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组织品社科课堂活动的要点

2016-05-26郭永福

考试周刊 2016年27期
关键词:秋游品德情境

郭永福

品德与社会课与其他学科的最大区别是整节课是在活动中进行的,因此组织好活动是上好品德与社会课的前提。在平时教学中,甚至在一些公开课评优课中,还不时地会出现一些对课堂活动教学的组织有些误解或理解不到位的现象。我认为,要组织好品社课的活动,提高活动有效性,必须抓住五个要点。

一、目标明确

在平时的随堂听课时,我们常常会看到,上课老师为了体现对新课程的理解,体现重视活动,安排了大量活动,有说有唱有蹦有跳,整个课堂轰轰烈烈,热闹非凡,学生汗流浃背,老师筋疲力尽。但仔细想想,有不少活动流于形式,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因此,教师在安排活动时,要力求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深入了解儿童的兴趣、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于本班儿童的活动方案,使“活动”为实现“目标”服务,增强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中街小学洪丽英《家人的爱》的教学设计,安排了四个活动:

活动一:谈论姓名,引入“爱”。活动二:回忆经历,感受“爱”。

活动三:情景再现,辨析“爱”。活动四:付诸行动,回报“爱”。

这四个活动,每个活动都有具体的目的任务,都为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而组织,且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二、形式多样

课堂活动要根据教学内容、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班级学校的场所设备、当地资源环境,设计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爱祖国山和水》时,我第一节课安排在电脑室上课,前半节课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了解祖国的知识,后半节课开展“祖国知识知多少”交流活动;第二节课在美术室上,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小组交流的材料,进行手抄报制作比赛;第三节课在教室上,让学生开展“宝岛台湾小导游比赛”,介绍台湾的风土人情,介绍台湾的历史;第四节课让同学们观看网络电影《边防线上无悔写人生》。课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小组走访军烈属活动。这个单元,根据学生爱上网、爱画画、爱展示的特点设计活动,提高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就生取材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取材于学生生活。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活动之前必须因时因地创造性地用活教材。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民主生活”,共有四个内容,我在教学这课时,正逢准备秋游。把这课的教学与秋游的筹备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设计了这样的四节课:1.秋游去哪儿大家定;2.小组选好秋游的组长;3.小组设计秋游方案;4.阅读本单元内容,谈谈社会生活的民主。设计这四课的目的是把课文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在讨论选择秋游的地点时,能充分发表意见,学会讨论,领会民主集中制、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安排选组长,是让学生懂得如何民主选举,知道每个人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让小组长组织全组同学设计秋游方案,让组长感受干部的责任、权力及义务,学会担当,学会商量;安排第四课是让学生回归课文,回顾学习过程,让理论与实践相联系,让学生对民主生活有整体认识。

四、注重体验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直接体验,并对那些通过分享获得的间接经验进行领悟内化。

(一)利用媒体。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创设与课堂内容相适应的情境。现代媒体设备非常先进,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设备为教学服务,可以利用录像、录音、电影、多媒体手段,再现某些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真切的活动情境中感受和体验。如在教学《不能忘却的屈辱》时,可用《松花江上》这首歌引入课文,可用电影《九·一八》片断再现历史,学生在多媒体设备的引导下“触景生情”,不知不觉进入情境,置身于教育环境中去感觉、去体验,从而达到自我感悟、自我升华的效果。

(二)引用生活。在学生的身边,在学校的附近,经常会有一些现实的教育素材,如吵架斗殴,失盗扒窃,物归原主,等等,老师可及时利用这些资源,引入课堂,让学生分析讨论,明辨是非,换位思考,从而受到教育。

(三)角色表演。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祖辈父辈的纵容下,大多成了“小太阳”,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经常让学生换角色体验,亲身体验他人的处境和内心感受,提高对自己行为方式的道德价值的判断力。

(四)游戏引导。游戏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活动,老师有意设计一些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在玩中受教育。

五、突出主体

活动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是主体,是主角,身心要得到充分解放。

一是让学生大胆地想,让学生开动脑筋多想一想。教师不仅要设计适当的问题,更要引导学生的思路,注意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鼓励个性化的创新思维,有的活动方案可尽量让学生自己设计。

二是让学生大声地说,张开嘴多说一说。教师要创造自由、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充分讨论、广泛交流、真诚沟通,给每位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及展示自我的平台。

三是让学生放开手去做,让学生伸开手臂多做一做。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老师必须让学生动手做,在“做”中学习,在“做”中感受、体验、领悟,在“做”中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四是让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迈开脚步多走一走。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当地实际,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走上大社会。让学生在大自然和社会实践中学习、理解和感悟,逐步提高道德认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活动,必须目的明确,形式多样,注重学生的生活性、自主性与体验性。只有这样活动才能高效,只有活动高效,课堂才能高效。

猜你喜欢

秋游品德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一起去秋游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秋游去啦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