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夜钓趣的五大奥妙

2016-05-27王志成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钓位钓饵奥妙

王/王志成



夏夜钓趣的五大奥妙

王/王志成

“苦夏”季节,对痴述的垂钓爱好者来说,仍然不肯错过扬竿垂纶的机会,那么,夏天的鱼会好好咬钩吗?

一般可钓的淡水鱼,最适宜的生存水温为20-30℃。只有夏天才能给水体提供这样的温度。鱼儿在这种适宜的水温中,不仅欢畅活泼吃得多。而且还长得快,所以就有“鱼长三伏”之说。既然如此,我们就不愁鱼不咬钩了。

但是夏季气温高,同时在气候,环境等诸多方面也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所以垂钓者应避其不利的一面,抓住五大奥妙进行独有乐趣的夜钓。

奥妙之一、为什么夏夜比白天好钓?

鱼儿具有趋温怕热的习性,盛夏时节水面的温度很高,甚至超过人体的温度,在这样的热水中,鱼儿肯定因为缺氧南昌不咬钩,浮到水面上来,张着嘴从空气中直接吸氧,故有“鱼浮头不咬钩”之说。还有一种说法,叫“看见的鱼钓不着”,浮在水面上的鱼,即使将钓饵送到嘴边,它也不会理睬。所以夏夜比白天好钓。其道理有:

一是夜间比白天安静。白天,由于人类的活动越来越多地打破了自然界的宁静,干扰甚多,使鱼类变得小心翼翼,不敢到岸边来游动,觅食。但夜间人类活动较少,干扰不大,加上光线昏暗,使鱼类的自身安全感增强,便放心大胆到近岸游动、觅食。

二是夜间比白天的温度低。白天,温度较高,光照强烈,鱼儿为了躲避高温和强光,便纷纷游至深水区“避暑”;再因高温,水中微生物成倍增长,使得水中氧气供不应求,鱼儿密集处更是如此。夜间,强光消失,气温下降,鱼儿便从深水区游到溶氧较多。散热较快、饵料丰富的岸边、浅水区活动、觅食,故易钓到鱼。

三是夜间能避开钩、线、坠对鱼儿的视觉影响。由于夜间鱼儿觅食主要依靠嗅觉,因此钩、线、坠对鱼儿的视觉影响不大,鱼儿易上钩。

四是有些鱼类喜在夜间觅食。如鲶鱼、甲鱼和一些警觉性高的大鱼,白天为了躲避强光和环境的干扰,往往潜栖到离岸较远的深水区,有的则潜伏在水下的洞窟中,只有在静夜中活动于浅水区。故钓谚云:“夏钓夏钓,夜间比白天好钓”。凡是白天能钓到的鱼类,夜晚大都能钓到;有些鱼类白天很少能钓到,但夜间却频频上钓。

奥妙之二、什么时候是夜钓的最佳钓时?

夜间鱼类的摄食也像白天一样,比较有规律。一夜之间,有两次摄食高峰;其最佳钓时有:

一是傍晚7时为第一高峰:这时近岸处白天被晒得很热的水已逐渐散热,微风轻拂,水中氧量增多,从深水游到近岸觅食的鱼类十分饥饿,见到大摊饵食便不会轻易放过。

二是佛晓前的3-5时,是鱼类夜间摄食的第二高峰。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治理的全局必然受到党的协调各方、统筹全局的领导核心作用的深刻影响。因此社会治理必然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社会治理体系的构建中,坚持党的领导是攻破社会治理难题的前提。“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要求我们搞社会治理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社会治理要善于把党的领导优势利用起来,促进社会治理良性发展。

选择这两个夜间摄食的高峰,是夜钓的最佳钓时,往往都有比较理想的收获。从晚10时到子夜2时,是鱼儿咬钩的“空档”,很少有鱼上钩。

奥妙之三、怎样选择夜钓的钓位、钓点?

夜钓的钓位选择与白天不尽一样,因此,如何选择夜钓的钓位、钓点非常重要。其最佳钓位、钓点有:

一是要找到鱼的回游路线。亦即白天要观察好鱼的密集处、经常投饵喂鱼和诱饵打窝处、深水与浅滩交界处、流水与静水交界处。水面的细腰处、涵洞口处、桥墩下边有洞处、杂草丛生的浅湾处等,这些均是夜间鱼儿经常出没的地方。

二是定时定点做窝培养。在垂钓的前一周,每天傍晚打窝一次。诱饵要多,味要浓。这种做窝培养,使鱼产生了条件反射,定时前往窝点“进餐”。

三是要选择岸边平坦、坡度小的地方,并把多余的石头搬走,野草拔掉,以防蝎蛇伤人,或影响夜间操作。

四是钓位、钓点宜近不宜远。因夜间鱼儿多游向岸边觅食,手竿钓点太远则不易看清浮漂的动静,一般以距岸5米左右为宜。使用海竿也不宜抛得太远,以距岸20米左右为好。

奥妙之四、怎样选择夜钓的诱饵和钓饵?

