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打造小学数学微课导学“四秘钥”
2016-05-27李娟
李娟
摘 要:微课是教育教学与现代化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结果,其自身所独具的见微知著、以小见大等特点,使得其在满足小学数学学生在线学习、自主学习、个性学习、合作探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其在实践运用中还不够完善,要真正打开小学数学“微课”教学宝库,优化任务清单、凸显学生主体、强调合作共进、注重反馈指导这四把“秘钥”的打造缺一不可。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导学;自主学习
前言
微课是深入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真正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完美融合,主动适应学生在线学习需求而生成的创新型教学范式。那到底什么是“微课”呢?南京师范大学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可见,微课的唯一主体在于学生,内容在于某个知识点(教学的重难点)或教学环节,方式在于自主学习探究,载体为流媒体,而本质是一种完整的教学活动。
而小学生的注意力水平较低,一般集中在十几分钟内,且容易受到外界无意注意因素的干扰,但小学数学又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对学生的注意力品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传统四、五十分钟的集中讲授教学所能达到的成效是非常有限的,而微课一般是15分钟以内的集中教学活动,恰恰抓住了小学生这一注意力发展特点,且以视频、图文并茂等方式呈现,又能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激情。而且,微课是以流媒体形式呈现的,本身具有可移动学习性,而数学又是较为复杂,且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这种可移动性恰恰满足了小学生对移动学习的需求,既能反复巩固学习,又能根据自身的学习个性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因此,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重要作用一目了然。
然而,实践研究表明,小学数学微课导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严重制约了微课导学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为:任务清单混乱、教师介入过多、自主互助学习缺乏、反馈指导针对性不强等。因此,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小学数学微课教学“宝库”。
一、优化任务清单
自主学习任务单就犹如飞机的核心部件,如果缺少这一核心部件,那翱翔九州、腾空万里的飞机就只是一个庞然大物,静止地躺在无人问津的角落里。同样地,如果小学数学微课导学没有科学设计好自主学习任务单,学生便会失去学习的方向和动力,而微课也会沦为简单的消遣活动形式,并会引起大众的质疑和猜忌。所以,微课导学最重要的是要保证自主学习任务清单的最优化设计。一方面,任务单设计要紧贴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严格遵循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规律和特点,做到难易适中、多层分化;另一方面,要明晰任务单,不仅要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以及反馈指导等环节,而且要保证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很好地促进学生的知识升华。例如,学习“9加几的进位加法”这个知识点时,由于这个知识点所针对的是一年级的小朋友,所以,任务单设计应当尽量保持通俗易懂,且富含生活气息,在学习目标设计上鼓励学生联结生活实际,在交流体验中自然领会“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学会倾听、合作和评价。而在学习方法、学习任务的设计上,应当尽量翔实,如可运用小棒、计算器等工具来探索“9+5”的算法,并与同伴谈论交流你的算法等。最后,还应当设计好后期学习预告和学习困惑这两个板块。
二、凸显学生主体
微课是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的华丽翻转,改变了以往一味注重知识灌输的接受式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学会将自己的个性运用到自主学习当中,而教师则完全退到舞台后方,既作为参观者存在,也作为学生的助学者或“支架”存在。研究表明,当前的小学数学微课导学并没有完全弄清楚微课导学的主体归属,主要表现为:自主学习任务单与导学案的混淆、教师主导与教师助导角色定位的混乱、教师过多介入微课情境,干扰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等等,如果没有处理好微课导学的主体归属问题,将微课学习的主动权、主导权完全下放给学生,那我们就要谨防微课导学走向传统教学的老路。小学生的学习潜能、学习激情是无限的,我们应当无限相信每一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无限潜能,将微课学习的时空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的思维在此驰骋,情感在此迸发,创新之花在此怒放。例如,学习“圆的面积”的“公式推导”时,教师在科学设计好自主学习任务单,并组织好学生进入微课学习后,就应当将整个微课堂交给学生自己把握,让学生根据微视频亲身经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亲身体悟“圆的面积公式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学会在遇到学习困难时懂得寻求同伴的帮助,学会与他人进行学习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等,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三、强调自主互助
微课致力于打造学生自主学习的天堂。现代教学论认为,小学生是活生生的且思想独立的个体,他们不应受到任何外界因素的强力干扰或左右,他们有权利,也有能力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数学学习内容、方式、方法。而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学生因为智能组合的千差万别,都具有相对稳定、独特的学习个性,使得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因为个性的存在而无限华丽、精彩。另外,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自我控制能力、知识储备等影响学力的因素发展还不够健全,再加上小学数学课程要求学生自身应具有较高的抽象性、逻辑性、顿悟性思维结构,仅仅依靠学生个体的力量并不能很好地学好微课,而如果学生们能够联合起来,积极开展自主互助学习,那将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合力,壮大微课在小学数学导学中的作用。例如,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时,教师在学习任务中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即:
东东的爸爸想用4块边长为3 dm的正方形地砖围成一个长方形小花圃,你能算算这个长方形花圃的周长吗?
学生跟着视频学习,知道了“长方形的周长=(上底+下底)×2”,微课任务单一出示这一典型习题,学生便开始进入紧张的自主解题活动中,但大多数学生都只按照惯性思维,将四块正方形地砖按照直线排列花圃成长方形,并得出这个花圃的周长为“(12+3)×2=30 dm”。因此,微课视频中便设计了一个讨论交流的环节,即等学生自主解题完毕后,教师发问:请同学们再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看有没有其他结果。这样一来,学生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便开始进入互助合作中,这时发现不同解题情况的学生便会担当起“小老师”的角色,带动整个小组在微课学习中实现整体共进。
四、注重反馈指导
微课是供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设计新模式,是一对一的教学活动,运用微课堂诱发学生强烈学习动机和欲望,鼓舞学生踊跃参与到自主互助学习活动中去,实现见微知著,以小见大的效果,是微课导学的核心宗旨和理念。而微课表面上造成教师角色的缺失,但实际却不然,教师只是退到屏幕后方,细心观察学生每一个细微的表现和变化,并对学生提供即时性的学法指导和帮助。所以,当前小学数学微课导学中认为教师应当完全退出微课堂,不干预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想法太过于绝对化,容易走向极端化的道路。学会倾听学生的反馈内容,认真呵护每一个学生的求知欲,及时为学生疏导解疑,是小学数学微课导学中教师的重要职责所在。例如,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这一知识点时,微课紧紧抓住小学生“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这个思维发展特点,以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为基础,以平行四边形为实验对象,让学生利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进行拼凑,最后在经历观察、动手、思考、发现、总结后,明白“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但微课导学完后,有的学生产生学习困惑:“老师,不知道为什么,我在计算时老是忘记‘除以2。”还有的学生在课后跑来问老师:“老师,是不是任意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能拼凑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而观察并倾听完这些困惑,归根究底是教师设计的“利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进行自由拼凑”这个环节设计过于机械、僵化,学生并不能理解为什么要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进行拼凑,因此,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这里就应当充分发挥出来。
总之,微课是建构主义、在线学习、翻转课堂以及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等理念的结晶,是尊重、发挥学生学习个性和主动性的充分体现。一个概念,一个定义,一个公式,一个法则,抑或是一个原理,都可以作为微课导学的驱动灵魂,引领学生在完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静止、枯燥的数学知识也会在灵动中得到内化。所以,为了进一步完善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增强微课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以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师生教学相长等作用,我们一定要精心打造好“微课”导学的四把“秘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