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的准确吗?详解BIA生物电阻抗分析法

2016-05-27老曹

微型计算机 2016年5期
关键词:成份测试者体脂

老曹

这几年健身热,大家对自己的体型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减肥的妹子都喜欢买一个智能体脂秤,平时监控自己身体脂肪的变化。智能体脂秤这东西基于何种原理?真的管用吗?除了体脂秤,还有什么更好更准确的测量体成份的手段?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智能体脂秤的话题。

身体脂肪有多少,体脂秤怎么秤出来的?

体脂秤,实际上是一种人体体成份测量设备。体成份,一般指组成我们身体的宏观成份,主要是两部分:脂肪和瘦体重(LBM)。脂肪好理解,就是我们身上的肥肉,包括内脏中的储存脂肪。“瘦体重”这概念,很多人理解成肌肉,实际上不对。瘦体重,除了肌肉、还包括骨骼、极少量必须脂肪,和其它一些非脂肪组织。脂肪,我们希望少一点,瘦体重,我们希望尽量多一点。这不管是从审美的角度,还是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可能都有好处。

体脂秤怎么分辨出入体内的脂肪和非脂肪组织的呢?实际上,体脂秤基于一种测量体成份的技术,叫“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oimpedance analysis,BIA)。这种技术的原理,实际上看名称就能猜出来,简单地说,就是靠脂肪和瘦体重不同的导电率,来区分它们。脂肪和瘦体重里的水分合量不一样,所以电阻率也不一样,瘦体重水分更多,电阻也更低。脂肪因为含水量非常小,所以电阻要高一些。

BIA分析法,是在人的皮肤表面放置几个接触电极,输入_个固定电流,就能获得一个电阻抗值。再用公式算出人体的体成份。我们平常使用的体脂秤上,都有几个光滑的金属触板,需要我们光脚踩上去,或者用手握着。这些金属触板,就是接触电极。

因为BIA分析的最后结果,是利用电阻抗值通过公式计算出来的,所以BIA是个“黑盒子”方法,测量出的直接结果很简单,就一个电阻抗值,剩下的结论都需要计算。这些计算体成份的公式,都是经验公式,而且不止一种。不同的公式之间,差异还挺大。所以,BIA分析法能不能精确测量体成份,不光要依赖测量数据的准确,还要看使用哪种公式。

临床上怎么BIA测量体成份

BIA分析法,虽然部分实验室和医院也在用,但实际上,在测量体成份的多种方法里,BIA不算是一种特别准确的方法。能使用广泛,主要的原因是这种方法设备成本低,操作简单方便,而且可以小型化便携化,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家用体脂秤能测出内脏脂肪吗?

家用体脂秤能测出内脏脂肪吗?这也是个问题。现在的体脂秤,为了制造产品卖点,多数声称不但可以测出人的体脂和瘦体重数据,还能测出内脏脂肪,甚至骨密度。实际上这是根本做不到的。包括健身房的体成份分析仪,也不能准确的测量内脏脂肪的比例。这些设备里给出的所谓内脏脂肪的数据,实际上都是根据某种模型估算出来的。但每个人的内脏脂肪比例都不一样,差别很大,这种估算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骨密度就更不要说,体脂秤这类东西根本不可能测得出来。BIA分析法,本身就无法准确测出骨密度,即便是实验室的设备也做不到。

想准确的知道体成份怎么办?

实际上,准确测量体成份,一直都比较难。过去一般使用“水下称重法”,这种方法,实际上类似阿基米德帮锡拉丘兹国王鉴别金王冠的纯度。是用水下称重测量出被测者的体积,再计算出身体密度,通过公式计算出体脂肪含量。

还有一种方法,叫双能量X光吸收法(DXA),这种仪器,实际上是测量骨密度使用的。通过X射线穿过不同组织时的衰减程度变化,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准确测量骨密度,还能测量身体成份,精确度也非常高。

想知道减肥的效果,有时候光看体重并不准确。因为人的体重受到肌肉含量和身体水分变化的干扰。减肥者真正想要知道的,是身体脂肪的变化。皮褶钳能直接测量皮下脂肪的变化,所以比用体重监控减肥效果更准确,也更直接。

体脂秤能反映脂肪变化的趋势吗?

