样的声音,这个声音告诉我们,有一部分的自己,已经被某个瞬间永远地留在了过去。由于先验地感觉到了生存意义的必将失去,人类又会兴起对意义的寻找。只是我们能否寻回被沙石掩埋的金字塔,问题的回答是个无解的答案,甚至连答案也不需要,因为我们从未停止孤独的努力,只是人类目力难及。在某种意义上,意义问题是整个哲学和人类的终极问题,我们可以如作者般生活在孤独中,但我们的孤独必须存在于意义里。作者庆幸“已将有关他的至福的种种神话置于人事的圈外”,他将自己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剥除了复杂的社会关系,将传奇留给外面的过去,在与孤独为伴的时光里试图恢复美化的生活,用理智的眼神和温热的内心拯救不完美、不定且虚无的日常,在仿佛永远飘荡的一个人的世界里让意义得以丰富,欲望得以实现。
到了晚上,作者又登船在池塘夜游,准备离开的燕子在塘间的嬉戏都是为他而作的告别。读到燕子直冲天空,继而又俯冲湖面,热闹欢腾的情绪稍有起头,可是燕子落脚的芦苇只是微微一弯,在燕群杂乱的叫声中保持住了稳定的状态,顿时轻快的心情又被芦苇的一弯扯会了原位,甚至更觉冷清。不是吗?再喧嚣的热闹都是别人的,自己最终生活在的还是他人的世界里,唯一属于自己的就是刻意留存的孤独及其所创造的关于一切意义的思考。芦苇的一弯又令我想起了《卧虎藏龙》中竹林间的争斗,任凭你武艺高强,招招致命,每一根竹子却是不变应万变,借着弯曲自己而卸去旁人加注的外力,激烈的打斗全不在它们眼中,一切外在消失之后的竹林的孤独才是恒久。想到这里,夏多布里昂笔下的芦苇与李安的竹林的影像已经在我脑海中重叠,二者优雅轻巧的弯曲都是对生命绝佳的展现,回避直接的碰撞是对生存意义理解所作的一个倔强的独白,这类独白本身也许毫无价值,但它的全部意义在于——在和自己的对话中,意义成了一种决不妥协的立场,几乎是神圣的,因着这样霸道的立场,我们的肉体乃至精神无法跨越意义所坚守的底线,那么只能也必须无视非议与怀疑,将我们的全部身心倾向意义的神往。
读到这里,短短的散文也结束了,这篇虽然题为《秋天的快乐》,可着实没有令我感到多么明显的愉悦,至多一字半句中流露出来的一点点欢畅的意味,更多的却是勾起对生存的孤独与意义的寻找的沉重思索。在刻意与作者拉近距离而制造的孤独环境的那些瞬间里,感到所有的外在都值得去爱、去感悟、去放弃,我感到这个世界的苦涩,其中有生命意义的不可推诿的罪;夏多布里昂的散文是个不圆满但可贵的救赎。
参考文献:
[1] [法]夏多布里昂.墓畔回忆录[M].程依荣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