夏夜钓的鱼属杂食性鱼类,其诱饵可选用动物碎骨和内脏等,钓饵可采用蚯蚓、蛆虫、红虫子、蜕肉、水生昆虫、小虾、小鱼及面食、饭粒、植物茎叶等。其最佳诱饵和钓饵有:

夜钓的钓饵以蛆为上乘,青虾仁、大青虫、大蚯蛔、蚱蜢、小鱼、泥鳅等荤饵亦可,但要鲜活,死的鱼凡则不问津。素饵以各种面饵、米饭团、红苕、玉米靶、颗粒饲料,嫩玉米等为好。

奥妙之五、夜钓有哪些方法?

夏夜钓鱼的方法甚多,主要有:

一、姜太公钓法(即手竿近点钓)。用5米左右的手竿,线、钩、坠都要比白天大一个档次,因为夜钓碰到大鱼的机会多,钩小、线细容易跑鱼:手竿夜钓,一般不用浮漂,完全凭手感;下竿之后,握住竿柄,将鱼线拽直,鱼吃钩时,鱼竿频频颤动;大鱼吃钩时,手感有鱼将竿拉向河心的力度,应适时提竿。

注意事项:为便于观察,可在竿梢上拴一白布条,见到白布条轻微抖动,即表示有鱼咬钩,应立即提竿。手竿夜钓也可用发光浮漂,见到发光鱼漂抖动,也是提竿时机。

二、龙王爷点钓(即海竿近点钓)。用海竿夜钓,比手竿有利,一不费眼;二是不需频繁换饵;三是钓上大鱼能收线放线。海竿用2米以内的短竿最好,因夜间抛竿是在四周漆黑的条件下进行,长竿不容易抛准。投饵的钧点也不宜太远,20米以内为好。用炸弹钩装大饵团比串钩好,把6-8只鱼钩埋在饵食里,鱼儿吞食时往往吸进几只鱼钩,很难逃脱。

注意事项:用竿不宜多,2-3根海竿为宜。竿尖上挂小响铃,鱼儿吃钩后铃声一响,便是提竿良机。

三、懒汉式钓法(即歪头钩放钓)。用短竿梢,拴5-10米鱼线,用歪头钩,钩上挂活泥鳅或猪肝。大蚯蚓等,抛到河中心,钓取甲鱼、鳜鱼、鲶鱼等:这几种鱼吃饵后不吐钩,只要鱼线结实,竿在岸边插得牢,鱼儿吃钩后一般都跑不掉。

注意事项:这种钓法应在头天傍晚下钩,一次可放10-20根竿,次日凌晨收竿取鱼,往往会有收获。

四、愚公式钓法(即发竿式钓法)。发竿式钓具的制作,首先是取材——钓竿选用弹性较强、韧性较好的苦竹、斑竹、楠竹自制,每根长1.5米左右。钓线用尼龙鱼线,长1.2米左右。鱼钩一只,不用坠、漂。用一支直径1.5厘米长的小竹管作卡子,截成5厘米一段,再在中间斜削两刀。另削一竹管,宽1.5厘米、长约30厘米、厚约0.24厘米,一头削尖,便于插入岸边,另一尖削平。其次是安装——把尼龙线一端缚在钓竿尖端,另一端穿过竹管、卡子,在钓线约3/4处拴紧卡子,不使它上下移动,最后拴上鱼钩。第三步是装钩——把钓竿竿柄削尖插在岸边水面上。将鱼钩穿上大蚯蚓、小鱼等钓饵。然后左手压弯钓竿,右手拿住卡子,利用钓竿弹性,使鱼钩沉入水中或水底。

注意事项:傍晚按照上述方法将发竿安在岸边,每次可安20-30副,钓者便可回家睡觉了。夜间鱼儿到岸边觅食,吞下钓饵逃走时会将卡子带离竹签,钓竿失控自动弹直,鱼儿便被钩住了。次日凌晨便可收竿取鱼。

五、南海式钓法(即串钩钓)。串钩钓具的制作方法是:用一根粗0.5-0.55毫米、长60-100米的尼龙线作主线。主线的一端拴一把烂锁,使主线入水后不移位;另一端拴牢于竹块一侧的小孔。主线上每隔2米处拴上连接环15-20个,用于连接支线。用15-20根粗0.25-0.3毫米、长1米左右的尼龙线作支线。每根支线的一端拴上一只短把鱼钩,另一端拴上连接环,用于连接主线。再用楠竹一块,长1-1.5米、宽3-4厘米,两端削成“丫”形,用于缠主线和收、放线。竹块的一侧钻一个小孔,用于拴主线的一端。

注意事项:下钩前,将猪肝或小鱼切成拇指大小,穿在鱼钩上,不露钩尖。傍晚时,把主线放完拉于岸上,依次一一把支线套在主线的连接环上。将主线拴上烂锁甩人离岸3米左右的水里,再一一将支线放人离岸1米左右的水里。然后拿着竹块把主线稍稍拉直,竹块放在岸上,用石头压住。串钩夜钓,不必在岸上苦等,只需次日凌晨天亮之前赶到岸边拿起竹块收线取鱼即可。收线时,若钓上了团鱼,可轻轻地将它拉到岸边,用抄网捞取,切忌用手提线捉鱼。

猜你喜欢

钓位钓饵奥妙
野钓选钓位入门课
鲫鱼上钩
这样钓鱼不算投机取巧
星星钓饵
利用夜间的优势去钓鱼
巧避鳌鲦打劫
重新组合的奥妙
泥泞脏乱的钓位
简单算式的奥妙
折叠中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