有人想,体脂秤不准确,但是不是能够反映脂肪变化的趋势呢?这就好比一台体重秤,虽然不准,每次称都多5公斤,但把一段时间的体重记录下来对比一下,还是能看出你胖了还是瘦了。

这种想法很好,但是很遗憾,体脂秤恐怕也做不到。因为体脂秤如果不准,这个误差是稳定的,要重5公斤,—直都是重5公斤,所以能够看出一段时间体重的变化。而体脂秤的误差,是不稳定的。它的误差,受到很多不确定的干扰因素的影响,这次可能体脂结果高10%,下次可能就低10%,很难把握,所以也不容易反应体脂肪的变化。

但是,如果尽可能规范的使用体脂秤,那么或许可以勉强反映一段时间的大致体成份变化。具体的方法包括:测量时抓握或踩踏的力度尽量恒定、测量时室内温度湿度尽量恒定、手脚出汗程度或者皮肤干燥程度尽量恒定、测量前的饮食饮水情况和运动情况也要恒定。这样,同一台体脂秤,或许能大致反映出你一段时间的体成份变化。

TIPS:标准的实验室BIA分析,从设备、操作方法,到对被测试者的要求上,有这么几点必须做到。

一、被测试者是躺着,而不是站着或者坐着。实验室的标准BIA分析方法,要求被测试者平躺在一个绝缘体表面,目的是人体和地面保持良好的隔绝,最大程度减小测量误差。

二、电极片的数量要足够多。BIA设备的接触电极,从2~8个不等。有些手持BIA分析仪,只有2个接触电极,这样的设备,测量的准确率是相当低的。一般来说,接触电极至少要4个,有些设备使用8个接触电极,这样测量的结果就更准确。

三、接触电极必须贴在皮肤表面。这有点像做心电图。贴在皮肤表面的好处,是可以稳定的控制电极接触皮肤的压力。因为BIA是测量电阻抗值,所以,电极跟皮肤接触得太紧或者太松,都会影响到测量结果。

接触电极贴在哪儿,也很重要。正确的位置能提高测量的准确度。这也跟皮肤的厚度有关。规范的要求是贴在手背、腕关节,和脚背、踝关节处。

四、测量室温度、湿度要恒定。皮肤温度,也会影响电阻抗值的测量结果。测量室如果温度太高或太低,会影响被测试者的皮肤温度。皮肤温度高,测量结果容易让体脂率偏低。皮肤温度较低,测量结果,体脂率往往会偏高。

电极接触皮肤的地方,皮肤的湿度也有一定要求,一般要求皮肤湿润。测试环境太干燥,则会影响测试结果。

五、被测试者处于恰当的的水合状态。因为BIA测的是人体的电阻抗值,所以,人体的水合程度(水分含量多少),会对结果有很明显的影响。标准的操作规范,要求被测试者测量前3~4小时不能进食,测量时也不能处于脱水或过度水合状态。比如运动后测量,就可能会因为运动时人大量出汗,造成身体水分大量丢失,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BIA分析法对被测试者的身材,实际上也有要求。太胖的人,或者瘦弱型个体,BIA的测量结果都会产生一定偏差。所以严格来说,BIA并不适用于运动员或者肥胖个体,只适用于不运动,身材也适中的人,这个范围比较窄。

六、使用正确的计算公式。不同人种,身体组织密度有微小的差别。比如美国人、澳洲人人、西班牙人、中国人,身体组织的密度都不一样。这就要求,针对不同人种,使用相应的计算公式。但对于亚洲人来说,适用的测量体成份的各类公式都很少。

所以,用BIA分析法,对设备和操作,甚至被测试者,要求都非常苛刻。总的来说,医学界对BIA这种方法评价不高,即便是理想的情况下,测量结果也经常很不准确。endprint

猜你喜欢

成份测试者体脂
搜救犬幼犬挑选测试
从颜值到实用性华为智能体脂秤VS小米体脂秤
绩优指数成份变更与一周表现
两市主要成份指数中期成份股调整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for Rotating Machinery Condition Monitoring Using Vibration Signals
记录体重也许斑斓
体脂:爱它或恨它,先了解它
欧盟禁止在化妆品成份中使用3-亚苄基樟脑
很多英国人不会拼常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